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召開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運會上,取消了以前一直開展的女子3000米和男子5000米兩個長跑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校體育部副主任沈躍承認安全因素是取消這兩個項目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兩項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大部分都達不到要求,上場有一定危險性?!?和華中科技大學做出同樣選擇的還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北京科技大學,他們也在校運會上取消了3000米以上的長跑項目,徑賽最長距離為1500米。此外,據(jù)報道,西安也有30多所高校運動會已取消長距離跑步,原因是校方害怕發(fā)生意外。
大學生體質下滑嚴重
學校的擔心和2012年頻繁發(fā)生大學生長跑猝死事件有關: 10月29日,蘇州科技學院一名20歲女生在800米體能測試后猝死;廣州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大三學生陳杰在18日的廣州馬拉松賽上突發(fā)休克,19日不治身亡;11月27日東華大學上海松江校區(qū)內,一名大三男生在跑完1000米體質測試后突然暈倒,經(jīng)急救無效,男生不幸離世。該校原計劃進行的“冬季三公里跑”被暫停;11月28日,湖北襄陽一名21歲大學生替他人測試1000米,跑到500米處倒地,不治身亡。
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曾于2011年9月聯(lián)合公布的2010國民體質監(jiān)測結果表明:大學生身體素質25年來一直在下降。與1985年相比,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
根源在高中?
“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影響非常明顯?!敝袊逃茖W研究院體衛(wèi)藝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吳健日前表示,“很多大學生長期迷戀于網(wǎng)絡,從網(wǎng)絡世界尋求快樂,這種快樂感被強化之后,就會減少他們尋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通過參加體育運動等方式獲取快樂的欲望?!?/p>
吳健說:“相比體育運動,大學生更喜歡網(wǎng)絡和游戲,這反映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學生很少有機會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導致體育運動對大學生缺少足夠的吸引力。”在這些大學生的中學和小學時代,體育運動往往與枯燥的體育課內容和被動的體育考試相聯(lián)系,很少有人能夠在參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周登嵩教授認為:“大學生體質差的根源在高中?,F(xiàn)在很多大一新生的體質測試水平不如高一、高二學生,也不如大二、大三的學生。因為這些大一新生可能已經(jīng)有一年多的時間沒上過體育課,也沒有參加過課外體育活動?!?/p>
周登嵩介紹說:“很多中學到了高三甚至是高二第二學期就取消了體育課,也沒有體育課外活動,最多就是讓學生做做課間操。學生的一切目標就是學習文化課、考大學。高考本身的壓力很大,學生又缺少體育鍛煉,高考之后的暑假又是吃喝玩樂,這自然影響到大學新生的體質狀況。高考如果考體育,哪怕只有20分、30分,學校就不會排擠體育課,就像中考要考體育一樣,初中生至少也要為體育考試練一練身體。”
目前,高中階段有體育會考,但周登嵩認為體育會考的級別太低,不會對高中生考大學的成績產(chǎn)生直接影響,因此,很難發(fā)揮出引導學校、家長、學生重視體育運動的作用。中國的學生只有在被動的環(huán)境中才會參加體育運動,這是眼下一個尷尬的現(xiàn)實——沒有考試就不重視體育課,沒有體育課就不參加體育運動,這在中國各級學校是普遍現(xiàn)象。
周登嵩介紹說,在大學生群體中,大一新生的體質普遍較差,大二學生的體質狀況往往最好,但到了大三、大四,學生的體質狀況又會下滑,這是因為我國的大學通常只在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
教育部規(guī)定,大學一、二年級體育是必修課,但對三、四年級的體育課沒有要求,因此,除個別學校外,絕大多數(shù)高校的大學三、四年級是不開體育課的。有些學校大三、大四仍然堅持開體育課,實際上也是無奈之舉,因為這些學校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如果停了體育課,大三、大四的學生體質會下降。周登嵩說:“很多學生都沒有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學校一旦不開體育課,學生就不參加體育運動了?,F(xiàn)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大一新生的體質不行,經(jīng)過兩年上體育課之后,體質狀況有了好轉,但到了大三、大四,體育課一停,學生的體質狀況隨即又開始下降?!?/p>
取消長跑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
雖然,大學生體質下滑根源在于高中,但是,高校取消長跑是不負責任的表現(xiàn)。這個道理很簡單,如若因為體質差就取消,豈不是因噎廢食,相反,高校更應該在大學里把大學生的體質提上來。作為校方理應負起學生強身健體的責任,直接取消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其實是對學生體質滑坡的縱容。
有媒體解讀該現(xiàn)象后認為:取消長跑項目,說是怕學生“受傷”,實際上是學校掩藏自己的“硬傷”,這個硬傷就是殘缺的教育理念。面對學生體質差的現(xiàn)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敘事,而是作為、行動。應該讓體育課回歸,讓鍛煉身體、增長體質達成共識。
目前,遼寧、安徽、江蘇等地已先后有將體育與健康納入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打算和做法。將體育科目納入高考評價,有利于引導學校更加重視體育課、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體育納入高考恐又陷入應試教育的模式,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應試教育式看待身體的素質提高,理應摒棄。
和高中相比,大學生面對的升學和學業(yè)上的壓力要小得多,所以,在大學提高學生體質具有現(xiàn)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