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致義
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幾乎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教育教學也不例外。傳統(tǒng)教學中信息技術大多是為教師的教服務,而在我們的課堂上,我們的立足點是使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生的學。下面就我們新絳中學的課堂改革與網絡環(huán)境下“組組通”的教學模式的做法與大家分享。
導師引領下的“半天授課制”
山西省新絳中學自2008年開始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改造:每個班分成6~8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配備一名教育工作者作為“導師”。中午12點以后,以組為單位在在導師的引領下自主學習;12點以前,上四節(jié)50分鐘的展示課,每個小組至少配備兩臺筆記本電腦。教室裝備與小組電腦相連的SMART電子白板,為師生展示提供了有力保障。
“半天授課制”使學生包括學習成績在內的諸多方面能力得到較大發(fā)展。
“半天授課制”的真正含義是學生后半天自主學習,次日上午以組為單位展示匯報自主學習成果。半天自主學習,學生在學案引領下,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可以在教室讀書、交流、上網查閱資料、寫“學習報告”、填寫“互動卡”,也可以在“導師室”與導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還可以在讀書城、電腦網絡城、實驗區(qū)、報告廳等場所進行自主學習。展示課上,學生把自己的思想、觀點、方法、問題,通過文字、言語、動作和多媒體等方式告訴同伴(文字展示是最高級的方式,言語展示是最快捷的方式,動作展示是最直接的方式,多媒體展示是最高效的方式),讓同伴與自己在思想上產生共鳴。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
“半天授課制”下的課堂分為自主課與展示課,其基本做法是:讓學生運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去學習。學生在自主課上,通過讀書、上網查閱、聽報告、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以小組為單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展示課上把問題展示出來,師生共同解決,以達到學習提升的目的。“組組通”的電腦使用,使學生能在更寬泛的領域提出問題。師生間、學生間解決問題更加便捷。
信息技術在半天自主學習中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學案電子化,這使學案內容更加有條理,圖文并茂也可嵌入鏈接網址,教師每周一天集體教研編寫學案,并通過E課堂服務體系發(fā)放到學生電腦上,學生建立文件夾整理保存并完成相關學習任務。電子學案替代紙質學案不僅節(jié)約了資源,更便于保存、整理、歸納、總結。其次,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查找需要的學習資源,也可點播校園網服務器上的教師視頻資源,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信息技術在展示中的作用:第一,在充分自主利用信息技術等多種手段的基礎上,學生的學習報告可以是寫在紙上的,這樣的報告可以通過實物投影展臺,向全班呈現。報告也可以是電子版的形式通過筆記本電腦連接SMART電子白板呈現,演示學習成果,展示思考過程。第二,展示準備階段可以通過“組組通”平臺了解其他組對這一問題的看法互相補充完善自己組的學習成果。電腦的應用使展示容量更大,效率更高。更在展示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操控電子設備的能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展示手段等方面都得到提升。小組電腦也可進入數字閱讀館調看學科教師的視頻,學生間分享學習報告,是師生間相互交流的平臺。還可以當作了解自然、了解社會的窗口。還可以網上作文,跨國界交友學外語,更是高效的展示工具。
教師視頻與可汗學院
新絳中學的教師把自己的講授內容做成視頻,上傳到學校服務器讓學生隨時點播。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視頻資源。教師在課堂上的主要工作是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傳統(tǒng)意義上的“講授”已不復存在,但學生們可在網上重復領略教師的“講授”風采。
我們的教師視頻類似于美國可汗學院的“可汗視頻”。
學習報告
新絳中學學生的學習報告是學生思想、觀點和問題的文字體現,簡單的學習報告類似過去學生的作業(yè),深層次的學習報告展現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也記錄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例如,《論高中物理》、《論帶電粒子在電場中運動》一類的學習報告是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甚至是對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
學習報告體現著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學習報告電子化,小組通過網絡共享。
導師的作用
用身體語言去影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看視頻、聽報告、寫學習報告等),與學生共同解決學習、生活、工作問題。用網絡給學生布置各項任務。分享學生的學習報告。通過網絡與學生及其家長聊天談心,召開網上家長會。
信息技術在導師制中的作用:一是“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導師與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這一平臺進行多種方式的溝通,良好的溝通有利于師生感情的增進,有利于導師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隨時遇到的各種困惑。二是利用信息技術與家長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和成長歷程,形成導師、家長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家校配合共同關注學生,合力培養(yǎng)學生。使學校導師了解家長的想法,這有助于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
學生自主學習時空
我們采用后半天自主、前半天展示的作息制度。在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們可在教室、宿舍、工廠、車間、田間地頭。我們提供了2400m2全天開放的由15萬冊圖書組成讀書城;2400m2由500臺電腦和雙平臺系統(tǒng)做支撐的全天開放的電腦網絡城;2400m2全天開放的學生實驗區(qū)。自主課上學生在學案引領下借助電腦網絡技術充分自主學習,教師巡視小組交流完成報告提出問題。
問題導學E課堂服務體系
我們利用“問題導學E課堂服務體系”使學案多媒體化,且根據課程表提前發(fā)布,可以使學案內容更有條理、圖文并茂,可嵌入幻燈片、動畫、音視頻文件等。課堂服務體系側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而非側重于教師的講授;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平臺;為“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新型課堂提供良好的服務;為教師答疑解惑提供快捷的方式,師生溝通突破時空和課堂限制,為打破班級授課制提供可能。
“組組通”帶來的變化
“組組通”結合每間教室的SMART電子白板給學生展現出無限的學習空間。學生們在網上分享同伴的學習報告,合作精神得到提升。網上作文讓學生們更愿意表達真情實感,更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每天的四節(jié)展示課使學生們變得自信,探究精神與日俱增,學習成績逐步提高。高考達線率提高30個百分點。網上溝通交流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第二次教育革命正在進行
山西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卓玉先生說:“從以知識傳授為起點的教育走向以問題解決為起點的教育,是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這場革命力圖使教育從成人為學生設定的世界回到學生的真實生活,從作為結果的知識體系回到認知過程的真正起點,從過去和未來回到現在”。信息技術與網絡技術在學校中的應用將會大大促進這場革命的發(fā)展。
建立新型的學習方式
班級授課制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方式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種制度已經阻礙了教育的發(fā)展。第二次教育革命的成果或許就是建立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新絳中學的“導師”引領下的半天授課部分地打破了這種授課方式,我們相信,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一種全新的學校學習方式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當今世界是信息技術給生活方式帶來變革的時代,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接受教育變得越來越容易快捷且方式多樣。在這種大背景下,學習方式、教育方式也應該隨之改變。新絳中學全體師生走在高中階段課改的前沿,徹底改變課堂結構,建立與新方針、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立自習前置、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新流程。以學生展示為突破口,幫助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自主學習,集體展示從流程上真正實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利用信息技術為本組展示服務,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拓寬了學生的展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