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琴 陸 琳
新疆木壘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新疆木壘 831900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完善護理管理體制,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已成為護理管理人員所關注的重點課題。層級責任制管理是近年來新型的一種護理管理方案,它是通過護士層級分類,將護士崗位與工作內容詳細分工的一種新型護理管理體系[1]。筆者近年來將層級責任制管理方案用于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之中,有效提高了護理質量,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該院實施層級責任制管理的4個科室為實驗組,選取同期未實施層級責任制管理的4個科室為對照組,兩組科室內護士構成比例、護士職稱、學歷背景、工作年限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4個科室均按照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管理,實驗組4個科室按照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管理,具體如下。
1.2.1 崗位分配 根據護士級別(分為高級責任護士、初級責任護士、助理護士)及構成比例進行分組,每組中必須有1名高級責任護士作為護理組長,初級責任護士及助理護士各1~2名。根據每個科室床位情況,按照比例分給每個小組,使每個病人的護理工作責任到組,組內工作可由護理組長統籌安排。
1.2.2 工作任務 助理護士主要承擔患者的基礎護理及生活護理,初級責任護士主要負責患者的入院手續(xù)及處理,執(zhí)行醫(yī)囑及部分基礎護理工作,同時執(zhí)行技術性護理操作,護理組長主要負責制定護理計劃及護理管理工作,對技術難度較大的護理工作親自操作,負責查房、健康知識宣教及匯報護理工作等,同時指導和監(jiān)督下級護士的護理工作,負責協調護患關系及監(jiān)督護理質量等工作。
1.2.3 各組間護士相互合作 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雖將病人責任到組,但各組間護理工作不可絕對分開,對于需搶救的患者,一組護士不能獨立完成護理工作時,另外一組護士需主動給予幫助,以提升總體護理質量,這一點由護士長監(jiān)督。
分別選取兩組科室內200例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以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內容主要為基礎護理落實情況、生活護理落實情況、護患溝通落實情況、健康知識知曉情況、護理措施實施情況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本次研究每組發(fā)放問卷200份,實驗組收回196份,對照組收回195份,有效問卷分別為196份和195份。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4個科室在基礎護理、生活護理、護患關系、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 0.05);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99.4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82%(P< 0.05),見表1。
表1 兩組科室護理質量及滿意率比較[n(%)]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及人們對護理質量要求的提高,傳統護理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廣大患者的需求[2]。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新型護理管理模式,通過對護理人員分層管理,使護理工作更加具體化、責任化,在激勵護理人員工作激情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了不同階層護理人員的優(yōu)越性,每組護理人員中,必需配備一名高級責任護士作為護士長,而高級責任護士有著較強的工作能力及臨床護理經驗,不僅可起到引導低級護士正確工作方法的作用,同時有著較高的責任感與溝通、協調能力。而低年資護士可通過自身崗位實現自己的工作價值,還可通過具體的護理工作不斷學習和總結工作經驗,從而逐漸提升自我護理工作水平[3]。
筆者認為,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優(yōu)越性:①層級責任制管理體系可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實施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后,初級責任護士及助理護士可以明確自己的工作內容,對護理工作可有針對性地給予相應措施,從而消除了互相依賴、工作盲目的心理狀況,使護患關系更為融洽,護士長可有針對性地對組內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同時監(jiān)督初級責任護士及助理護士的護理工作,提升總體護理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的觀察組科室在基礎護理、生活護理、護患關系、健康教育等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P< 0.05)。表明通過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整體護理工作質量。②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實施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后,護理人員與患者的關系更為融洽,患者知道自己的責任護士后,可在第一時間將自我需求告知責任護士,而護理人員在了解患者需求后可盡早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對護理工作更加滿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給予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的實驗組科室護理滿意率為99.4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82%(P< 0.05)。表明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更能體現個性化服務理念,更能滿足患者的需求,從而提升護理滿意率。③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實施層級責任制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更加明確,護理工作積極性及責任感增強,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及依賴性,使護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從而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④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可減少護患糾紛,有關研究表明,54%的護理差錯是由護理規(guī)章制度不嚴格造成的[4]。當實施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后,護理責任得到明確,護理工作的執(zhí)行更加具體化,每個步驟的工作都有護士長制定和監(jiān)督,這就有效避免了護理差錯的發(fā)生,從而減少了護患糾紛。由此可見,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真正體現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新型護理觀念[5]。
綜上所述,層級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的實施,可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患糾紛、提升護理滿意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周素良,馬迪迪,李偉芬,等.護理組長在實施護理層級管理中的作用探討[J].現代臨床護理,2010,9(5):67-69.
[2] 李玉美.護理組長在實施護理層級管理中作用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2):3-5.
[3] 方芳,程云,周劍英,等.實施護士分層級管理對基礎護理質量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2):114-117.
[4] 馮錦芳.病區(qū)層級管理聯合護士質控反饋會議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9,24(5):26-27.
[5] 潘永秀,徐銀帆,廖兵飛.護理層級管理對護理質量提高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8):635-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