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芬
摘 要: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除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更是必不可少。通過朗讀,感知文本,感悟文本,感受語言及音韻的美,培養(yǎng)語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對話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應大力提倡。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應該重視朗讀。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朗讀技能 訓練方法
我國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由于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對朗讀的理解、重視及指導有很大差別,特別是農村或偏遠地區(qū)的教師對朗讀的理解僅停留在聲音響亮、正確流利的層次上,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有效指導和示范作用。那么,如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訓練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升華情感體驗,提高朗讀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下工夫。
一、品味朗讀,示范入境
“朗讀”是指出聲地讀,是相對于只看而不讀出聲的“默讀”而言的。語文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提到“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梢姡首x是語文閱讀的一種基本方法,也是閱讀教學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罢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小學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語文教師的示范朗讀是學生語言輸入的主要來源,是第二本活生生的“漢語文教科書”。教師在范讀課文時,學生可以視其人,聞其聲,直接領略老師的語氣、語調及表情,進而仔細體會課文的思想內容和感情基調。教師如果能經(jīng)常正確地、動之以情地范讀,就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斷提高讀書興趣。當然,除了示范性朗讀外,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或朗讀磁帶代替教師范讀,還可以讓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范讀,以真情實感激發(fā)學生情感,使語言文字變?yōu)轷r明的形象或場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與教師、與作者、與書中人物產(chǎn)生共鳴。這樣受到的教育將會是深刻的,終生難忘的。范讀,最好在教學中穿插進行,尤其是那些重點句、難句和句子里的特殊詞語等,有時需要教師多次范讀,并結合其他教學手段,落實相關的教學目標?,F(xiàn)行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名家名篇,文章的詞句優(yōu)美,色彩鮮明,感情充沛。教師如能根據(jù)課文的感情基調,采用恰當?shù)囊袅?、語調和語速進行表情范讀,一開篇就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情的感染,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聽過一節(jié)公開課《十里長街送總理》,當授課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這篇課文時,教室里鴉雀無聲,有的同學甚至為之落淚。這樣學習課文,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投入。實踐證明:學生十分喜歡聽及模仿老師范讀,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發(fā)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提高得快,教師的正確領讀,將無聲的書面的語言變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頭語言,學生不但能在跟讀中領會文義,展開想象,體驗情感,而且能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二、依照課型,各有側重
現(xiàn)行小學語文閱讀課往往什么都教:誦讀課文、識字認詞、分段分層、解析句段、復述大意、歸納中心、探究寫法、欣賞特色、挖掘人文精神等,呈現(xiàn)出“什錦拼盤”的特色。與其“面面俱到”,不如依照課文不同的特點(內因)和教學功用(外因),劃分為不同的教學類型,其中有一類可以稱作“誦讀課”,它是重要的閱讀教學類型之一。教師可以撥出一個課時專門用于體驗朗讀,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
此外,教學中朗讀形式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需要進行變化。為了讓學生進入情景,感知課文,對情感性較強的文章應該進行教師范讀,幫助學生融入課文所描寫的氛圍之中。為了突破朗讀難點,對句群長、結構復雜的段落可以讓學生領讀,幫助學生加深對重點段落和詞語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加強識記,對思想性較強的課文,對重點段落和句子可以多齊讀,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對于描寫生動、語言優(yōu)美的寫景課文,我們可以先讓學生輕聲讀,再指名讀。對于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全班“開火車讀”,對于情節(jié)變化快、敘述線索多的課文,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對于一些內在聯(lián)系密切的課文,我們可以采用層層點撥、步步引讀的方法展開教學。巧妙地設計朗讀的不同形式,是為了讓學生能讀懂、讀通課文,讓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發(fā)揮出朗讀應有的作用。
三、讀悟結合,適時點撥
教師的范讀很重要,往往起到講解難以達到的作用,但適時的點撥是必要的。要使朗讀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進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必須引導學生一邊誦讀一邊體會,即讀悟結合,直至沉浸到文字意蘊深處,默默地達成與作者的深度交流和對話。教《筍芽兒》一課,讀到這一處:筍芽兒撒嬌地說:“誰叫我呀?我還沒睡醒呢!”老師問:“誰是咱們班最會撒嬌的同學?”學生報出了一個名字,老師緊接著說:“那讀這句話肯定是你的拿手好戲了,請你來撒撒嬌看。”學生興趣盎然地讀了。老師接著啟發(fā):“撒嬌是女孩子的特長,讓女孩子們一起來撒撒嬌!”女孩子們都興奮起來,嬌聲嬌氣地讀了這句話。最后老師再作啟發(fā):“撒嬌是一種幸福的、美好的感受,因為知道自己有人疼、有人愛。其實咱們這里的同學都是家里的心肝寶貝,都會撒嬌的,一起讀?!蹦猩哺吲d起來了,大家興致勃勃地朗讀,課堂氣氛非?;钴S。老師的適時點撥,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理解透徹了,朗讀效果自然更好,記得也更牢。
四、數(shù)法并舉,訓練有素
朗讀技能的培養(yǎng)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進行練習并逐步提高。教師關注每個學生是否都有朗讀機會,朗讀的形式是否多樣,根據(jù)文本的內容及教學目標定位可采取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同桌互相檢查讀、“開火車讀”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朗讀機會。同時,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相關的朗讀技能指導與訓練,切忌盲目地泛泛而讀。
1.讀準發(fā)音
發(fā)音準確、吐字清晰是朗讀教學的基本要求,語文教師要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語文素養(yǎng),自覺運用規(guī)范的普通話進行教學,還要幫助學生掃清閱讀中的障礙,如生字、多音字、難讀的字、輕聲詞、語氣詞的音變等,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幾個感嘆句寫出了桂林的山的特點:“桂林的山真奇?。 鹆值纳秸嫘惆?!……桂林的山真險?。 边@幾個句子中“啊”的讀音要分別變?yōu)閥?。ㄑ剑?、w?。ㄍ郏?。模x起來才流暢自然。對于音變現(xiàn)象,著重引導學生聽老師范讀,進行朗讀比較,在語境中揣摩、體會,感受普通話規(guī)范的語音。
2.讀對標點
低年級的學生由于識字有限,在閱讀中常出現(xiàn)讀錯字、丟字、加字等現(xiàn)象,對于語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語調的升降很難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朗讀技巧上進行必要的示范指導,通過講解標點符號及自然停頓時間的長短,讓學生明白各種標點都有它們停頓的時間和語調的差異變化。不同的標點的讀法在情感的表達中截然不同。如《要下雨了》一課中,“要下雨了。要下雨了嗎?要下雨了!”同樣一句話,標點符號不同,含義就不一樣,表達的情感自然也不一樣。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標點,體會說話時的不同心情。
3.讀好語調語速
朗讀有疾讀與緩讀之分?!凹沧x”就是用很快的語速朗讀,可以是一口氣讀下來,當中不要換氣。“緩讀”,可以讀出抑揚頓挫,讀得搖曳生姿。通常描寫緊急、危險情況的句子,常讀得快而急促;描寫美景的句子語氣較為舒緩柔和;描寫生氣、憤怒的句子語氣顯得激動高昂,這就需要讀者深入文本,揣摩、領會不同意境。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和基調,從句子表達的語氣和情感需要出發(fā),讀出其高低升降、輕重緩急的變化,使全篇富于節(jié)奏美。在《十里長街送總理》中有這樣一個句子:“一位滿頭銀發(fā)的老奶奶,雙手拄著拐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蔽以谥笇W生朗讀時特地將“焦急”、“耐心”兩個詞讀得低緩凝重,體會人民對總理的崇敬和愛戴之情,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五、及時總結,多維評價
為使朗讀訓練卓有成效,教師要針對學生在朗讀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及時總結反饋。評價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采取教師評價、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方式。
1.教師評價
教師的評價應有針對性,若能結合文本語境對學生朗讀做出靈活、巧妙或是幽默的反饋更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如特級教師支玉恒老師教讀《第一場雪》,學生第一次讀完后,他這樣詢問:“雪大不大?”學生都說:“不大。”學生再讀,果然讀出了大雪紛飛的感覺。這樣的評價語生動形象,使學生始終處于課文營造的氛圍中。又如《全神貫注》中有這樣一句話:“……嘴里嘰里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一位學生讀得過于響亮,教師聽后說:“你這么讀,好像在跟誰爭吵,哪在說悄悄話呀!”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領悟到朗讀此段的處理方法。這樣的評價語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機智,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興趣。
2.師生互評
如可以通過師生共同討論,總結出在朗讀中需要改進之處,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語調、語氣、重音、停頓等,并有側重地再范讀,再練讀,直到達到理想的效果為止。在朗讀評價中,應該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學生,多找出其朗讀中的優(yōu)點,用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由于小學生所掌握的字并不多,朗讀中有不少新的生字,這樣學生就不可能一下子把課文讀得非常熟練,只要能做到基本正確、流利,就應該予以表揚。對于一些能讀出課文中的憤怒、悲傷、喜歡、討厭等感情的學生,更要給予他們稱贊。我們還可以請讀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給大家示范朗讀,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生生互評
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往往更具吸引力,學生相互評價的方法有多種,比如同桌互評,小組互評,全班互評……學生的自我評價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評價手段,讓學生學會自我反思,不斷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在學生互評中,要鼓勵他們輕松愉快地展開,實事求是,既要發(fā)現(xiàn)對方朗讀中好的地方,又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離不開朗讀。葉圣陶先生曾說:“語文教師是引導學生讀書、看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朗讀,撥出相當?shù)臅r間與精力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必要的指導與訓練,讓朗讀惠及每一個孩子。
參考文獻:
[1]普通話與教師口語技能(第2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普通話與職場口語.大象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