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芳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是由于女性內生殖器和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盆腔腹膜等的慢性炎癥所致[1-2]。患者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腰部和小腹疼痛、月經不調等,有時也可觸及到腫塊,嚴重時可引起患者不孕的發(fā)生[3]。近年來,我國盆腔炎的發(fā)病率,尤其是慢性盆腔炎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臨床上對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筆者采用中醫(yī)的“清熱化瘀方”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進行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所自 2011年1月1日-2011年6月31日經確診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 164 例,年齡 24~45 歲,平均年齡(33.7±1.2)歲。慢性盆腔炎病史 1 個月~4.5年,平均慢性盆腔炎病史(8.4±0.8)個月。患者出現白帶增多、腰腹部疼痛癥狀的 129 例,出現月經不調、白帶異味癥狀的 75 例,出現舌苔黃膩、大便燥結伴有發(fā)熱癥狀的 35 例,出現因輸卵管阻塞導致不孕的患者 26 例。檢查中發(fā)現,單側或雙側附件有壓痛感的患者 132 例,觸及腫塊者 19 例。將 164 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82 例。兩組患者年齡、病癥程度等差異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意義,具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服用我所丹皮 10 g、紅藤 30 g、當歸 10 g、蒲公英 30 g、香附 10 g、赤芍 15 g、川芎 9 g、乳香 6 g、柴胡 7 g、海藻 10 g等配制而成的中藥,每日早晚各服用 1 次,每次 100 mL。同時采用我所金銀花 25 g、丹參 20 g、魚腥草 25 g、延胡索 15 g、莪術、赤芍各 10 g煎制而成的灌腸劑,每次 100 mL緩慢灌腸,每日1 次,經期除外,進行治療。對照組采用口服羅紅霉素進行治療,每日2 次,每次 150 mg[4]。兩組患者均需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和經期衛(wèi)生,同時增加鍛煉,加強體質。
1.3 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治療 2 周后的療效情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颊甙Y狀和包塊均消失的認為顯效;患者癥狀減輕,包塊體積縮小 1/2 的認為有效;患者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包塊體積也無明顯減小的認為無效[5]。記錄患者出現胃腸道等不良反應的發(fā)送情況,并在治療后 6 個月對患者進行回訪調查,了解患者的復發(fā)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用%計數,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比較 見表1。觀察組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和復發(fā)情況 見表2。觀察組的患者不良反應例數明顯較對照組低(P<0.01),觀察組患者復發(fā)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和復發(fā)情況[n(%)]
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盆腔炎的方法有針灸療法、外敷療法、熏洗療法、西醫(yī)治療等,筆者分別采用中醫(yī)的“清熱化瘀方”與西醫(yī)的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比較其療效?!扒鍩峄龇健敝饕怯傻て?、紅藤、蒲公英、香附、赤芍、川芎、金銀花、丹參、魚腥草、赤芍等中藥材配置而成的口服制劑和灌腸制劑。丹皮、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痛和涼血的功效,可緩解患者大便燥結、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癥狀。赤芍、當歸有活血作用,蒲公英、紅藤等有解毒消膿的作用[6-7]。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的目的,緩解患者因內生殖器和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盆腔腹膜等慢性炎癥所帶來的不適癥狀。
本研究結果表明,采用“清熱化瘀方”的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和復發(fā)率都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抗生素治療易導致患者出現耐藥和胃腸道等不適癥狀。應用“清熱化瘀方”的少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也會出現紅細胞沉降率加快、中性粒細胞偏高的副作用,但在治療 1 個療程左右均可恢復至正常水平,說明“清熱化瘀方”較抗生素的治療更為安全、副作用小,更易為患者所接受,在回訪的調查中發(fā)現,“清熱化瘀方”治療的患者復發(fā)率明顯低于抗生素治療的患者。
綜上所述,將“清熱化瘀方”治療慢性盆腔炎與羅紅霉素治療該病比較可以看出:清熱化瘀方在治療總有效率、用藥安全性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羅紅霉素,且該種治療方式患者的復發(fā)率較羅紅霉素低,可見:采用清熱化瘀方治療慢性盆腔炎具有療效佳、副作用和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值得臨床采納。
[1]嚴學維.“清熱化瘀方”治療慢性盆腔炎 31 例[J].江蘇中醫(yī)藥,2011,43(1):46.
[2]汪金平,陳榮輝.中西醫(yī)結合配合紅外線照射治療慢性盆腔炎 50 例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16(13):151-152.
[3]景建萍,胡艷萍.中西藥腹腔灌注治療慢性盆腔炎 35 例[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33(3):34-35.
[4]盛亞平,黃紅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分析[J].新醫(yī)學,2007,38(11):765-766.
[5]劉平.中藥灌腸配合離子導入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護理[J].光明中醫(yī),2008,23(2):239.
[6]王巖,王晟,王萬卿.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 60 例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18(3):752.
[7]阮繼深,郭遂蓮.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3):9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