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竹
這才是馬爾克斯的高明之處,在敘述大夫緩緩走向死亡的同時,不時閃現(xiàn)出馬孔多居民對昔日輝煌的回憶,對如今衰落的嘆息和無奈,在這里,無論是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族的命運、馬孔多小鎮(zhèn)的命運都充滿了深深的宿命感。
二十多年前,當我因無法克服從眾心理和馬爾克斯的盛名誘惑把《百年孤獨》捧在手里的時候,很快被他特別的敘述方式和那些又長又極其相似的名字弄得暈頭轉向,雖然很勉強地讀完,但說了些什么,除了一些零星的片斷,基本還是一頭霧水。二十多年后,當我把薄薄的一本《枯枝敗葉》讀完,順便重溫一下《百年孤獨》,竟發(fā)現(xiàn)沒有遇到什么閱讀障礙,我不知這是拜歲月所賜我的閱讀能力有所增強,還是因為《枯枝敗葉》給足了前戲。
在《枯枝敗葉》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香蕉公司、內(nèi)戰(zhàn)、上校、梅梅等《百年孤獨》中出現(xiàn)的“元素”,但此上校非彼上校,此梅梅也非彼梅梅也。如果可以用波瀾壯闊、氣勢磅礴來形容《百年孤獨》,那么《枯枝敗葉》只能算是風雨欲來前的毛毛細雨,如果說《百年孤獨》是一棵參天大樹,那么《枯枝敗葉》只能是破土而出的小小的嫩芽,但這一點也不會貶低《枯枝敗葉》的價值。
《枯枝敗葉》的的敘述者雖然有三個之多(祖父、媽媽、小男孩),但真正的主人公只有一個,那就是那個到小說結束時三位敘述者和讀者都不知姓甚名誰的大夫。
二十來歲的馬爾克斯在他的創(chuàng)作初期就放棄了傳統(tǒng)的敘事手法。作為主人公的大夫,既沒有姓名,來到小鎮(zhèn)馬孔多之后幾乎也沒有什么像樣的故事,他的出現(xiàn)仿佛就是為了見證馬孔多的衰敗以及等待自己的死亡,即使是在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百年孤獨》中的主人公)給上校(《枯枝敗葉》的敘述者之一外祖父)的推薦信中我們也不清楚他的來歷,因為在《枯枝敗葉》中根本沒有提推薦信中的內(nèi)容,我們大致可以猜測,外祖父與奧雷里亞諾·布恩風迪亞上校在戰(zhàn)爭時期曾經(jīng)是親密的戰(zhàn)友,而安排大夫在馬孔多的生活則是奧雷里亞諾·布恩風迪亞上校對外祖父唯一的重托。
《百年孤獨》的主題自然是孤獨,可以說《百年孤獨》中的每個角色都是孤獨的,而其中最為突出的代表是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和阿瑪蘭妲,前者退出戰(zhàn)爭后不停地做小金魚,后者在晚年不停地織自己的壽衣。在《枯枝敗葉》中,大夫孤獨得更徹底,雖然自稱醫(yī)生但對別人的生死卻漠不關心,甚至對被他搞大肚子的梅梅也無動于衷(這也是馬孔多小鎮(zhèn)居民痛恨和厭惡他的原因之一),有段時間他頻頻光顧理發(fā)店,但傳說中他與理發(fā)店主女兒的緋聞并沒有得到證實,更多的時候,他把自己關在小屋子里閉門不出,并且無所事事,仿佛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等待自己死亡的來臨。
但大夫顯然不是一株植物,關于他的孤獨,“祖父”這樣描述:
“現(xiàn)在他什么也不干,幾小時幾小時地躺在吊床上,晃來晃去。從并掩的門望進去,可以在昏暗的房間里影影綽綽地看見他,干巴巴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頭發(fā)亂蓬蓬的,那雙冷酷無情的黃眼珠顯出一種病態(tài),他分明已經(jīng)開始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吃了敗仗。”
讀者不免會發(fā)生好奇,這位大夫過去都經(jīng)歷了一些什么,他的內(nèi)心世界又是怎樣的,但直到小說結束,這些謎底都沒有揭開,我想馬爾克斯并不是沒有能力給大夫虛構一個過去,而是故意為之,還有什么比一個永遠沒有揭開的謎底更讓讀者們耿耿于懷呢?
大夫最終還是沒有耐心等待自己死亡的來臨,選擇了上吊自殺。其實這是一個關于一個人衰敗的故事,可是這一切又與“枯枝敗葉”有什么關系?我覺得這才是馬爾克斯的高明之處,在敘述大夫緩緩走向死亡的同時,不時閃現(xiàn)出馬孔多居民對昔日輝煌的回憶,對如今衰落的嘆息和無奈,在這里,無論是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家族的命運、馬孔多小鎮(zhèn)的命運都充滿了深深的宿命感。
《枯枝敗葉》的語言冷漠、節(jié)制又如行云流水,即使面對死亡時也一樣不動聲色,你很難理解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能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初期就顯出這樣的大家風范,你很難理解一個初涉寫作的小伙子能把一個幾乎沒有故事的故事講得如此繁復。有人說,偉大的藝術家都有一顆火熱的心和一個冷靜的大腦,這句話用在馬爾克斯身上自然也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