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南非的小說家?guī)烨?,?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比較著名的有《彼得堡的主人》《國之中心》以及《鐵的時代》等十幾部作品,廣為流傳。也因此,他在文學界被大家看做是當時新南非影響最大的作家之一。1999年,庫切發(fā)表了《恥》這部轟動一時的作品,并且獲得了布克獎。庫切與戈迪默被稱為南非當代文壇的雙子星座。庫切憑借著《恥》無可爭議地一舉奪得諾貝爾文學獎。庫切用一種特殊的描述手法,敘述了50多歲的戴維·盧里——一位開普敦技術學院的教授的故事?!稅u》作品大概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階段敘述的是一位大學女學生被盧里誘奸的丑聞,第二階段是在丑聞被揭發(fā)后,盧里放棄了單位給的留校察看的機會,去了遠離城市的農村,與女兒露茜獨自生活。他不僅要學著與露茜溝通、生活,而且還要經歷和適應那種純農村的生活,比如與一些他根本看不上的人交談,或是去做一些令他很反感的事情。第三階段是令我們最為震驚的一部分,它講述的是女兒露茜遭遇3個黑人的強奸和打劫,而盧里也在這場遭遇中受傷。第四階段主要從父女兩人及周圍人對此事的態(tài)度為基礎,來表達此作品的主要思想。
庫切的《恥》是以當時南非的農村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背景進行講述的,作者發(fā)表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此為背景的。大多數的評論者有著幾乎一致的看法,庫切通過各種角度的敘述和描述,來揭露當時南非的社會關系以及生活在南非的人之間的各式各樣的問題,還有對當時南非殖民者及其子孫后代的影響所表現(xiàn)出來的憤慨與無奈?!稅u》是一篇寓意十分深刻的小說,它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道德之恥”,指的是主人公盧里誘奸女大學生之事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方面的恥辱;二是“個人之恥”,指的是盧里的女兒露茜遭人強暴劫持之事;三是“歷史之恥”,指的是這些事情發(fā)生的淵源都是在以當代農村為背景下的黑人的慫恿和庇護。小說的最后部分提到,盧里偶然在和人交談中得知,他誘奸的少女名叫梅拉妮,他心頭一顫,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恍然間他想起了當時學校處分他的時候舉行的聽審會,他瞬間明白了很多。
二
其實,庫切所刻畫的“篡越”,我們可以理解為任何一種超越了道德和社會的個人行為,這種越界在作品《恥》中處處可見,不僅體現(xiàn)在社會方面,而且體現(xiàn)在道德方面,值得我們思考。比如,盧里誘奸女大學生梅拉妮的行為,首先他超越了一般的師生關系,同時也跨越了社會習俗的界限。大學教授盧里的服務場所本該是大學講臺,在師生關系方面他處于強勢地位,而學生梅拉妮則處于弱勢,盧里在梅拉妮的飲料里加上烈酒,然后趁梅拉妮酒醉進行誘奸,這些行為都超越了師生界限。但是,主人公庫切并沒有按照道德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為。作品中盧里在第一次與梅拉妮產生關系后,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甚至他還能體會到梅拉妮隱約在做著某種配合,因此他還一度認為要正視二人的關系。但是,當盧里第一次遇到梅拉妮的男友的時候,他意識到,20歲的梅拉妮和50歲的自己是不可能在一起的,年齡以及社會背景的差距使得盧里徹底失去了信心。在小說的最后部分,他從農村回到了城市,聽大家說梅拉妮有一部戲要上演,他幾經考慮還是決定去看一下,但他看到梅拉妮男友也在現(xiàn)場,而且他發(fā)現(xiàn)了盧里,放下一句:“和你自己一類的人一邊兒呆著去吧!”這使得盧里徹底放棄了梅拉妮。
在盧里與妓女索拉婭的關系中,他也是應該意識到越界所產生的代價的。作品中描述,大學教授盧里與妓女索拉婭在每周四的下午都會在索拉婭的家里共度以解決兩人的生理問題,并且兩人之間的關系還算和諧,但是他倆之間的交談僅涉及這個方面,從未涉及個人的家庭方面。但是后來的某一天,在一家飯店就餐時,盧里偶遇了生活中的索拉婭,當時索拉婭帶著兩個孩子,從衣著和體態(tài)上可以看出她生活中的閑適與高貴。索拉婭瞬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從此,她消失在盧里的生活中。索拉婭選擇消失,是她本能的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她別無選擇。但是,此時的盧里卻不肯放手,他通過私人偵探去尋找索拉婭的行蹤,這種行為同時也體現(xiàn)著“篡越”行為。
在作品中,盧里的女兒露茜也牽扯著其中的一條重要線索,在這部分里,也呈現(xiàn)著“篡越”的含義。盧里與露茜是父女關系。當盧里被學校處分,他放棄僅有的機會回到鄉(xiāng)下投奔自己的女兒露茜時,一切都和他想象的有很大的不同,包括觀念和生活習慣方面。他希望女兒能在城里嶄露頭角,而露茜卻甘愿在農村生活,露茜有種不愿意讓父親接近的想法,因此盧里感覺遭受了巨大的恥辱。他幾次試圖帶著露茜到大城市去發(fā)展,盡力想改變露茜的生活方式。但是他越是盡力為露茜爭取機會,露茜越是不配合,甚至連和父親交流的機會都逃避,她死死地守著自己的內心,不讓父親進入,以至于盧里每次“越界”,露茜都會和他大吵一架,兩人每次都會以失敗告終。經過長時間的相處,盧里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想在一起生活,就必須要遵守規(guī)則,不能“越界”。
三
起初,盧里和露茜的矛盾只是因為“越界”而存在,但是在露茜遭受到搶劫和強奸之后使得矛盾銳化。在暴徒對露茜蹂躪之后,盧里心切地想安慰露茜,但是不管他怎么敲門,露茜都沒有答應,后來出現(xiàn)在盧里面前的是穿戴整齊,完全看不出被強暴的女兒。盧里一直鼓勵露茜去報案,但露茜卻一直拒絕,不肯將真相講出。從這部分的講述中可以看出,盧里與露茜的關系仿佛不僅僅是存在于父女這一層,而是慢慢轉變成了男女之間的問題。露茜在生活方面有自己的“越界”標準,是拒絕男性出現(xiàn)的。露茜遭遇的強暴同時也是極端殘忍的一種“越界”。在她飽受蹂躪之后,盧里一直追問事情的經過,他一再鼓勵露茜說出真相,緝拿兇手,然而,露茜卻以一句“這與你沒有關系”來結束父女之間的交談。露茜的這句話,無不體現(xiàn)著不要“越界”?!霸浇纭痹谧髌分刑幪幗允?,以盧里為中心折射著另外幾個女人:盧里和索拉婭,他先“越界”后,因索拉婭忍受不了生活中的壓力而中斷兩人的關系;盧里與梅拉妮,由于處在強勢中的盧里對梅拉妮的誘奸使其受到懲罰;盧里與露茜,盧里每次企圖“越界”對露茜多加關心和照顧,露茜總會拒絕他。露茜在遭受強暴之后很長時間都保持了沉默,她能感受到在強暴過程中兇手并不是在要求情欲上的滿足,而是在發(fā)泄一種仇恨的情緒,這個事件其實并沒有露茜想象的那樣簡單,這種仇恨不同于人與人之間的仇恨,而是關乎著整個社會與民族的仇恨。盧里要露茜報案,無非是想要緝拿兇手后得到賠償,但是,就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殖民主義在施暴后根本就不會付出代價,更不用談如何賠償了。從作品中描述的當時的情況和背景來看,露茜和周圍的人是不會看清楚的。實際上,露茜已經成為了當時南非殖民主義的替罪羊,這同時也是殖民主義進行“越界”的必經之路。從實際情況來看,當時南非的殖民主義者在這個過程中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首先,進入南非的越界殖民者在當地是相當孤單的,盧里和露茜所在的偏僻村莊,周圍都是黑人,而在村里的活動現(xiàn)場只有盧里和露茜兩個白人,這與當是的氣氛是很不搭調的。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當時的白人人數在逐漸減少,白人與經驗豐富、設備精良的當地人相比會遜色很多,他們的耕地在漸漸減少,隨之而來的是地位的下降。盧里在城里被人們奉為“老爺”“教授”之類的稱謂,然而到了農村,卻只能給當地人打下手,露茜也由一個大小姐的狀態(tài)逐步變?yōu)榱水數厝斯蛡虻氖窒?。另外,露茜為了保住在當地的地位和尊嚴,為了能留在農村,甘愿做了當地人佩特魯斯的第三任妻子。由于對女兒的關心,盧里一直懷疑是佩特魯斯在女兒的被強暴事件中做了手腳,他一直追問和央求佩特魯斯是否參與了此事,但是佩特魯斯卻對他的追問置之不理,毫不理會。盧里非常氣憤,但是也沒有辦法。他甚至感嘆,如果這是在過去的城里,說句話就能讓佩特魯斯?jié)L回老家了,但是盧里相當明白,過去是回不去了,表面不言語的佩特魯斯手里攥著他的女兒露茜。盧里放棄教授職務剛到村里的時候,一想到是給佩特魯斯打雜,就顯得十分的失落,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侮辱。實際上,《恥》這部小說的描述非常豐富,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分析和解讀。
結 語
庫切運用感人肺腑的言辭,嚴肅的思考方式描述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但是,庫切似乎也并不想闡述什么結果。庫切的《恥》是以當時南非的農村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沖突為背景進行講述的,作者發(fā)表的大多數作品都是以此為背景的。《恥》這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其寓意非常豐富,并且涉及到了當時南非殖民主義社會中人性、文明和種族等很多問題,顯示出作者對于道德與歷史深度的思考和深切的憂慮。其實,筆者更傾向于將《恥》看做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的小說,庫切用極其簡單精煉的語言,如此有穿透力的描述,講述著一個如此冰冷的故事,它顯現(xiàn)著一種集文化性、歷史性、人際關系于一體的錯綜復雜的關系。
[參考文獻]
[1] 尚必武.南非文壇的怪杰 世界文壇的奇葩——論J.M.庫切的創(chuàng)作歷程與技法[J].吉林華橋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02).
[2] 單雪梅.從馬哈斯維塔·德維的《奶娘》看后殖民語境中的寓言價值與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09).
[3] 高春雨.“起源”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J].名作欣賞,2011(09).
[4] 鄭騰川.越界的守望者——論薩特在《什么是文學》中的文化立場[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1).
[作者簡介]
王落茹(1979— ),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大學旅游學院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