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將180例年齡60歲以上的老年恢復期腦梗死患者分為研究組90例、對照組90例,兩組都給以口服復方丹參片、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吡拉西坦片等常規(guī)治療,并控制血糖、血脂,調控血壓,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服脈血康膠囊4粒,每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6周。 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2.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78%,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改善明顯(P<0.05),而對照組改善不明顯(P>0.05);兩組均無明顯不良反應。 結論 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療效顯著且安全。
[關鍵詞] 脈血康膠囊;腦梗死;不良事件
[中圖分類號] R743.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07-98-03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腦組織血流減少進而導致局部缺血性壞死、腦細胞功能喪失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是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由于其高致殘率、高復發(fā)率和高病死率,嚴重影響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給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隨著各地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和醫(yī)療條件的改善,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后由急性期轉入恢復期。因此,探討恢復期腦梗死的進一步康復,最大限度地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讓患者恢復得更快更好,降低致殘率,已日益成為研究的熱點。脈血康膠囊治療冠心病、高脂血癥、慢性腦供血不足、急性腦梗死已有報道。為評價脈血康膠囊在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筆者于2010年6月~2012年10月應用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的門診患者90例,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年齡>60歲的恢復期腦梗死門診患者180例。納入標準:(1)發(fā)病后在二級甲等或者三級甲等醫(yī)院神經內科住院治療過;(2)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失語等體征;(3)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在門診治療(不同意住院治療);(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有下列情況之一者:(1)對本類藥物過敏者;(2)意識障礙;(3)有肝腎疾病或心肺肝腎功能不全;(4)有造血系統(tǒng)疾病或各種原因所致的凝血功能障礙;(5)有活動性潰瘍??;(6)口服藥物困難或者其他原因不能配合治療者。所有病例經頭顱CT或MRI確診,并符合1995年10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所制定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1],分為研究組90例和對照組90例。根據(jù)1995年在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上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2]確定病情輕重,0~15分為輕型,16~30分為中型,31~45分為重型。在研究組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61~82歲,平均(71.12±5.52)歲;輕型29例,中型61例;血液流變學異常者41例,高脂血癥者31例;42例有高血壓病史,14例有冠心病史,22例有糖尿病史;病程30d~5個月。對照組男51例,女39例;年齡61~81歲,平均(70.87±5.48)歲;輕型31例,中型59例;血液流變學異常者有43例,高脂血癥者有32例;43例有高血壓病史,15例有冠心病史,21例有糖尿病史;病程28 d~5個月。兩組
在性別、年齡、既往史、病情輕重及病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1次/d)、復方丹參片(3片,3次/d)、尼莫地平片(40 mg,3次/d)、吡拉西坦片(800 mg,3次/d)等常規(guī)用藥,并控制血糖和血脂,調控血壓,指導患者堅持功能鍛煉。研究組在上述處理措施的基礎上加脈血康膠囊(重慶時珍閣普生藥業(yè)有限公司,每粒0.25 g,Z10970056)4??诜?次/d。兩組療程均為6周。
1.3 觀察方法
治療前后作血液流變學檢查、肝腎功能檢查、心電圖檢查,每周查血尿便常規(guī)。觀察兩組患者在臨床癥狀、體征方面的變化,注意有無不良反應,并及時記錄。在1個療程結束后對每1位患者再次進行評分以評價療效。
1.4 療效評價標準
根據(jù)1995年10月在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上通過的臨床療效評定標準評價療效:(1)基本痊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91%以上、病殘程度為0級;(2)顯著進步: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為1~3級;(3)進步:評分減少18%~45%;(4)無效:評分減少17%或以下。基本痊愈例數(shù)+顯著進步例數(shù)+進步例數(shù)=總有效例數(shù)??傆行?(基本痊愈例數(shù)+顯著進步例數(shù)+進步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2.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7.7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后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與對照組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等指標與治療前比較有明顯改善(P<0.05);而對照組各項指標改善不明顯(P>0.05)。兩組治療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1個療程結束后復查肝腎功能、血尿便常規(guī),兩組患者均未見異常,治療組中部分原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心電圖檢查結果較治療前好轉,均未發(fā)現(xiàn)出血傾向以及其他不良反應。
3 討論
腦卒中包括腦梗死、腦出血、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我國發(fā)病率為100~300/10萬,患病率為500~700/10萬[3],是主要的病殘原因,是排在惡性腫瘤之后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腦梗死占全部腦卒中患者的3/4左右[4]。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腦梗死是由于瘀血阻絡,腦脈痹阻,氣血逆亂所致,血瘀為腦梗死的主要病理變化,因此治療腦梗死應活血化瘀?,F(xiàn)代研究表明,血液黏度和血纖維蛋白原升高在腦梗死的發(fā)生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降低血液的黏度、降低血纖維蛋白原,改善腦部供血,最大限度地挽救梗死區(qū)周圍的缺血半暗帶的神經細胞,進而減少缺血對腦組織所造成的不可逆損害成為治療腦梗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5-6]。脈血康膠囊是一種以水蛭為原材料利用低溫控制技術生產的單方中成藥,有破血、逐瘀、通經的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為水蛭素。研究表明,水蛭素由65個氨基酸組成,存在于水蛭的唾液腺中,是一種抗凝血蛋白質,能與血小板的凝血酶受體結合,使血漿凝血酶原時間、部分活化凝血酶時間和凝血酶時間明顯延長,具有緩解動脈痙攣、減低血液黏滯度等作用,適量的水蛭素能抑制血栓形成[7];以水蛭素為主要成分的脈血康膠囊可降低血脂、血漿纖維蛋白原,調節(jié)紅細胞比容,改善血管內皮功能,改善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流[8-10]。還有研究表明,水蛭素是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物質,其活性不會被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所破壞,而且水蛭素的某些水解片段也有抑制凝血酶的作用[4]。多項研究表明脈血康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明顯[5,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脈血康膠囊在恢復期老年腦梗死患者中同樣適用,能明顯改善其神經功能,治療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漿黏度以及纖維蛋白原等血液流變學指標都有明顯改善,且未發(fā)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因此,脈血康膠囊是治療老年恢復期腦梗死的有效和安全的藥物,值得進一步推廣。
(下轉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