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冉冉
摘 要: 口語能力一直是制約外語實際運用的關鍵因素,學生的口語水平因為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參差不齊。作者結合教學實踐,旨在找到影響學生日語口語能力的因素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 日語口語能力 影響因素 對策
一、影響學生日語口語能力的因素
口語教學一直是日語教學中的難點,往往是下了苦功卻收效甚微,容易造成學生對于口語學習的害怕和抵觸情緒,使得自身口語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筆者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入手,試圖找出影響學生日語口語能力的因素。
(一)教師方面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在日語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課和做筆記,然后死記硬背教師講過的知識,成了教學活動中的配角。這種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很少有機會或者根本沒有機會進行口語訓練。另外,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和能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口語水平。
(二)學生方面
1.缺乏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不少學生沒有真正認識到學習口語的重要性,總是簡單地覺得口語就是考試時的一二十分,不好好學關系不大。缺乏對于口語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缺乏學習口語的原動力。
2.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重視日常積累。
語言學習講究的是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很多學生覺得口語就是說的事情,卻忽視了基礎積累。殊不知,口語里涉及的小至語音語調,大到語法句型,都是需要經過平時艱苦的學習積累的。因此充分地積累是提高口語能力的保證。
3.心理障礙。
很多學生總覺得日語口語很難學,學了也很難見到成效,對日語口語學習存在畏難情緒,害怕出錯,抵觸日語口語學習。
二、相關對策
(一)教師方面
1.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
在制定每一次的課程安排時,盡可能增加課堂口語教學的比例,給學生更多練習、展示自我的機會。在口語教學中,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學會保持沉默,減少自己“說”的時間,增加學生“說”的分量。鼓勵學生不要怕說錯,要敢說、多說、勤說,培養(yǎng)他們說的自信,并積極督促學生反復操練,掌握扎實的發(fā)音知識。特別是在口語訓練的初始階段,要把發(fā)音的清晰準確作為第一目標而非快速流利,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2.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形式和手段,強化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數學生對于口語學習往往很難提起興趣,總覺得口語學習既難又枯燥。教師要選用合理的教學形式、手段,增強學生口語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
在教學形式上,可靈活結合演講、角色扮演、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在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習效果的同時,更鍛煉學生的膽量,促使學生愿意說、喜歡說。
在教學手段上,可嘗試一些現代化手段,如運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新聞、廣播、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歌曲、綜藝節(jié)目等。它們不僅提供了直觀而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向學生展示了真實的語言情景,提高了學生在語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訓練了學生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日語口語能力,還向學生提供了最新、最鮮活的語言信息,充分調動了學生對口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習水平,可謂一舉多得。
(二)學生方面
1.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行百里者半九十”。進行口語訓練,提高口語能力,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學生在開始階段,應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目標。在努力的過程中應克服畏難情緒,持之以恒,并且善于發(fā)現,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這些是提高口語能力的前提條件。
2.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要提高日語口語能力,必須注重對發(fā)音、單詞、句型等基礎知識的積累。如在課堂中學習的完整句子,在實際口語運用中很多時候就只是一兩個基本詞匯。若是詞匯量不夠,就會想說說不出來或是詞不達意。因此,學生可按使用頻率和范圍,擴大一些常用詞、急用詞的詞匯量,而且詞匯的積累應做到與句型積累同步。日語中有許多與特定場景、氣氛等相應的句型,可以分別表達建議、請求、命令、安慰等不同要求和情感。這類句型一般都很短,大都是簡單句,卻能表達豐富的內容。要做到口語流利,就必須熟悉并掌握各種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句型,培養(yǎng)對特定場景作出快速的語言反應能力。
3.在實踐中善于發(fā)現,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在實踐學習中,由于每個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反應能力等都存在差異,學習方法不應該是千篇一律的,而是要因人而異,采用有效的學習和訓練方法。
跟讀、模仿是學生在口語訓練中最常用的方法。學生在模仿磁帶或是影視資料朗讀、對話時,要膽大心細,大聲朗讀;對于跟讀、模仿的對象的語音、語調、語速等一切相關要素,都應仔細模仿,不能遺漏。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谡Z學習,背誦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實踐中,往往有很多學生覺得這個辦法費時費力,不愿意背,長此以往,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學生應該結合自身的記憶特點,選取合適的記憶手段,不能死記硬背,而是應該在吃透文章意思的前提下,理解記憶。
三、結語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該從各自出發(fā),統(tǒng)一思想,共同努力,克服口語學習中的不利因素,真正做到雙管齊下,教學相長,努力提高日語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連娣.提高日語口語的有效途徑探究[J].遼寧師專學報,2009(4).
[2]嚴紅君.日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9).
[3]徐興華.多媒體教學與日語口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9).
[4]屈原.談大學日語口語教學[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0(9).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1年學校一般課題《影響我院學生日語口語能力的因素及對策分析》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