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臨床特點、治療及轉(zhuǎn)歸。 方法 回顧分析本院2010年1月~ 2012年10 月診治的17例老年AMI患者的資料,分析老年AMI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及轉(zhuǎn)歸。結(jié)果 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腎最多見。心肌梗死部位:廣泛前壁5例,死亡4例(80%);前壁2例,死亡1例(50%);下壁合并右室2例,死亡1例(50%);前間壁3例,死亡1例(33.3%);下壁4例,死亡1例(25%)。 結(jié)論 心臟衰竭可能是老年AMI合并MOFE的始動原因,還與合并基礎(chǔ)疾病、梗死部位等密切相關(guān),積極治療可能會改善預后。
[關(guān)鍵詞]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多器官功能衰竭
[中圖分類號] R54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07-206-0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多臟器功能衰竭(MOFE)是指老年人在原有慢性疾病的基礎(chǔ)上發(fā)生AMI后,同時或相繼出現(xiàn)了2個或2個以上器官功能不全[1]。老年AMI合并MOFE病死率極高,預后差。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近2年期間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9例,其中17例發(fā)生MOFE,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9例,其中男79例,女40例。年齡最大89歲,最小33歲,平均(65.19±14.04)歲?!?0歲48例;≥80歲18例,60~80歲53例。發(fā)生MOFE 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最大年齡86歲,最小年齡63歲,平均(75.06±4.64)歲?!?0歲0例,≥80歲2例,60~80歲15例。本組患者既往合并有心肌梗死病史5例,高血壓病史12例,心絞痛病史7例,糖尿病史6例,腦血管疾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6例。入院時廣泛前壁心肌梗死5例,前壁2例,合并肺部感染2例,合并腎功能不全2例,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低于50%12例。入院后查肌鈣蛋白峰值2.30~15.60 ng/L,發(fā)生心源性休克9例,心力衰竭12例,呼吸衰竭3例,肝臟衰竭1例,同時3個以上臟器衰竭13例。
1.2 診斷標準
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心梗診斷與治療指南[2],必須具備以下標準中的2條:(1)有缺血性胸痛的臨床病史;(2)有心電圖的動態(tài)演變;(3)心肌酶譜的動態(tài)演變。MOFE診斷標準采用王士雯等提出的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E)診斷標準(試行草案,2003)[3]。
1.3 治療方法
≤75歲患者有溶栓適應證,又無禁忌證,均在6 h內(nèi)給予靜脈溶栓及抗凝藥治療,在30 min內(nèi)將尿激酶150萬U加入0.9%氯化鈉100 mL中滴注,半小時內(nèi)靜點完,且溶栓前先給予患者嚼服阿司匹林300 mg,給藥后嚴密觀察患者2 h內(nèi)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及心電圖變化,溶栓開始后每30~60 min常規(guī)記錄1次心電圖,以后每2~4小時重復1次,直至用藥后12 h。同時給予雙聯(lián)抗血小板治療,根據(jù)血壓、心率、血糖等情況,酌情給予ACEI或ARB,β受體阻滯劑,硝酸酯類等藥物,強化血糖控治。年齡>75歲的患者,不用尿激酶,使用肝素抗凝,其他治療同溶栓組。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回顧分析AMI合并MOFE患者資料,分析患者的臨床特點、治療及轉(zhuǎn)歸。
2 結(jié)果
2.1 老年AMI發(fā)生后合并出現(xiàn)MOFE的時間
多見于發(fā)病后1~15 d,平均(7.03±3.73)d。
2.2 老年AMI合并MOFE中衰竭器官的影響
本組17例器官衰竭的頻率依次為心、肺、腎、中樞神經(jīng)、胃腸、肝,其中心、肺、腎最多見。MOFE發(fā)生2~4器官衰竭的比例較高。17例AMI合并MOFE死亡12例,自動出院后死亡1例,總死亡率高達76.3%。病死率隨發(fā)生功能衰竭的數(shù)目增加而顯著升高。見表1。
在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中,高血壓最為多見,而糖尿病對MOFE患者的預后影響最大。見表2。
2.4 心肌梗死部位與死亡率
17例中廣泛前壁5例,死亡4例,死亡率為80%;前壁2例,死亡1例;死亡率為50%;前間壁3例,死亡1例,死亡率為33.3%;下壁合并右室2例,死亡1例,死亡率為50%;下壁4例,死亡1例(25%);有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5 心源性休克對老年AMI合并MOFE的影響
本組17例中,9例出現(xiàn)心源性休克,死亡7例,死亡率77.8%。
3 討論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急,易并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如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且很快會累及人體各個器官,從而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4-5],病死率極高。
近年來,國內(nèi)關(guān)于MOFE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各器官均趨向老化,其生理功能可普遍下降1/3~2/3,且多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胃病等慢性疾病,器官儲備功能及代償功能明顯降低,一些并不嚴重的致病因素即可誘發(fā)個別器官功能不全,并相繼引起其他器官出現(xiàn)功能不全乃至發(fā)生多臟器功能衰竭[6]
本組資料顯示,100% MOFE患者發(fā)病前有1種以上的基礎(chǔ)疾病,最多7種疾病并存,其中最多見的是冠心病、高血壓,其次為糖尿病,肺部疾病等。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達77.8%,廣泛前壁心肌梗死死亡率為8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引起MOFE的可能機制是急性心肌梗死后,首先是心臟心肌收縮力突然下降,外周血流灌注也相應下降,造成全身各個器官缺血缺氧,導致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及體液調(diào)節(jié)功能紊亂,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高,使患者血漿中血管緊張素Ⅱ增高,加劇各器官血管的強烈收縮,加重微循環(huán)功能障礙,導致一些已經(jīng)存在功能儲備下降的重要臟器迅速出現(xiàn)器官功能衰竭[7-8]。
老年AMI后一旦合并MOFE死亡率極高,可達70%~100%,預后極差。本組資料顯示老年AMI出現(xiàn)廣泛前壁心肌梗死,3個以上器官功能衰竭,不能及時有效進行血運重建,合并糖尿病等,是AMI合并MOFE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雖然MOFE的相關(guān)研究已進行多年,但目前仍未找到理想的治療方法。因此,筆者認為,要降低死亡率,就要首先以預防為主,患者一旦長期存在高血壓、糖尿病、肺部疾病等,一定要引起重視,早期積極評價有無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若有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則應長期二級預防,早期干預,如及時行冠脈造影或相關(guān)檢查,了解冠脈血管供血情況,根據(jù)血管狹窄的情況,行支架植入術(shù)或搭橋術(shù)等,防止發(fā)生急性心血管事件。老年一旦患急性心肌梗死后,應積極有效的治療,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保護心功能,嚴密觀察生命體征,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心律失常、泵衰竭及呼吸衰竭等,避免使用對心臟、肺臟、肝臟、腎臟毒性大的藥物,控制輸液速度,常規(guī)給予消化道黏膜保護藥物,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及并發(fā)癥,如肺部感染,尤其要重視肺部感染的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若合并感染者,合理選用抗生素,同時加強支持療法,保證供給足夠的熱卡以滿足代謝需要,要早期注意支持和保護各器官功能,可動態(tài)監(jiān)測,積極評估各臟器功能,,積極進行再灌注治療,必要時可參考選擇介入治療,盡量減少MOFE的發(fā)生,從而進一步降低老年AMI的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高磊,王士雯,趙玉生,等.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多器官動能衰竭臨床分析[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07,16(5):499-500.
[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等.急性心梗診斷與治療指南[M].中華心血管雜志,2001,29(12):705-720.
[3] 王士雯,王今達,陳可冀,等.-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MODSE)診斷標準(試行草案,2003)[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2004,16(1):1-2.
[4] 袁志發(f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8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15(l):33-35.
[5] 韓雅玲.個體化治療冠心病抗栓治療的方向[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8,33(8):921.
[6] 彭有,陳漢娜,楊宇.老年與青中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對照研究[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9,8(1):12-16.
[7] 趙玉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3,2(2):94-96.
[8] 王士雯.前言-重視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4,18(5):227-228.
(收稿日期: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