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柱
課程標準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應構建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健康平臺",要"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全面打好基礎,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那種壓抑學生主動性發(fā)展的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
1.發(fā)掘內驅力,促進學生在教學中積極參與
1.1 情趣導入在課首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特別重視課的開始部分的心理啟動,在處理課堂教學起點時,常采用各種趣味濃厚的小游戲,或各種新穎別致的模仿練習,或結合學習內容給學生講一個生動、形象的故事引導。這樣不僅效果好,學生的參與熱情隨時也高漲起來,而且對整節(jié)課的學習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1.2 設置懸念于課尾
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是知識、技能、傳授的經過,特別是體育知識、技能,有其特殊的系統(tǒng)性的連貫性。教師在一堂課結束時設置一些富有啟發(fā)性、誘導性的問題,但不解答,留給學生課后去思考、實踐。
1.3 巧妙激趣在平時
在平時,經常舉行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比賽,組織學生做體育游戲,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
2.一主多選,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參與
一主多選,是在設定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進行的有組織的學習活動和學生自由選擇多個項目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如在復習前滾翻的教學中,教師提供多種練習內容讓學生根據自身基礎自由選擇;在墊上做滾動練習;由高處向低處滾翻;在幫助下做前滾翻或蹲撐的完整練習;無幫助下的完整練習;持球前滾翻練習。由于課堂上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權,這對"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也會起著積極的作用。
3.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在教學中學會"參與"
3.1 會提出問題
首先,要鼓勵學生敢問。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論簡單與否,都應給予詳細的回答,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決不能有:"這么簡單的問題還要問?"這類的話語;其次,要引導學生善問。當學生敢問后,經常是想到什么就問什么,很難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同時應提示學生把問題提完整、提具體,這也是會提問題的標志。
3.2 會評價
評價是一種民主協(xié)商、主體參與的過程,是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進行的心理構建過程。在教學中,經常開展群體評價,鼓勵學生進行技術動作、學習態(tài)度、學生互動等的討論、評價,教師隨機引導,使學生在自評、互評中了解情況,及時進行自我調整,促進自身不斷的完善和提高;在與他人交往、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欣賞別人,理解別人,使評價過程成為自己學習、體驗、發(fā)展的過程。
3.3 會當"小教師"
每個學生都想在學習上獲得成功,取得好成績,得到別人的贊揚,這就是學習的成就動機,也是他們學習成功的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輪流走上講臺當一回"小教師",進行隊列操練,自編準備操,放松操,輔導同學練習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教學中找到自己的"角色",盡情的"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發(fā)揮",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顯示和發(fā)展。這樣的教學活動、既提高了學生自覺參加體育練習的積極性,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習能力和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指揮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知識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