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紅霞
【摘要】當前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手段不斷更新,尤其是一些精心雕琢的公開課,容量大、亮點多、節(jié)奏快、追求新異。就閱讀教學的現狀看,變味的閱讀教學依然頑固地表現在我們的課堂上。主要是學生潛心讀書的時間少,閱讀不充分,閱讀收獲也甚少,閱讀能力提高不大。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而閱讀正是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途徑。
【關鍵詞】課外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那么,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訓練呢?
一、用好教材,拓寬閱讀領域
在教學中既要著眼于課內又要適時地向課外延伸。在學生學習教材時,有意識地拓寬其視野,從文章的背景、作者等相關方面作渲染,使學生學完課文有“意猶未盡”的感受,產生課外閱讀的愿望。比如:在學習《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時,從講主人公法布爾的童年趣事導入,既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又激起了學生探究法布爾的濃厚興趣,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昆蟲記》作為課外讀物。
二、精選讀物,激發(fā)閱讀興趣
我們要讓學生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教會學生一種閱讀的本領。
1.認真推薦學生合適的讀物
低年級學生著重閱讀故事書和科幻小說等,側重培養(yǎng)想象能力,可選擇推薦寓言故事、短篇童話、兒歌、童謠和古詩類書籍;中年級學生著重閱讀少兒故事和科技常識等,側重培養(yǎng)感知理解能力,可選擇故事類、想象世界、寫作起步類書籍;高年級學生著重閱讀比較通俗的古今中外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等,側重培養(yǎng)鑒賞評價能力,可選擇中外名著、科幻、動物世界等書籍。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點到面,既有階段性,又保持連貫性,在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的同時,又能逐漸鍛煉和養(yǎng)成自學的能力。
2.引導選擇貼近生活的書籍
向小學生推薦讀物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使學生走近生活,增強與時共進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比如說可以推薦小學生訂閱《探索地理》、《快樂童話》等,以及各種科幻小說、童話故事、傳記、名人勵志故事、百科全書、英雄人物故事等。
3.鼓勵精讀經典名著
激勵學生廣泛涉獵課外讀物,尤其多讀名家名作,經典書籍。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優(yōu)秀書籍,不但能提高閱讀能力,拓寬視野,而且能豐富積累自己的語言,提高寫作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
三、指導方法,促進有效閱讀
教師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如掌握朗讀、默讀、選讀和精讀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讀書,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調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注,逐漸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同時,可以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做到讀寫結合。讀書筆記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低年級以摘抄型為主;中年級以提綱型和模仿為主,可寫簡單的讀后感;高年級以感想型為主,鼓勵創(chuàng)造型寫作,當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就會促進有效閱讀。
四、注重交流,開展多種活動
1.課外閱讀成果交流活動。
首先,舉行各種學生喜歡的讀書活動。如:講故事比賽、古詩詞(兒歌)朗誦會、即興作文比賽、智力問答、成語接龍等,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所汲取的知識說出來,寫出來,展示出來,使一次次豐富多彩的活動轉化為一股股催動學生讀書的動力,在這其中讓學生不斷體會到閱讀帶來的甘甜。
2.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以后,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這種興趣,同時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的反饋信息,學校可開展評選“書香班級” “書香家庭” “讀書小使者” 等一系列的讀書競賽活動,同時建立博客圈、讀書論壇等,鼓勵學生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讀書收獲,閱讀成果在網上展示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在學校的宣傳欄、教室的黑板報、墻報中,設“采蜜本”“ 知識角”等欄目,以利于學生交流學習。
五、營造氛圍,養(yǎng)成自讀習慣
1.學校建立圖書室,班級建立圖書架,鼓勵學生廣泛借閱。學校既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文化氛圍,又要給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教師要注意適當地減少書面練習作業(yè),增加閱讀作業(yè),為學生課外大量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
2.教師示范朗讀,感染學生自主閱讀。例如:晨誦課,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有關書籍的精彩段落,把孩子們帶入一個或有趣,或奇特,或驚險,或令人感動、或懸念百出的世界里,正當他們聽得津津有味時,教師卻戛然而止,告訴孩子:“欲知后事,請自讀原文。”這樣讓學生帶著好奇心主動閱讀,效果恐怕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3.倡議親子共讀,共享讀書樂趣。學校開設家長學校,講解親子共讀的意義,轉變教育理念。學??上蛎總€家庭每位家長發(fā)出親子共讀的倡議,建議家長參與孩子的讀書生活,樹立讀書榜樣,這樣更利于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六、讀寫綜合,提高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學習是認識生活、參與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每月利用一至二節(jié)語文課開展一個專題性的讀寫活動,形成讀寫一體的綜合語文實踐活動。(1)選定主題。主題應具有吸引力、教育性、實踐性和可操作性。(2)制定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制定讀寫訓練目標,保證活動富有實效。(3)過程有序。圍繞目標,科學設計融合聽說讀寫(以讀寫為重點)的綜合語言實踐活動過程。
總之,課外拓展閱讀能有效地彌補課本選文面窄量小不足,在擴大學生閱讀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意義重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拓展閱讀視野,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領略到教材中不曾見到的豐富多彩的世界。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取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喚起學生的樂讀情趣,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閱讀”的信念。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