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四鸰
去年底, 得知根據(jù)安·蘭德小說《阿特拉斯聳聳肩》改編的電影第二部上映,我立即跑去波士頓最大的一家影院觀看。相比2011年4月上映的第一部,第二部對導演和演員進行了大換血。雖然普遍認為比第一部要好,但依然猶如小說一樣,譽毀各半,在一些人看來,《阿特拉斯聳聳肩》第二部是可笑的,也沒有抓住小說重點;而在另一些人看來,它依然猶如《圣經(jīng)》。
在希臘神話中,阿特拉斯是擎天神,因反抗宙斯失敗,被罰在世界最西處,用雙肩支撐蒼天??墒牵羰前⑻乩棺兊谩白运健?,聳聳肩,進行罷工,怎么辦?據(jù)說,當安·蘭德拿著這本寫了14年、厚達上千頁,“放在鐵軌上可以讓火車出軌”的小說去出版時,蘭登書屋的編輯建議她刪去部分內(nèi)容,安·蘭德的回答是:“你會刪減《圣經(jīng)》嗎?”結果,小說一字不改出版,引來惡評如潮,其中一條著名的評論是:它比人的一生都要長,而且更加荒誕不經(jīng)。
1926年2月10日,21歲的俄國姑娘安·蘭德抵達紐約。 “第一次看到燈火輝煌的摩天大樓的時候……,我想我哭了起來……”她決意留下來,“這是一個建立在我的道德基礎之上的國家,也是唯一能讓我自由寫作的國家?!边@個道德是什么呢?最簡練地說,便是自私——理性的利己主義的道德性。“我的哲學,實質(zhì)上就是這樣一種概念:人是一種英雄的存在,將他自己的幸福當做人生的道德目的。創(chuàng)造性的成就是他最高尚的行動,理性是唯一的絕對標準?!庇谩栋⑻乩孤柭柤纭防锛s翰·高爾特那篇長達57頁的演講的最后一句話說便是:“我發(fā)誓——憑我的生命以及我對它的熱愛——我將永遠不會為了另一個人而活,也永遠不會要求另一個人為了我的緣故而活。”
小說出版于1957年。這一年,蘇聯(lián)發(fā)射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緊接著,又發(fā)射了第二顆,且還帶了一只狗狗上天。在中國,趕英超美的“大躍進”也轟轟烈烈開始了。一時,集體主義力量和共產(chǎn)主義制度與意識形態(tài)讓美國和西方知識分子深表羨慕,并對西方的制度和價值觀產(chǎn)生了懷疑。在此潮流下,安·蘭德堅持個人主義: “理性的自私”不僅是道德的,而且還是道德的源泉、創(chuàng)造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畢其一生,這位從蘇聯(lián)流亡到美國的作家,都在為其“自私”辯護。“唯一道德的政體是承認個人獨立自主是不可剝奪之權利的政體,它建立在理性、自愿同意而不是在暴力之上?!倍^的無私在她看來,才是最不道德的,因為犧牲了個體來成就集體——集體主義的極權社會正由此建立。
《阿特拉斯聳聳肩》便是安·蘭德哲學觀點的形象注釋:在一個實行了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烏托邦社會里,真正的個體創(chuàng)造者反而受到高舉著為社會謀利的道德大旗的政府的敲詐、掠奪和不公正的待遇,以及道德譴責,整個社會陷入空前危機。自私的阿特拉斯們紛紛聳肩,憤而出走,在約翰·高爾特的帶領下,在一個山谷里建立了一個世外桃源。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創(chuàng)造者,金錢成為自由交換和公平正義的象征,維系著這里的一切。因此,可以說,小說既是一個反烏托邦小說,同時也是一個烏托邦小說。
電影《阿特拉斯聳聳肩》第二部從誰是“約翰·高爾特”開始,到達格妮開著飛機追蹤出走的“阿特拉斯”們而跌入山谷戛然而止。在電影中沒有出現(xiàn)約翰·高爾特或是說安·蘭德的烏托邦。這讓我不由有些遺憾??墒?,在經(jīng)過20世紀烏托邦夢想與理想主義的幻滅之后(而且是以最血腥最不理想的方式),人類能否靠一種理論來建立烏托邦的理想之國嗎?我深深表示懷疑,決定不再追電影的第三部和第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