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古
摘要:本文結合廈深鐵路韓江雙線特大橋施工,就客運專線特大橋懸臂梁掛籃施工的關鍵工序和技術控制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深水特大橋;懸灌連續(xù)梁;關鍵工序;技術控制
中鐵十九局集團二公司承建的廈深鐵路韓江雙線特大橋全長3.0238Km,275#~356#墩共有三聯(lián)現(xiàn)澆連續(xù)梁:第一聯(lián)為48+3*80+48m,第二聯(lián)為40+2*64+40m,第三聯(lián)為出岔連續(xù)梁48+2*80+88+48m,以下就掛籃施工進行闡述。
1.掛籃結構
施工連續(xù)梁共有11個“T”構,按設計要求采用22套掛籃同時施工。施工掛籃采用專業(yè)生產(chǎn)廠家設計制作的輕型菱形掛籃,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錨固系統(tǒng)、吊帶系統(tǒng)、底平臺系統(tǒng)、模板系統(tǒng)五大部分組成。該掛籃承載能力和剛度大,機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
2.掛籃拼裝
掛籃結構構件運達現(xiàn)場后,利用吊機吊至已澆梁段頂面,在已澆好的0#梁段橋面拼裝,拼裝完成后,對掛籃施加梁段荷載進行預壓,充分消除掛籃產(chǎn)生的非彈性變形,并測定彈性變形,懸臂施工過程中,將掛籃的彈性變形量納入梁段施工預拱度計算。
掛籃拼裝一般程序是: 軌道處找平及鋪設鋼枕→鋪設滑軌→安放前后支座→吊裝主桁架→安裝主桁架間的連結系→后錨及前支座固定→安裝前上橫梁→安裝后吊帶→安裝底模架及底模板→安裝外側?!{(diào)整立模標高。
3.掛籃靜載試驗
掛籃拼裝完畢后,進行荷載試驗以測定掛籃的實際承載能力和梁段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情況,荷載試驗時,加載按施工中掛籃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載進行等效加載,測定各級荷載作用下掛籃產(chǎn)生的撓度和最大荷載作用下掛籃控制桿件的內(nèi)力,根據(jù)各級荷載作用下掛籃產(chǎn)生的撓度繪出掛籃和荷載-撓度曲線,為懸臂施工的線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因掛籃在使用前已進行模擬壓重試驗,試驗結果表明:掛籃的加工、安裝質(zhì)量以及彈性、非彈性變形值均滿足設計要求,且已成功應用于武廣鐵路工程中,故在本工程現(xiàn)場只作拼裝后的預壓工作,以消除非彈性變形值,并測得彈性變形值,為各塊段箱梁立模拋高量提供依據(jù)。
為保證掛籃承載能力滿足使用要求,并有一定的安全儲備,荷載擬加至最大塊重的1.25倍。加載方法采取通過千斤頂和錨固于承臺內(nèi)的錨定對拉反壓加載。在加載完成后每12小時測試一次,直至48小時的累計沉降量不大于2mm進行卸載,卸載后,按測得的沉降量及設計標高,重新調(diào)整模板標高。
4.掛籃的使用及調(diào)整
掛籃每個塊段施工程序為:底模及外模調(diào)整就位→綁扎底板鋼筋→綁扎腹板鋼筋→安放腹板預應力管道→內(nèi)模前移、調(diào)整就位→綁扎頂板鋼筋、安放頂板預應力管道→混凝土澆筑→養(yǎng)生及預應力穿束→預應力張拉→移掛籃。以下闡述混凝土澆筑及掛籃前移程序的操作。
4.1混凝土澆筑時
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掛籃進行全面檢查,重點是后錨系及各吊桿,混凝土澆筑應注意保持T形懸臂兩端平衡,偏載的大小不能超出設計允許值?;炷恋臐仓B續(xù)進行,盡量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整個塊段的澆筑。
4.2掛籃前移時
待1#塊梁段施工完畢,掛籃即可行走,施工2#塊梁段。按照設計圖紙要求,每階段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的90%且齡期不小于5天后,可進行預應力張拉,當三向預應力張拉完畢,并在壓漿強度達到90%后方可移動掛籃。
4.3移動掛籃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a:第一次移動時先要進行后支點壓重及掛籃解體,然后再進行軌道安裝。
b:放松底模架吊帶。
c:底模架后橫梁兩側的吊耳與外側模走行梁之間安裝10t倒鏈,即底模架懸掛在走行梁上。
d:拆除后吊帶與底模架的連結。
e:解除后端錨固螺桿。
f:軌道頂面安裝2個5t倒鏈(每套掛籃)并標計好前支座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80cm)。
g:倒鏈牽引后支座使掛籃主桁架前移,移動時掛籃后部應設10t保險倒鏈。到位后主桁錨固,后底模架、外側模一起向前移動。
h:安裝后吊帶,將底模架吊起。
i:在1#塊梁段上安裝外側模走行梁后吊架,先解除一個0#塊上的后吊架,移至1#塊,再解除另一個后吊桿移至1#塊。
j:安裝后吊帶,將底模架吊起。
k:拉出內(nèi)模,掛籃走行完畢。
L:調(diào)整2#梁段的立模標高
1#塊施工完成以后,掛籃的非彈性變形值已基本消除,在確定2#塊立模標高時,應根椐掛籃的彈性變形值、2#塊的立模標高及1#塊在掛籃走行后的實際標高情況進行綜合考慮。
m:重復上述施工步驟進行3#塊梁段施工,直至i#塊梁段。
5.掛籃的拆除
在澆筑懸臂梁的最后一塊段混凝土并完成張拉壓漿等工序后,便可拆除掛籃。掛籃的拆除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在合適的位置進行,箱梁頂面以下的各個部分可直接由橋上下到橋下船只上,其他部分可按拼接時的逆順序進行,拆除順序如下:
a:在梁頂面安裝卷揚機,吊著外側模前后吊桿徐徐下放,落至船上;或先放底模架,后放外側模。
b:合攏段不用的內(nèi)模、走行梁,在合攏段施工前拆除,余者可從兩端梁的出口拆除。
c:拆除前上橫梁。
d:主構架用吊車分片拆卸,并移至塔吊可吊范圍內(nèi),然后由塔吊吊到船上。
e:拆除軌道及鋼(木)枕。
6.掛籃施工安全、質(zhì)量注意事項
掛籃的安裝、行走、使用及拆除過程均系高空作業(yè),要按規(guī)定采取安全措施,并在施工中隨時進行檢查。
使用的機械設備,應隨時檢查、維修保養(yǎng),特別是起重用的千斤頂、倒鏈、鋼絲繩等應有足夠的安全系數(shù),如有不符合規(guī)定者立即更換;所有動力、照明電路,須按規(guī)定鋪設,定時檢查。
現(xiàn)場技術人員必須經(jīng)常檢查掛籃位置、前后吊帶,吊架及后錨桿等關鍵受力部位的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重要情況及時報告。
檢查豎向預應力鋼束的位置、數(shù)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特別注意后吊帶、外模后吊架預留孔洞位置是否正確及孔洞是否垂直。
施工中應加強觀測標高、軸線及撓度等,每段箱梁施工后,要整理出撓度曲線。
灌注前后吊帶一定要用千斤頂張緊,且兩處要均勻,以防承重后和已成梁段產(chǎn)生錯臺。
為能正確合理地控制梁體撓度,應采取如下措施:
①實際施工中,及時觀測:a、掛籃走行前, b、掛籃走行后,c、灌注前,d、灌注后,e、張拉前, f、張拉后六個狀態(tài)的撓度變化。
②在灌注砼過程中,要及時測量底板的撓度變化情況,發(fā)現(xiàn)實際沉落與預留量不符時,應及時調(diào)整吊帶頂端的千斤頂。
③合攏前,相接的兩個T構最后2~3塊段,在立模時必須進行全T構聯(lián)測,以便互相協(xié)調(diào),保證合攏精度。
④T構兩邊要注意均衡作業(yè),砼灌注對稱進行;掛籃移動時兩邊距墩中心的距離差不要大于20cm,移動速度緩慢,不大于10cm/min。
7.結語
通過對以上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嚴格的技術控制,廈深鐵路韓江雙線特大橋275#~356#墩三聯(lián)現(xiàn)澆連續(xù)梁掛籃施工合格率100%,完全滿足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