張晶晶
一、案例背景
在課堂上,不少教師滿足于學生按照教師設計好的“圈套”回答問題,學生被看做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的思維也在教師的預測之中,就像孫悟空一樣,再怎么靈活也逃不出如來佛祖的五指山。其實,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學生才能真正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潛能是巨大的,學生有控制課堂的需求,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培養(yǎng)與提高。只要教師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前提,以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為重點,以促進學生智能提高為核心,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質疑、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等,就能使學生逐步形成具有較強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質,從而更加主動地學習、主動地探究、主動地發(fā)展。
《月亮像什么》是幼兒園大班的一次早期閱讀活動。不同動物看到月亮產生了不同的想法,幼兒通過學習,不僅會對月亮產生美好的聯(lián)想,而且會學會尊重別人的看法和想法。通過活動,幼兒會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學會一些閱讀的方法。大(1)班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都很強,因此在組織活動時我很注重發(fā)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案例描述
1.給幼兒自主閱讀的機會
上課一開始,我就用課件出示美麗的月亮畫面,通過提問“看到月亮,你們想到了什么?”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并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張家博說:“我覺得月亮像餅干,因為月亮是圓圓的,餅干也是圓圓的。”蔣佳妮說:“月亮像圓盤?!庇變簩υ铝烈呀浻辛艘欢ǖ慕涷灧e累。我馬上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到閱讀圖書上來:“一群小動物看到月亮也產生了很多不同的想法,這些秘密都藏在我們的圖書中。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呢?”孩子們都躍躍欲試,這樣便由教師“要我學”變成了學生“我要學”。我連忙引導:“請小朋友們說說,讀書時要注意什么?”有的說:“讀書時身體要端正?!庇械恼f:“把書放平,認真地看圖,還可以讀字?!庇械难a充著:“還要有順序地讀?!笨吹胶⒆觽儗﹂喿x有了一定的認識,我感到很欣慰,我想,孩子們自己提出要求一定比教師提出要求更有效,更易落實教學目標。我趁機補充了一點:“還可以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讀完了可以跟旁邊的小朋友輕聲說說?!蔽业脑捯魟偮?,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讀起書來。我想,無論什么方式,只要孩子們是有興趣地閱讀的,是有目的地閱讀的,這樣他們的閱讀就都是有收獲的。
2.給幼兒展示交流的空間
當大部分孩子讀完了的時候,我馬上檢查反饋:“你知道了哪種動物的想法?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有什么問題嗎?”讀有所獲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黃奇貝說:“我知道小鴨希望月亮像池塘,那樣它就可以快樂地在里面游泳?!薄澳闶窃趺粗赖哪??”我連忙追問。“我看圖知道的。”全漢宜馬上站起來說:“老師,小豬有什么想法呀?我從圖上看不出來?!秉S婉如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想告訴大家:“小豬希望月亮是金子做的,它想買很多好吃的東西呢?!蔽译S機請她上臺當小老師帶大家看圖并讀文字。孩子們在小老師的帶領下讀得特別認真!一向愛提問題的蔡小篪也按捺不住了:“為什么小兔希望月亮還是月亮呢?”黃禹搶著說:“因為它想去看看月亮上的兔子兄弟呢?!薄霸铝辽嫌行┦裁茨??”“有嫦娥嗎?我長大了一定要去看看?!痹诤⒆觽兊挠懻撝?,有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有對疑惑的討論,還有自己豐富的想象或經驗的交流。我一邊面帶微笑耐心地聽著他們的發(fā)言,一邊適時引導他們閱讀和想象,課堂氣氛非?;钴S。
3.尊重孩子的個人見解
在幼兒熟悉了故事內容后,我請幾個小朋友自由選擇并表演文中的小動物。古月長弓興致勃勃地上臺來了,他選擇表演“小狗”??伞靶」贰眲傞_始發(fā)言,座位上的易舒磊就把手舉得高高的,用期待的目光等待教師請他發(fā)言。我想,這個“小問號”肯定又有什么問題了。我叫他站了起來。沒想到,易舒磊說的話讓我大吃一驚:“老師,我覺得古月長弓應該演小豬?!边@時,剛才還認真表演的古月長弓,臉“刷”地拉了下來,變得通紅??吹竭@個情景,我想:應該趕快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到表演上來。于是,我敷衍易舒磊說:“這次他自己選的是小狗,就讓他演小狗吧!”可是,易舒磊毫不罷休,又站起來大聲說:“我還是覺得古月長弓必須演小豬,因為他長這么胖,最適合演小豬。”這下,所有的幼兒都哈哈大笑起來,古月長弓生氣地摘下頭飾,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還望著易舒磊,撅著嘴大聲說:“我不演了,每次都要我演小豬,我偏不,你才演小豬呢……”看來,古月長弓也是個不甘示弱的孩子。站在一旁的我頓時有點控制不住局勢了,而且這突如其來的事件完全打破了我的教學計劃,怎么辦呢?是繼續(xù)敷衍還是強行制止?我馬上冷靜了下來,認真思考了一會兒,靈機一動,他們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這不正是孩子們要從這次活動中領悟到的道理嗎?于是,我連忙抓住這個教學契機,及時調整了教學內容,采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我隨機向全體幼兒提問:“每種動物看到月亮都產生了自己的想法,它們有沒有誰對誰錯?有沒有誰一定要別人和自己的想法一樣?”孩子們都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趁此機會,我連忙轉向易舒磊,對他說:“你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真不錯。但是,古月長弓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勉強別人一定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對嗎?”易舒磊眨眨眼睛,似乎心領神會。這時,我也及時開導古月長弓:“易舒磊有他自己的想法,雖然你不太喜歡他的想法,但我們允許別人有別人的想法,好嗎?”古月長弓的臉這下沒那么紅了。
三、案例分析
毋庸諱言,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幼兒仍舊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問題是屬于教師的,幼兒是為回答教師的問題而存在的;當課堂上出現(xiàn)一點點“越軌”的行為,教師就馬上制止。所有這些,反映了我們的孩子還沒有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不尊重幼兒,不把課堂還給孩子,就是缺乏民主的課堂。缺乏民主的課堂就缺乏生機,就對幼兒的發(fā)展不利。那么,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把課堂真正還給孩子,讓他們全面參與,主動發(fā)展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點來考慮。
1.縮短師生距離,讓孩子“暢所欲言”
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言:“如果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還是一個蘋果;但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就有兩種甚至多于兩種的思想?!比绻尯⒆诱嬲龅矫撾x束縛,主動探究,那么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孩子,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使孩子感到教師是自己的親密朋友。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要暢通交流,鼓勵幼兒課堂上提出問題,允許師幼之間、幼兒之間有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師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當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的時候,教師切不能加以遏止,要珍視孩子,對他們這種敢于表現(xiàn)自我、積極思考的行為要加以認可甚至鼓勵,從而使他們敢說、會說、樂說。
2.搭建展示平臺,讓孩子“能歌善舞”
要使孩子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就應給予孩子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有的幼兒很想成為表演者,就大膽邀請他參與表演,通過表演來實現(xiàn)他的愿望;有的幼兒想當小老師,就讓他教教大家,鍛煉他的組織能力;有的幼兒在活動中有新點子,就讓他給大家出出新招。只要“導演”有心,“演員”們的節(jié)目就會異常精彩。
3.開放教學情境,讓孩子“浮想聯(lián)翩”
在孩子們的眼里,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的,每一個人都充滿著幻想。開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較大的選擇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問題也就相對較多。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想象力豐富,思路開闊,樂于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見解,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因此,教師應精心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對于幼兒的“出彩”之處——哪怕是只有一丁點的智慧火花,我們也必須像母親呵護孩子一樣地去精心保護,多給他們一點鼓勵。
4.發(fā)揮主導作用,讓孩子“學有所獲”
讓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絕不是說教師無事可做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是知識的呈現(xiàn)者、學習的指導者、幼兒的評價者、紀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要做好課堂教學過程中呈現(xiàn)信息的“重組者”。沒有教師這個“重組者”角色的重要作用的主動發(fā)揮,就不可能有高質量、有效的互動,孩子的活動將可能變成一盤散沙,孩子就不可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上課時教師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幼兒身上,要學會及時地做出合適的應對,通過多向交互應用,推進教學過程。同時要加強課后反思與研究,不斷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從幼兒那里涌現(xiàn)出來的各種信息,推進教學過程在具體情境中的動態(tài)生成,最終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異彩。
充分尊重孩子,把學習空間還給孩子,讓孩子主動在課堂這一大舞臺上充分發(fā)揮自我、展現(xiàn)自我,這無疑讓孩子成了課堂的主人。但同時問題也顯露了出來,幼兒活起來了,課堂紀律松懈了怎么辦?時間還給了幼兒,可由于幼兒學習能力的差異,學習時間的長短不同,教學進度完不成怎么辦?幼兒自由發(fā)揮了,對于各種問題和意見,教師怎么處理?由于幼兒個體存在較大的差異,他們主動投入學習的程度不同,學生之間出現(xiàn)的差異如果更大怎么辦?這些“怎么辦”的產生無疑會給教師們的教學工作帶來更大的難度。
(作者單位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