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名著閱讀教學存在教學內容簡化方法單一、缺乏對學生閱讀方法指導、沒有讓學生讀起來、沒有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名著閱讀教學的作用,精心安排名著閱讀教學,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名著教學落到實處。
【關鍵詞】初中名著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86-02
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史。閱讀文學名著,氣質會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會變得細膩而不浮躁,內心會變得博愛而不自私,靈魂會變得高尚而不猥瑣,思想會變得深刻而不膚淺。鑒于文學名著的巨大教育功能,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每一學期安排一次“名著推薦和閱讀”專題 ,旨在推進學生的名著閱讀,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然而,名著閱讀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與教材編寫者的意圖和要達到的目標相去甚遠。
一、名著閱讀教學沒有讓學生讀起來。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共安排了六次名著閱讀,分別是《湯姆索亞歷險記》、《西游記》、《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格列佛游記》、《朝花夕拾》,這些名著篇幅長,內容豐富,學生就其中的任何一本讀一遍,沒有三五天時間是不能完成的。這樣龐大的閱讀,學生沒有在教師教學之前作閱讀準備,光憑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是難以吸收和消化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這一內容時事先作出安排,讓學生用三五天時間將名著讀完,然后師生一起走進“名著推薦和閱讀”。而事實上,我們教師大多沒有安排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一些教師只是口頭上輕描淡寫地說讓學生去讀。結果,一些學生沒有要讀的名著,一些學生有了名著也沒有去讀。這樣,名著閱讀前期工作流于形式,名著閱讀形同虛設。
二、名著閱讀教學內容簡化、方法單一。
按照教材編寫者的要求,每一次“名著推薦與閱讀”活動安排5課時,每課時的具體內容也做了安排,這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良苦用心,但是教師大多不按照編寫者要求做,將5課時壓縮成3課時、2課時、1課時,更有甚者,讓學生自己看看,不安排教學,不把名著閱讀教學當成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學過程和方法為教材上題目的逐一講解,題目講完,教學過程也宣告結束。結果,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得云里霧里,筆記記得稀里嘩啦。一些教師會補充有關的寫作背景、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大多以灌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至于學生是否能理解接受是另一回事。為了應對名著閱讀題的考試,一些教師出了大量試卷,把可能涉及到的題目一道一道地練,一道一道地講,然后讓學生將答案背出來,只要學生在考試的名著閱讀題上不失分少失分,教師就覺得達到了教學目的。其實,名著閱讀教學,學生讀是基礎,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應建立在學生讀的基礎上,一個缺乏學生個體閱讀的名著閱讀教學,縱然教師講得再多再好,縱然學生考試考得再好,也不是真正的名著閱讀教學,起不到名著閱讀教學應有的作用。
三、名著閱讀教學沒有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一部名著十幾萬、幾十萬字,讓今天的學生去讀,是對他們耐心的考驗。他們習慣了讀圖,習慣了快餐文化,習慣了網絡小說。而名著的時代與他們生活有距離,名著深邃的思想、厚重的文化內涵他們難以理解,他們不喜歡名著,遠離名著,甚至討厭名著是自然的。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激發(fā)起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顯得十分重要。而事實上,我們教師并沒有注意這一點,沒有跟學生談名著的社會價值人生價值,沒有用事實讓學生明白名著對人成長的意義,沒有解讀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打動學生的心靈,也沒有表現出自己對名著的熱愛崇拜之情,更沒有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親近名著,一句話,沒有消除學生對名著的陌生感、畏懼感,因而,學生對名著閱讀興趣不濃。
四、名著閱讀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教師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課文閱讀教學、放在解題方法的研究和指導上。事實上,我們的學生要么一字一句地讀,費時費力;要么走馬觀花般讀,了解大概。學生的名著閱讀完全在一種自發(fā)的狀態(tài)下進行,起不到閱讀的良好效果。教師應該承擔的閱讀方法指導的責任沒有承擔起來,任由學生自己在自行摸索。
那么,如何使名著閱讀教學落到實處,發(fā)揮其作用呢?
一、充分認識名著閱讀教學的作用。
漢代文藝理論家劉勰所謂“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就是告誡后人要通過大量閱讀去培養(yǎng)和獲得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去熟悉和掌握語言規(guī)律,增強語文修養(yǎng)、提高運用語文的能力。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閱讀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就是對語文的敏銳感覺?!倍柧氄Z感,最好的閱讀材料就是名著。文學名著是經過讀者反復篩選和嚴格檢驗的藝海明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蘊和精湛卓絕的藝術特色,對讀者具有深刻的認識作用、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高度的審美作用。劉白羽說,每一部名著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莽的宇宙”。廣泛認真地閱讀名著,一定會獲得歷史和現實、社會和人生、自然與精神的種種知識,從中涉取人類文化豐富的養(yǎng)料,為今后成材打下堅實的文化根基。如蘇聯文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英雄,他的身上表現出來的自我獻身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頑強堅忍的意志,已成為千千萬萬青少年讀者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標。我國文學上至先秦兩漢,下到現當代文學,各個時期的名著都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它們不僅反映了悠久的華夏歷史,博大的民族精神。而且始終洋溢著愛國主義情懷和傳統(tǒng)美德,蘊藏著中華民族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和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閱讀名著有助于青少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鑒于此,教師要克服教學的功利性,站在提升學生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完美人格的高度,抓細抓實名著閱讀教學。
二、精心安排名著閱讀教學。
教師要在備課、上課、作業(yè)、輔導等環(huán)節(jié)認真加以研究,不能隨意講講,再通過一些練習鞏固,只求學生考試考出來就行。教師應在一周前安排學生讀原文,教師自己也應將名著通讀一遍,并對名著內容、主題、藝術特色了然于心,再進行科學的教學,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感悟,可以讓學生談談情節(jié)、主題和讀后啟發(fā),不能一味地教師灌輸,銷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要給予學生必要的閱讀方法的指導。
洋洋灑灑一部名著,如何用較少的時間取得較大的收獲,閱讀方法很重要。
1.向學生介紹幾種閱讀方法。一是閱讀的方法有精讀法、速讀法、賞析法、摘錄法、作批注法、對比閱讀法等。二是作讀書筆記的方法。有概括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探究藝術手法、撰寫閱讀心得等。
2.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教科書中的《名著導讀》,讓學生對原著的寫作背景、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藝術特色有大概了解,幫助學生讀懂原文。
3.以節(jié)選文章為內容,把握重點。例如學習《智取生辰綱》,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智取”的過程是怎樣的?文中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是什么?楊志是怎樣一個人?通過重點內容的分析,教給學生分析的方法,提高學生文學鑒賞能力。
4.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原著。在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之后,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或主要內容、理解作品人物形象、理解作品思想感情、體會作品藝術特色。特別要讓學生把握重點內容的揣摩、體會。
四、積極開展名著閱讀系列活動?;顒有问娇梢远喾N多樣。
一是開展競賽活動。比如《西游記》閱讀時,組織取經故事會,開展西游人物演講會,進行西游人物繪畫展,開展《西游記》讀后感展評等,提高閱讀名著興趣,增進對作品的理解。二是通過日記、周記等形式寫讀書心得,在墻報、黑板報展出。三是開展名著閱讀講座,講座可以由教師擔任,也可以嘗試由學生擔任,師生一起讀名著,一起研究,一起成長,一起快樂。
總之,名著閱讀教學是一項艱巨又有意義的工作,語文教師要拋棄功利性,扎扎實實的做好這項工作,為健全學生人格提高學生素養(yǎng)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