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勤
口語交際是一種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在口語交際中如何讓學生能說得出口,我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中總結了一些體會,與大家探討研究。
一、以“熱身活動”開場,讓兒童愿意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兒童口語交際的能力,首先要讓兒童“想”說,“想”交際,也就是教師首先要在激發(fā)興趣上下工夫。在口語交際的訓練課中,以“熱身活動”開場,是克服學生交際障礙的有效途徑。例如,教師與學生的家常對話,學生間數(shù)數(shù)比賽,情景對話,單向式傳話活動……我在上《找秋天》這一課時,就采用了單向式傳話。一上課我就對學生說:“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傳悄悄話,用開火車的形式傳,看誰能把老師的話聽得清,傳得最準,說得最響。”同學們都躍躍欲試,爭著搶著要傳話。課堂氣氛一開始就感染了學生,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產(chǎn)生愿意交際的心態(tài),讓學生興奮激動起來而自主參與。
二、創(chuàng)設情境和氛圍,讓兒童言之有物
蘇教版的語文教材在語言訓練材料、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體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教師可從兒童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話題兒童化、生活化、趣味化、知識化。要上好口語交際課,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根據(jù)兒童已知的知識、經(jīng)驗背景選擇好話題并設計好交際的情景,使學生主動投入,言之有物。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口頭創(chuàng)設的抽象的情景,這是因為教師口頭創(chuàng)設的情景低年級學生并不能運用有限的知識去想象,口頭創(chuàng)設的抽象的情景就像一堵墻,隔離了學生間、師生間神態(tài)和心靈的感應交流,成了學生口語交際的障礙。教學中,要通過環(huán)境布置,聲像畫面、動作、實物再現(xiàn)等把社會和人際交流搬進課堂。如鄰居間借物品、學生間借學習用品、問路、上學、回家途中、過馬路、乘車、購物、道別……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角色,使學生身臨其境,有話可說,讓學生在情趣中交際 。
三、鼓勵幫助,讓兒童獲得成功與進步
書面語學習可以是個人行為,而口語交際則要求人與人之間用語言直接進行交流。因此,口語的口頭性、交際性、靈活性、出錯的公開性使學生在口語交際的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現(xiàn)象較為突出。教師要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用競賽讓兒童的熱情高漲起來,促進學習效率的整體提高。適時地傾聽他們每個人的發(fā)言,把握住有差異學生的不同進步和亮點。對小朋友要多表揚,更要逐步指點他們再說一次,以完善提高自己。對于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交際的學生來說,只要能開口說話,就要表揚鼓勵他們多說,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使每個兒童在口語交際中獲得喜悅,增強自信,這是提高兒童口語交際水平的一個好方法。
四、創(chuàng)造豐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學習
如何讓師生在口語交際課堂中煥發(fā)生命的活力?我想唯有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地進行口語交際。
1.在情境表演中練說
課本中許多生動有趣的插圖,不是通過教師簡單的講解、描述即可理解透徹。因此,我認為不妨讓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形象地演示,對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進行表演,讓口語交際課“動”起來。如對《做客》這一課進行表演,在表演中口語交際就“活”了起來。
2.在合作中說
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在合作中競爭是21世紀人類的生存手段。學生在課堂上彼此是伙伴,又是學習上的“小老師”。只有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關系才能形成信息的立體反饋。如《找朋友》這則口語交際,在互動中練說更能體現(xiàn)出合作性,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在游戲操作中說
學生喜歡游戲,動手操作。教師可讓學生玩成語接龍的游戲,用猜謎的方法練習口語交際,用做游戲的方法理解圖畫內(nèi)容,以使學生掌握豐富的詞匯,能更好地說出來。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春天在哪里》這一課時,就要在游戲中練說,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更好地理解圖畫的內(nèi)容,在掌握豐富的詞匯中練說,這樣說出來才有內(nèi)容。
培養(yǎng)兒童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之一,隨著新大綱的實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培養(yǎng)兒童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引起更多語文老師的研究和探索。我相信這將成為語文教學中的“熱點”,我更相信它將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燦爛“亮點”。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海縣黃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