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品德教學,應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品德教育融為一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精神品質素養(yǎng)教育的因素,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情感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德育 知識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76-02
前言:
學校是德育工作的主戰(zhàn)場,而思想品德課教學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最前沿陣地,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結合學科知識特點,發(fā)揮教材的德育功能,把德育滲透到思想品德教學的全過程,培養(yǎng)道德高尚的、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一、依據學科知識特點,充分利用教材知識,寓德于教。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新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應體現(xiàn)時代要求,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革命傳統(tǒng)……”。思想品德課的主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熱愛家鄉(xiāng),尊敬師長,愛護公物,遵紀守法,愛護自然環(huán)境,努力學習,學會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教育學生學會用辯證的思想觀點來對待每一種事物。
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學會根據學科知識特點,把德育工作與學科所特有的德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寓德于教,寓德于學,寓德于活動,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來抓,使德育工作貫穿于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全過程。
我以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上冊}《第七課 品味生活》中的《第二框 追尋高雅生活》中的《第二目 好奇與從眾》為例來闡述,正文內容是:
“青少年正處在興趣高峰的時期,好奇、好動、好學、好模仿,對許多問題都感興趣,碰到新鮮的事物總想知道為什么,探索其奧秘。當然,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好奇上,還要善于將好奇心轉化為濃厚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p>
這里所說的“好奇、好學、好動、好模仿”,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涵蓋的知識量大。因為能引起青少年好奇、好學、好動、好模仿的社會現(xiàn)象相當多,有美丑之別,有真善假偽之分,有文明與庸俗之現(xiàn)象,有進步與落后的行為。如吵架、打架、騙人、罵人等等違法行為,需要教師用先進文明的道德理念,認真引導學生去辨別這些現(xiàn)象,教育學生學會分清錯對,能辨別是非,認清方向,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模仿學習。
同樣的,我又以這一目的第二段內容為例文(在課文中第77頁)來詮釋,其內容為:
“我們要學會鑒別不同的情趣,‘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從眾,跟著‘群體’參加無意義甚至對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動,會使我們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p>
這里,我在施教過程中特別強調“盲目從眾”是不可取的,有些群體的行為舉措不一定是對的。施教過程中我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靈活運用課內外的知識,拓寬學習內容,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觀察分析各種社會行為現(xiàn)象,多舉事例,多擺事實,多講道理,如酗酒鬧事、聚眾擾亂公共秩序、吸毒、販毒、賭博、無證駕駛車輛等違法行為,就不能從眾。這樣講解,讓學生從身邊的現(xiàn)實生活中領悟出道德的真實含義,從而學會揚善棄惡,崇尚文明。認清什么時候該從眾,什么時候不該從眾。如:我在授課過程中這樣提問學生:“你們見著他人吸煙,多威風啊,這種生活習慣好不好?”有的同學回答:“吸煙不好?!倍械耐瑢W回答:“吸煙不好,對人體有害處?!币灿型瑢W說:“煙有毒,對人體有害,特別公共場所不準吸煙,污染環(huán)境,傷害他人。”有的同學說:“在公共場所吸煙,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害處,是一種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弊詈笪艺f:“同學們說得好,煙,是有毒的,它含有幾百種毒素,對人體傷害極大。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學著吸煙。因為吸煙有害于健康,為確保我們身體健康,就不能吸煙。我們要學會養(yǎng)成既有利于身體健康又屬于文明禮貌的生活習慣,尊重自己的生命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要養(yǎng)成追求健康高雅文明禮貌的生活習慣。”最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老師,明白了?!庇纱丝梢姡罁枷肫返抡n的教學特點,寓德于教,寓德于學,寓德于活動,對學生形成高尚文明的思想道德情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德育工作融入到思想品德課教學中。
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德育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作為思想品德課教學的主導思想內容。不能單純地傳授知識,也不能獨立地進行能力培養(yǎng),更不能孤立地進行德育工作。要把三者有機地融為一體,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結合學科知識特點,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使思想品德課教學真正發(fā)揮出德育工作的功效作用,為培養(yǎng)學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創(chuàng)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環(huán)境。
這里,我以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上冊)第七課中的第二框《第四目 提升情趣 陶冶情操》的內容為例來闡述,正文是:
“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提升著我們的情操。高尚情操的形成,會讓我們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輝。”
這里所說的“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是這節(jié)授課知識的最終目的所在。教學過程中我用正反兩方面的教學素材,對學生進行例證教學。如“健康高雅的生活方式與低級庸俗的生活方式、崇尚科學與相信迷信的人、有思想覺悟與沒有思想覺悟的人、道德高尚與道德低級的人、違反紀律與遵守紀律的行為、文化人與文盲人、尊重他人與侮辱他人”等等作對比說明。通過鮮明比照講解,學生從中就容易領悟出人的道德素質的高低對人的影響的道理所在,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形成文明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養(yǎng)成文明做人做事的行為習慣。如,我在講這節(jié)內容過程中是這樣提問學生的:“同學們,社會上有的人吸毒,這種行為對不對?”同學們就大聲地回答:“不對?!庇械耐瑢W說:“吸毒犯法,不能吸毒?!庇械耐瑢W說:“吸毒既浪費錢,又傷害身體?!庇械耐瑢W說:“吸毒人是懶鬼!令人討厭?!币灿械耐瑢W回答說:“吸毒人,沒錢時,就搶人,做犯法的事?!比缓笪铱偨Y說:“同學們,毒品是國家法律所禁止的,它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吸毒人,好吃懶做,只會享受,不想勞動。由于毒品毒性極大,所以吸毒人的壽命較短。吸毒對自己、對家庭及社會是一種災難性的危害,因此,同學們一定不能染上毒品,這是既犯法又危害生命的行為。我們不能拿毒品來踐踏自己的生命,我們要遠離毒品,堅決抵制它。”最后同學們都說:“老師,我們不能染上毒品,吸毒既是犯法,又是危害人體健康的事。我們要拒絕它,遠離它,抵制它。”
由此可見,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進行學生正確的道德情感價值教育,把德育真正放在首位,把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涵養(yǎng),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三、思想品德教學,要“以德為首,以德樹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暮细駥W生。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有文化、懂禮貌、守紀律、會做人、有道德、對社會有用的人。教師要注意結合學科知識特點,用課內外先進的思想、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理論、先進的事跡來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情感,并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活動真正體現(xiàn)社會主義道德情感教育的價值觀。把德育工作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注意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價值情感的培養(yǎng)。樹立以德為首、以德為先、以德育人、以德樹人的思想觀念,注意用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典型生動的事例、經常觀察到的影響深刻的社會現(xiàn)象來正面引導教育學生。這樣,既具體形象,又通俗易懂,容易對學生產生積極的教育作用,對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很有幫助。
在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真正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根據新課標要求,把傳授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作為核心內容,用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作為育人導向。真正做到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與思想品德教學融在一起。那么學生就會在學習文化科學知識的過程中,自覺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就會真正從內心深處形成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養(yǎng)成講文明、講禮貌、講衛(wèi)生、講秩序、講道德的行為習慣。從而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思想觀念,立志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接班人。
參考文獻: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張君彪的《談思想品德課教學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2011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