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強
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隨著人口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心房顫動最主要的并發(fā)癥是血栓栓塞,其致殘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應用合理的抗凝治療才能降低血栓發(fā)生率。本研究2008年7月-2010年7月選擇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182 例,分別實施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療法和華法林與氯吡格雷聯(lián)合療法,并對治療情況和安全性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82 例,男108 例,女74 例,年齡61~82 歲。病種包括:冠心病56 例、高血壓性心臟病41 例、擴張型心肌病35 例、糖尿病29 例、特發(fā)性房顫21 例。剔除標準:心瓣膜病、血液病、消化道潰瘍、陳發(fā)性房顫等患者,且病程在2周以內(nèi),合并有甲亢、肝、腎功能不全等。將82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 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重、危險因素、房顫動病程長短以及化驗室常規(guī)檢查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用藥前均測定國際標準化比值(INR)(INR正常值0.9~1.3),常規(guī)進行化驗室常規(guī)檢查及心超檢查。治療組口服華法林片(規(guī)格2.5~5 mg/片,上海降九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每晚2.5 mg,氯吡格雷75 mg/d。服后第3 天開始復查INR,并根據(jù)INR數(shù)值調(diào)整華法林劑量。對照組患者服用拜阿斯匹林(德國拜耳公司生產(chǎn))300 mg,氯吡格雷75 mg/d,餐后服用,每日一次。隨訪時間:6~12 個月。觀察兩組患者在血栓栓塞和出血方面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指標:主要終點事件有:TIA、缺血性腦卒中、死亡和無原因癥狀的腦梗死。次要終點事件有:出血并發(fā)癥。
1.4 安全評價標準 安全評價指標:主要為胃腸道、皮膚黏膜、腎臟等的出血。其程度分為嚴重出血,可能致命或致命;輕微出血,一般有鼻出血、皮下淤血、肉眼血尿、咯血、隱性或明顯的胃腸道出血[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37 例(40.65%),其中血栓栓塞18例,上消化道出血12 例,皮膚出血7 例。主要心臟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運重建)33 例(36.26%);對照組主要終點事件發(fā)生39 例(42.86%),其中血栓栓塞17 例,上消化道出血13 例,牙齦出血7 例,皮膚出血2 例;主要心臟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運重建)35 例(38.46%)。出血患者經(jīng)停用藥物,給予止血等藥物后,出血即行停止。兩組比較,血栓栓塞、出血及心臟主要事件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發(fā)生血栓栓塞、出血及主要心臟事件情況(例)
心房顫動(房顫)和冠心病均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是房顫最常見的合并癥之一,臨床上約有1/3 的房顫患者合并冠心病[3]。老年人是房顫有腦卒中的高發(fā)人群,循證醫(yī)學結(jié)果已證實有效的抗凝治療可顯著降低老年房顫患者腦卒中的發(fā)生度,從而降低致殘、致死率。因此,我國2006年房顫治療建議中將抗凝治療列為房顫治療的基石[4]。近年來,臨床上對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或華林法與氯吡格雷二聯(lián)治療。華法林能競爭性抑制肝臟全盛維生素K依賴性凝血因子Ⅱ、Ⅶ、Ⅺ及抗凝蛋白C的合成,阻礙了上述凝血因子Y松化的過程,使這些凝血因子的前體特質(zhì)不能活化,并降低血清中D-二聚體溫表,進一步達到抗血栓形成作用[5]。據(jù)研究顯示,對老年非瓣膜性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時,INR控制在1.6~2.5 安全有效[6]。阿司匹林作為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的基礎(chǔ)用藥,但與華法林
相林,阿司匹林治療房顫卻不能有效地減少卒中。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氯吡格雷可顯著降低新的缺血性事件氯吡格雷可顯著降低新的缺血性事件。本組實驗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發(fā)生腦栓塞18 例(19.78%),對照組發(fā)生17 例(18.6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嚴重出血發(fā)生率19 例(20.88%),對照組發(fā)生22 例(24.17%),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阿司匹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與華法林聯(lián)合氯吡格雷治療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療效及安全性相似。
[1]馬曉文,梁雁麗,王獻.華法林預防非瓣膜性心房顫動血栓栓塞的體會[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7,45(15):88.
[2]陳德容,黃曉玲,蔣軍華.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療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8):18-19.
[3]顏紅兵,鄭斌.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的抗栓治療[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9(5):340-344.
[4]黃從新,馬長生,楊延宗,等.心房顫動:目前的認識和治療建議(二)[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06,10(3):167.
[5]范莉娟.老年非瓣膜性房顫華法林抗凝治療臨床分析[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7,7(4):76-77.
[6]方寧遠.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顫如何選擇抗栓及抗凝治療[J].老年醫(yī)學保健,2009,15(6):33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