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全
學習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識和能力的先天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情感、興趣、意志、信心等可培養(yǎng)的因素。普通人的智力因素是大體相當?shù)模瑸槭裁磳W習、做事的效果卻差別很大,很大程度上由其所擁有的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決定的。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動機的培養(yǎng)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因而在化學教學中要經(jīng)常穿插一些中國化學史和當代的化學成就,讓他們感覺到學習不單是為我,也是為民族和國家而學。例如講石油時介紹我國石油資源豐富,穿插 “洋油”意思、王進喜的故事及為什么日本人能首先參與大慶油田的開發(fā),多方面對學生將向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在學習純堿時,介紹侯德榜先生為通過上千次試驗,創(chuàng)造了聯(lián)和氨堿法,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經(jīng)濟的控制。在教學中通過這些相關實例的講述,可激起學生求知欲的高漲,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
二、情感的培養(yǎng)
情感是開發(fā)人智力的源泉。沒有情感的發(fā)展思維就不會發(fā)展;沒有持久的熱情思維就不能深化;沒有成功感和失敗感往往不能推動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呢?首先是備課時精心準備教案,講課時注意表達的藝術性,實驗時注意語言科學性與形象性相結合。其次要正確對待“好、中、差”三類學生:對“好”的要嚴,“中”的要引,“差”的要補。特別是對待差生不但要熱情關懷還要循循善誘,具體幫助,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合力。我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素質差,以前沒有做過實驗,但經(jīng)我們分門別類耐心指導,他們的成績及實驗技能進步很快。
三、興趣的培養(yǎng)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智力發(fā)展的催化劑。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科特點,在實驗上下功夫,提高實驗的藝術性和差異性,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勵學生熱愛化學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聽課感到是一種藝術享受?;瘜W上常有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較抽象,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學生很難理解,如“電子云”。在教學中也可讓所教知識與現(xiàn)行的生產(chǎn)、生活結合起來。如講物質的穩(wěn)定性,發(fā)現(xiàn) NH4NO3結塊,就用鐵錘去砸,結果引起爆炸。講到時舉鹽類炸油條添加明礬的利與害的關系例子,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四、意志的培養(yǎng)
堅強的意志對學生會產(chǎn)生驚人的效果。因而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勇于追求,善于探索的精神。對那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同學要給予鼓勵,決不能扼殺他們的探索欲。教學中可講有關科學家為完成一個實驗或一個課題,往往需要常年如一日、克服無數(shù)挫折有的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付出血的代價。如諾貝爾研制烈性炸藥——硝化甘油的慘烈經(jīng)歷,居里夫人四年艱辛提煉終于獲得1克純鈾的過程;介紹我國著名化學家張青蓮教授致力于同位素研究、黃鳴龍潛心于有機化學的研究等著名化學家的故事,通過這些例子培養(yǎng)學生追求科學的精神和磨練意志。
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還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對膽小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大膽做實驗,不要怕失??;對領悟力強而冒失的學生要培養(yǎng)他的耐心細致的品質,可以教導他“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對于缺乏毅力的學生,應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的堅韌精神,遇到化學問題不輕易告訴他如何解答,多鼓勵、多引導,讓他在解決問題中獲得學習化學的成就感。
五、注意的培養(yǎng)
注意是學生順利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有組織好學生的注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無意注意,如課堂中的各種意外都是很好的實例。其次,要發(fā)展學生的有意注意。學習是一種緊張、艱苦和持久性的活動,學生不可能對任何知識都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發(fā)展學生的有意注意。例如講電解池兩極反應時,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抓住“陽”、“氧”有相同的諧音,這樣學生在無意注意中記住兩極發(fā)生的反應。
總之,化學教師的教學不但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為了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更要培養(yǎng)其非智力因素,促其更加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