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蒙蒙 劉嘉寧
摘要: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可以有效的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隨著社會逐步走向國際化、信息化、網絡化,大學生的思想趨于多元化,主體意識也逐步增強,各種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質量問題一一凸顯。因此,如何從新的視角進行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發(fā)揮大學生先進典型作用已經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從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與特征、以及如何有效開展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三個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論述。
關鍵詞: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
典型是能夠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品質、行為等產生示范和導向作用的特定的人和事[1]。所謂先進典型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樹立典型,通過典型人物和事例教育學生,使學生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并提高思想覺悟。自古以來,學習毛澤東、周恩來、雷鋒等歷史偉人,感動中國的孝子陳斌強、“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先進典型人物一直受到社會提倡,然而隨著社會發(fā)展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生活在大學生身邊的先進典型,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是因為他們與學生朝夕相處,與大家熟悉親近,更容易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思想、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從而發(fā)揮榜樣的力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大學生先進典型。
一、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
大學生是一個思想活躍、充滿朝氣的群體,他們喜歡追隨潮流、聞風而動,更喜歡特立獨行、標新立異,所以先進典型來自他們中間具有真實可信性,也更具有親和力,這樣的先進典型能縮短與大學生的距離,更易于接受。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激起大學生對先進典型的敬佩之情,只有使他們在心靈深處對學習的典型產生驚嘆,敬佩之情,才能使外在的學習轉化為大學生心目中的榜樣,還要經常組織一些交流溝通活動,通過討論、評價等幫助大學生深刻把握典型的思想言行及其社會意義及價值,加深他們的認識從而形成自律意識。
(二)高校思想政治氛圍營造的重要方法
“點燃盞盞燈,才能照亮一大片”。[2]單純的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大學生,就會造成先進典型的輻射性不強,不能發(fā)揮有的放矢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會弱化。針對青年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形成社會向導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關鍵。第一,對大學生先進典型的宣傳能形成正確的輿論向導。當前信息的傳遞途徑多種多樣,報紙、雜志、廣播以及計算機網絡、手機信息等新科技通過大量信息對大學生先進典型進行報道,宣傳等,以高尚的精神感染周圍的同學,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和正確的輿論向導。第二,營造良好的高校學習環(huán)境,充分利用課堂環(huán)境,發(fā)揮典型示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主導作用,通過德育講座、評優(yōu)評先和志愿者活動等加強校園文化及校風班風建設,培育“先進典型”的校園氛圍,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與主人翁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及社會氛圍,唱響主旋律。
二、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與特征
(一)大學生先進典型的基本特征
不論是在校園內,還是社會上大學生先進典型的事例舉不勝舉,“春運雷鋒幫助萬人回家”的裴濟洋,“舍身救人勇擒持刀歹徒”的李瀟、以及2012年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楊璐菁等,他們也是生活中的平凡人,但是他們有著不平凡的生活態(tài)度和積極地人生追求,用自己感人的事跡影響著著周圍的人。他們身上都有著當代大學生先進典型的基本特征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踏實嚴謹,積極樂觀;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信念堅定,自信豁達。他們是當代大學生的榜樣,每個大學生只要從身邊點滴做起,積少成多,這種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不容忽視。
(二)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的具體表現
大學生先進典型的榜樣示范作用具有說服力、感召力以及巨大的示范、激勵和推動作用,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激發(fā)同學們積極向上的精神,使社會風貌得以升華。先進典型這種積極向上的前進力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引起思想共鳴。“同一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和他們關注的焦點,以及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方式,往往具有相通性,利用他們中的典型對其他學生言傳身教,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更易被學生接受。[3]”通過對典型事例、榜樣人物的宣傳,把抽象說教變成形象教育,以引起大學生的思想共鳴,具有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第二,帶頭示范和導向作用?!坝捎诤玫陌駱邮悄撤N思想品德的具體體現,其生動鮮明的形象,使人們對行為準則、道德規(guī)范易于理解,易于效仿,從中受到感染和激勵,因而具有強烈的教育作用[4]?!贝髮W生先進典型應處處以身作則,在學習和活動中都應走在同學的前面,處處給同學做表率,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影響和帶動一大批學生實現自身的目標和肩負的歷史任務而共同奮斗。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這些先進典型帶了頭,就會在學生中產生巨大的示范作用,大學生就會對他們當中的一些典型產生信任感。這樣先進典型就能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的先進典型帶頭人。第三,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大學生先進典型就像一面鏡子,可以使大學生經常對照檢查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從而不斷的去努力克服缺點。大學生模仿能力強,容易受到道德榜樣的鼓勵,可以推動他們做好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自覺控制不符合道德標準的言行,如遇不良誘惑,因受內化的道德榜樣提醒,主動抵制干預,調整心態(tài),以榜樣為鑒,克服缺點,就能不斷進步。達到新時代大學生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水平,做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有效開展大學生先進典型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個好的大學生先進典型具有強大的說服力和吸引力,它像一面旗幟感召和帶動著大學生,激勵他們的自尊心和進取心,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5]”對于大學生而言,大學生先進典型使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對他們的道德標準及人格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客觀選擇大學生先進典型
大學生先進典型是大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其高尚品德應該符合大學生普遍的道德追求,只有這樣大學生先進典型才能很好的發(fā)揮作用。大學生先進典型源于生活,源于大學生之中。要善于識別和發(fā)現大學生先進典型,了解大學生心目中的偶像,通過實際調查研究,挖掘具有特殊意義和推廣價值的大學生優(yōu)秀事跡,經常開展選拔大學生先進典型活動,例如“感動中國”、“十佳”、“年度人物”等評選活動樹立大學生先進典型形象。避免“神圣、完美、過于理想化”的先進典型形象,這樣典型形象越來越受到大學生的排斥,當代大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思想,不會盲目崇拜先進典型,“英雄主義”在他們看來已經漸漸消失。因此,在樹立大學生先進典型時,要實事求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只有這樣才能客觀地樹立起大學生心悅誠服的榜樣。
(二)正確看待大學生先進典型
由于大學生的生活經歷不同,知識觀念和思想觀念以及認知發(fā)展水平不一致,因此要有針對性的引導他們,讓大學生對榜樣的行為能夠認同、理解并接受,從而才可能產生向先進典型學習的動力。當然對先進典型的認識不能極端化,不能盲目的模仿,要冷靜、客觀的認同自己所喜愛的先進典型,認清他們的優(yōu)缺點和特長。大學生先進典型不是沒有缺點,不是不能批評,特別是處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更應該幫助他們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加強理性修養(yǎng),永葆先進典型應有的特質。要善于培養(yǎng)和愛護大學生先進典型,大學生先進典型一般都具有高尚品德,值得廣大大學生的欽佩和學習,但也正因為這個特點,他們的學習、生活等方面承受的壓力更重,困難更多。我們不能因為他們是典型而忽視他們的困難和負擔,他們也難免會遇到困難,在人生的成長階段會遇到迷茫和困惑。我們要在生活上關心和愛護他們,切實幫助解決他們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解除他們的憂愁,以便最大限度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好的發(fā)揮先進典型的作用。
(三)認真學習大學生先進典型
開展“學習先進典型”等類似的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大學生認真學習大學生先進典型事跡,學習他們從思想上堅定理想信念,學習他們艱苦奮斗、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學習他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例如通過組織第二課堂,黨團學活動、志愿者活動等與典型近距離接觸,讓典型生活化,對大學生的觸動貼進化,使典型對大學生的品質形成有感染作用、示范、激勵和矯正作用。從身邊的優(yōu)秀人物、道德楷模出發(fā)進行學習,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不斷追求、不斷上進的愿望和信心。另外針對大學生自我意識迅速增強,十分注意自己的優(yōu)缺點及外界對自己的評價這一特點,可以利用榜樣示范法、開展同伴教育。每個學生在學習、生活、勞動方面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著重培養(yǎng)學生賞識他人優(yōu)點的意識和能力,清楚的認識到同伴對自己的影響,對自己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每一位大學生都成為他人學習的榜樣。
參考文獻:
[1]李虹.新時期先進典型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11.
[2]蘭陳妍.先進典型對大學生教育實效性的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10):42-44.
[3]馮小茹.德育中榜樣示范應注意的問題[J].教學與管理, 2005(8):44
[4]胡喬木.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13.
[5]曹玉娟,楊海明.淺談新時期大學生先進典型榜樣示范作用的發(fā)揮[J].教書育人.2009(15):58-59.
(作者簡介:宣蒙蒙(1985.12-),女,山東濱州人,2011年畢業(yè)于上海體育學院,碩士研究生,助教,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專業(yè):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方向:體育人才培養(yǎng);劉嘉寧(1981.03-),女,遼寧鐵嶺人,碩士研究生,助教,2007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專業(yè):歷史文獻學,研究方向:明清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