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勇 鄒宇輝 鄭勇偉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探討
文/陳勇 鄒宇輝 鄭勇偉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是食品接觸材料中使用歷史最久、范圍最廣的制品之一,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標準與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較大差距,不利于食品用紙工業(yè)的發(fā)展。應在加強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基礎研究和建立完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產品的市場準入管理和質量安全監(jiān)管,切實保障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食品用紙 質量安全 標準 探討
食品安全問題包含食品內在質量安全,以及與之接觸的包裝材料和容器的質量安全。我國《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是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和玻璃等制品與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涂料。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是食品接觸材料中使用歷史最久、范圍最廣的制品之一。它除具有質輕,便于印刷、加工、運輸和攜帶外,還能回收可再利用,符合當今社會低碳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的理念。紙的基本材料是植物纖維,大致可分為木材纖維、草類纖維、韌皮纖維和棉麻纖維4種,利用這些纖維材料和輔助材料,經過制漿、調料和抄造處理,制成適用于不同用途的紙制品。隨著食品科技和造紙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許多新型的紙質包裝材料和容器不斷出現(xiàn),造紙工業(yè)與化學工業(yè)的結合度進一步加強,其含有的有害物質對食品可能造成的污染也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廣義上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是指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紙制品、復合紙制品以及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流通、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紙容器、用具和餐具等制品。根據(jù)2007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的《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生產許可實施細則》的規(guī)定,我國對食品用紙包裝、容器等制品實行生產許可管理,第一批實施市場準入的產品目錄中,食品用紙包裝單元涉及8種產品,食品用紙容器涉及5類共13種產品。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生產企業(yè)分為兩類,一類是造紙企業(yè),食品包裝和容器的原紙為自產,專業(yè)生產加工食品用包裝和容器等制品,這類企業(yè)規(guī)模較大,數(shù)量較少;第二類是加工企業(yè),原紙為外購,企業(yè)根據(jù)需求進行紙包裝和容器的成型、印刷,這類企業(yè)規(guī)模較小,數(shù)量較多。
伴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與之相反的是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產生的質量安全問題日益顯露。
原紙是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衛(wèi)生質量安全控制的源頭。我國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管理和標準中,要求食品包裝用紙不得采用廢舊紙和社會回收廢紙作為原料,也不得使用熒光增白劑或對人體有影響的化學助劑為添加劑,對原紙的感官、理化指標、熒光性物質和微生物等作出了規(guī)定。目前,食品包裝用原紙的主要質量安全問題表現(xiàn)在:
①原紙不清潔
我國多數(shù)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為加工企業(yè)生產,原紙易受儲存、運輸?shù)扔绊?,產生污染,甚至霉變,從而使制品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②使用有害化學添加劑
部分造紙企業(yè)為提高原紙白度、改善感官指標,制漿或抄紙時經熒光增白劑處理,使原紙中含有熒光增白劑化學污染物;在加工包裝紙時涂工業(yè)用蠟,使其含有過高的多環(huán)芳烴化合物。
③農藥殘留
紙原料及加工成型中易含有殘留的有機物農藥,如有機氯農藥(OCPS),是發(fā)現(xiàn)和使用最早的一類具有殺蟲活性的氯代烴類化合物,這些農藥可通過包裝遷移污染食物。
傳統(tǒng)紙張印刷油墨主要有樹脂型和溶劑型兩種,均含有重金屬、殘留溶劑和有機揮發(fā)物等有害物質,可通過化學遷移對食品造成污染。印刷油墨中若采用染料代替顏料,染料的遷移性會直接影響包裝食品的安全。此外,添加硅氧烷類促進劑的油墨,會出現(xiàn)甲醇等有害物質,這將影響包裝食品的安全?,F(xiàn)今,與食品接觸材料的印刷應采用食品級油墨,如大豆油墨、柔印UV油墨,但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中實際使用還很少。
①上光處理
部分食品包裝盒、袋等制品,其表面經過上光處理,能提高印刷圖文質量,達到防潮、耐磨效果,但上光油中甲苯等溶劑殘留會造成包裝食品的污染。
②覆膜處理
食品用包裝紙的覆膜材料基本為高分子塑料薄膜,薄膜在加工過程中都會使用一定的助劑和添加劑,如增塑劑、抗氧劑、爽滑劑、防霧劑、光穩(wěn)定劑和熱穩(wěn)定劑等,這些化學助劑容易產生物理遷移和化學遷移,危及食品安全。
缺乏對食品包裝材料的重視和有效監(jiān)管,部分食品包裝企業(yè)使用非食品級的白板紙包裝食品;在含油食品包裝中使用不具抗油性的紙張,使有害物質滲入食品;市場上大量的紙袋、紙托盤、紙杯等容器不經QS許可隨意盛放食品。
隨著我國食品包裝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我國在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法規(guī)體系。目前,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分為基礎標準、衛(wèi)生標準、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4個層次,其中衛(wèi)生標準為強制性標準,產品標準中除一小部分為強制性標準(見表1)外,其余的產品標準、基礎標準、方法標準均為推薦性標準。
表1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強制性標準
①標準缺失
隨著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現(xiàn)有標準已明顯滯后于產業(yè)的發(fā)展。如QB 2294-2006《紙杯》標準中規(guī)定,紙杯用原紙表面應覆有石蠟、聚乙烯涂層或聚乙烯膜等材料,但至今沒有形成相應的涂蠟紙、淋膜紙產品標準,使紙杯生產企業(yè)在選擇原紙時沒有相應的標準依據(jù);QB/T 4033-2010《餐盒原紙》標準適用于經淋膜加工后生產餐盒的原紙,但QB/T 2431-1997《紙餐盒》標準規(guī)定,僅適用于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紙餐盒,不適用于覆膜和淋膜的餐盒,使得QB/T 4033-2010《餐盒原紙》沒有對應的產品標準可以適用;食品包裝紙已經大量在糕點、烤禽等含油類食品中使用,但防油等級及其測試方法一直沒有相關的國家標準,等等。諸如此類標準缺失的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在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方面存在缺陷。
②檢測方法標準不嚴謹
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的分析方法》中,對熒光物質規(guī)定為:從每個樣品中隨機取5張100 cm2的試樣,分別置于波長254 nm及365 nm的紫外燈下檢查,任何一張試樣上最大熒光面積均不大于5 cm2。當在檢測紙杯等較小產品時,不可能取下100 cm2的試樣,即使取下,考核熒光面積也成問題。另外,該標準中對脫色試驗用的水、正己烷沒有規(guī)定浸泡溫度、時間,增加了實驗的不確定因素,缺乏科學性、嚴謹性,易造成判斷的不準確。
③有害污染物缺少指標限制
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衛(wèi)生標準檢驗項目為:鉛(以Pb計)、砷(以As計)、熒光性物質、脫色試驗、大腸菌群、致病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缺少多氯聯(lián)苯(PCBs)、甲醛、五氯苯酚等有害污染物檢驗項目,這些有害物質均有可能來自廢紙回用、印刷油墨、粘膠劑或表面防腐處理,這不僅不利于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的產品質量安全,也不利于生產技術和產品標準與國際同步發(fā)展。
我國在食品用紙包裝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剛剛起步,研究基礎比較薄弱,對有害物質危害的發(fā)生機理、識別理論與技術、評價指標體系、風險分析技術、預測以及安全標準法規(guī)等方面缺乏系統(tǒng)研究。所以,應加強我國食品包裝用紙的安全性研究和評估工作,充分利用質檢技術機構的人才、技術、設備和信息等方面的資源優(yōu)勢,組織力量開展紙制品安全基礎研究工作,盡快建立食品包裝用紙中重要有害物質的安全性評價技術方法,完善我國食品包裝用紙有害物質安全評價體系。
①完善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衛(wèi)生標準
我國食品包裝用紙國家標準要求的檢驗指標項目較少,檢驗要求低。目前,我國對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的法律依據(jù)僅有1990年11月26日衛(wèi)生部令第8號發(fā)布施行的《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管理辦法》和GB 11680-1989,具體的檢測指標見表2。
表2 我國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
這些法規(guī)標準制定年限過長,已不適應我國現(xiàn)在食品用紙的生產發(fā)展需求。隨著造紙工業(yè)與化學工業(yè)結合度的加強,無論是原紙,還是在加工成制品的過程中均可能添加或產生有害物質,所以,應根據(jù)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及時制定相應的衛(wèi)生標準和檢測方法標準,有效促進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②加快國外先進標準和方法的引進
總體上,我國食品用紙標準與歐美等一些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最新頒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規(guī)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差距是我國有害物質安全指標檢測的是含量,而歐美檢測的是遷移量。遷移量檢測是用于測評從紙包裝材料中遷移到食品中成為食品的一種成分的有效測試方式,這種方法也是新型包裝材料能否用于食品包裝的必選測試項目。顯而易見,歐美的安全指標更符合產品的實際使用狀況。所以,應加快引進國外先進標準和相關檢驗方法,積極與國際接軌,有效應對發(fā)達國家在該領域的技術貿易壁壘,保障我國企業(yè)經濟利益和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是列入我國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由于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大多數(shù)生產企業(yè)小而散,企業(yè)缺乏有效的檢驗手段,雖取得生產許可證,但出廠產品仍存在質量安全隱患。所以,質監(jiān)系統(tǒng)應在強化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市場準入管理的基礎上,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管力度,采用持續(xù)的質量監(jiān)督抽查、風險監(jiān)測等監(jiān)管手段,有效保障和提升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性。
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排除食品用紙中化學殘留遷移對消費者健康產生危害,世界各國均頒布了一系列安全法規(guī)。目前,我國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安全標準與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存在較大差距,不利于食品用紙工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在加強食品用紙包裝和容器質量安全基礎研究和建立完善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強化產品的質量安全監(jiān)管,切實保障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和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1] 蘆春梅,付鑫,盧利軍,等.紙質食品包裝材料中37種有機氯農藥殘留的氣相色譜測定法[J].中華紙業(yè),2011,32(6):39-42.
[2] 康啟來.食品級紙盒安全衛(wèi)生質量控制之我見[J].印刷質量與標準化,2010,12:48-51.
[3] 許潔玲,王勃,許思昭,等.食品紙質包裝材料中的有害物質的產生與分析[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09,9:1083-1088.
[4] 張慶生,曹進.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性風險分析及國內外法規(guī)管理縱覽[J].中國藥事,2011,25(3):219-223.
[5] 黃崇杏,王志偉,王雙飛,等.國內外食品接觸紙質包裝材料安全法規(guī)的現(xiàn)狀[J].包裝工程,2008,9:204-206.
Food use paper packaging and containers,which use materials that directly in contact with food,are the products that have very long history and widely used.They are important elements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Currently,main gap exists between China's quality safety standards of food use paper packaging and containers and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which may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use paper industry.Based on enhanced basic research 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 use packaging and container,and an established perfect quality and safety standards system,by further strengthening product market access management,safety and quality supervision,the goal is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eople's food safety.
Food paper;Quality safety;Standard;Disscuss
(作者單位:浙江省質量技術監(jiān)督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