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 李海宗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項目教學法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選取“項目”來創(chuàng)設“情景”,通過“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開展學習,通過完成“項目任務”來達到“意義建構”。這種教學方法尤其適用于學生水平參差、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專業(yè)實踐性、應用性比較強的中西點心專業(yè)課教學;并對實施好項目教學法進行了反思與展望。
項目教學法關鍵能力中西點心專業(yè)課主體性一、項目教學法在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必要性
1.項目教學法
20世紀80年代德國職業(yè)教育領域興起了一場學習領域里的改革,出現了行為導向教學法。行為導向教學法是以職業(yè)活動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人的發(fā)展為本位)的教學方法,是全面的和學生積極參與的教學。所謂行動導向,是指“由師生共同確定的行動產品來引導教學組織過程,學生通過主動和全面的學習,達到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統(tǒng)一”(瑪雅,1989)?!靶袆訉颉苯虒W法主要包括“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法”、“引導課文法” 、“模擬教學法”等方法,項目教學法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項目教學法,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職業(yè)教育中,項目本身是以生產一件產品或提供一項服務為目的的任務。
2.項目教學法在職業(yè)教育專業(yè)課教學中的必要性
實施項目教學應該滿足下面的條件:(1)該工作過程可用于學習一定的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2)能將某一教學課題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結合在一起;(3)與企業(yè)實際生產過程或現實的商業(yè)經營活動有直接的關系;(4)學生有獨立進行計劃工作的機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可以自行組織、安排自己的學習行為;(5)有明確而具體的成果展示(6)學生自己克服、處理在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7)具有一定的難度,不僅是已有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且還要求學生運用新學習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8)學習結束時,師生共同評價項目工作成果和工作學習方法。
雖然以往我們每次實習課結束后也都有產品,但是從教學方法上看:教學仍停留在“跟我學,跟我做”的傳統(tǒng)被動式教學法中,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教學組織和內容上看:課堂教學仍機械地停留在“一課一內容”或“一課一技能”的膚淺教學組織上,與實際職業(yè)崗位要求脫節(jié);教學內容過于呆板、刻套 ,遠離現實工作世界,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在一種模擬實際工作崗位的教學情境中,圍繞一個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的解決而展開學習,這就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遠離工作世界的弊端,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學生的厭學情緒和畏難情緒。
二、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最早由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诮嬛髁x的教學法要求,在學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應起幫助者角色,利用情景、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有效地達到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項目教學法,重點強調的是對人的關鍵能力的培養(yǎng)。所謂關鍵能力,是指從事任何職業(yè)都需要的、適應不斷變換和飛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所需要的一種綜合職業(yè)能力,包括專業(yè)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同時項目教學法能更早地讓學生接觸到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運用已有的知識共同解決它,這對職業(yè)學校的學生來說很有針對性。因而筆者認為在中西點心專業(yè)課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關鍵能力,確保學生零距離就業(yè)的有效途徑。
三、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法的基本特點
1.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和職業(yè)工作任務緊密聯(lián)系
在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活動中,教學項目往往是從現實生活和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中開發(fā)出來的,教學內容突破了傳統(tǒng)的學科界限,是以項目為核心,按照工作過程邏輯建構教學內容。這有效地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遠離工作世界的弊端。例如,水調坯制品中的小籠是一個非常重要又非常難掌握的一個產品,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十分有用的一個產品,筆者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籠制作競賽項目,模仿的就是各賓館、飯店點心房經常開展的技能比武模式。
2.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為核心
在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圍繞一個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的解決而展開學習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chuàng)造實踐活動,通過典型的職業(yè)工作任務,學生可以概括性地了解他所學的職業(yè)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么,還可以了解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整個工作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夠在一個整體性的工作情景中認識到他們自己能夠勝任有價值的工作。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研究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協(xié)作和互助能力、交際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得到提高。
3.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
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活動中采用較多的是工作小組的學習方式,這不僅有益于學生特長的發(fā)揮,而且有助于每個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的形成,讓學生體會到作為學習主體的尊嚴,體驗到個人與集體共同成長的快樂。同時,項目教學要求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當已有知識不足,為了完成項目活動,學生會主動學習有關知識,學習方法由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向主動、探究、應用性的學習方式轉變。
4.教學組織過程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
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法沒有特定的結構或一成不變的教案, 它是一個復雜但靈活的框架,幫助師生進行互動教與學,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經常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臨時調整,因此它要求教師有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應變能力。教師在項目教學中的地位與其從事傳統(tǒng)教學時不大一樣,教師在決定教學活動和任務的形式和內容時有很大的自主權,但這種自主不是教師對自己興趣的自主而是根據學生的各種不同條件而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活動的自主。當教師成功地實施項目方法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極大的激發(fā),自覺地學習并高質量地完成項目作業(yè)。
四、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法的應用案例
1.項目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
通過多種模式和渠道,如教師向學生介紹自己在企業(yè)實訓的過程和體會;開展點心專業(yè)的畢業(yè)生與在校生座談會;邀請行業(yè)的知名人士向學生介紹行業(yè)現狀和用工要求;組織學生到食品企業(yè)、點心房等進行參觀等,引發(fā)學生對專業(yè)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索欲,引導學生進入“情景”。
2.師生共同討論,確定“項目”
“項目”是項目教學法的前提,也是項目教學法成敗的關鍵,因此在設計項目時教師要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該項目內容是否來自現實生活或典型職業(yè)工作任務?(2)該項目能否讓學生感興趣?(3)該項目是否能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技能?(4)項目活動能否幫助學生完成新知識和技能的自主學習?(5)如何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加強溝通與合作?(6)該項目是否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7)該項目活動是否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
比如說,在學習糯米粉制品的制作時,教師先在理論課上簡單介紹糯米粉的成分、特性及糯米粉坯的調制工藝,同時在實習課上演示一個產品的制作——南瓜餅,隨后教師提出思考題:是不是只有南瓜漿能和糯米粉調和在一起做出產品,其它原料是否也可以呢?我們能制作南瓜餅,是否也能做出冬瓜餅、西瓜餅呢?問題一出便引發(fā)同學們激烈的討論與思考,于是教師適時設計了這樣一項任務:以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添加一種或多種其它原料制作糯米粉制品。由于學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已被很好地激發(fā)了出來,因此大家對這一項目任務的興趣非常濃厚,在第二堂實習課上每個小組都準備了各種不同的原料來試制。
3.學生分組,協(xié)商制定項目工作計劃
(1)以互補的形式進行分組
項目提出后,筆者根據學生的動手能力、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性格特點、性別差異等,以互補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成員為5~6人,并設立一位“項目經理”,負責本組的學習討論、分工及落實項目任務的實施。
(2)小組協(xié)商制定項目工作計劃
小組成員之間會進行頻繁交流,自由討論,有時甚至會出現激烈的爭辯,此時老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個性。在此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與他人打交道、如何解決矛盾,掌握傾聽、訴說和談判的技巧,培養(yǎng)了交際交往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主動地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工作任務中。
4.小組協(xié)作,實施項目工作計劃
(1)進行調查,收集各種相關資料
在制定好項目工作計劃后,給學生時間進行資料收集。在此過程中,除了學生已有的書籍、資料外,老師提供一些相關書籍和資料供學生查閱,同時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查找所需的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學到的知識遠遠超出課本上的內容,學生的視野也進一步開闊。
(2)分析資料,小組討論
學生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到的大量資料,是雜亂無章的,此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先對資料進行整理和篩選,并以小組討論、交流互助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來,并最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及時關注各工作小組的討論進程,如果討論中出現明顯的錯誤時,教師應及時提醒。但有時學生仍會堅持自己的思路,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見,并對此問題多加關注,以便對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
(3)小組協(xié)作,進行產品試制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知識應用、技能鍛煉,理論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過程。此時,實習工場已經成為一家家飯店的點心房,學生們在此扮演了不同的崗位角色,并親身感受不同角色的崗位要求和內涵,經歷做事與做人的真實體驗。
5.檢查、評價項目完成情況
對項目完成情況的檢查和評價其實是貫穿在項目實施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在評價標準上教師應堅持客觀開放、鼓勵創(chuàng)新,如資料選擇是否全面、可靠、實用,計劃是否嚴密、完整,解決方法的設計是否合理、有創(chuàng)新等;在評價方式上采用自我評價、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必要時可請行業(yè)的專家直接參與評價。
6.各組展示交流項目任務的成果
這可謂是項目活動中的高潮事件,各組將試制成功的產品做出來交流展示,學生在此過程中滿足了自我表現、自我實現的需求。教師則幫助他們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方式,有目的地將此項目活動的成果展示、分享給全班,甚至全校。
五、中西點心專業(yè)課項目教學法的反思與展望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中西點心專業(yè)課教學開展項目教學法還需要注意和解決一些問題:
1. 教師面臨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
(1)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專業(yè)理論知識,并且還要熟悉職業(yè)實踐
了解企業(yè)的實際工作過程,具有職業(yè)經驗,才能從整體聯(lián)系的視角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職業(yè)工作任務作為具有教育價值的項目。
(2)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具有跨學科和團隊合作能力
教師不僅要嫻熟本學科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還要了解相鄰學科、相關學科及跨學科的知識與技能,且具有團隊合作的能力,從個體的工作方式走向合作。
(3)項目教學法要求教師具有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能力
教師課前熟悉項目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并準備好項目開展過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有關知識;注意與其它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協(xié)調;介紹項目內容要講究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討論的熱情。
2.目前還沒有合適的項目教學教材
由于現行的教材基本根據學科知識系統(tǒng)進行編寫,內容是為教師的教而設計的,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實施項目教學法時,不能夠完全按照教材一章一節(jié)地講授。因此需要開發(fā)圖文并茂,理論聯(lián)系實踐,淺顯易懂,設置一系列任務的,適宜項目教學的教材或講議。
參考文獻:
[1]盧正芝.學會參與:主體性教育模式研究[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
[2]韋鈺.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冢汉D铣霭嫔?,2001.
[4]徐涵.項目教學的理論基礎、基本特征及對教師的要求[J].職教論壇,2007,(06):9-12.
[5]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現代職業(yè)教育教學叢書之二以實踐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第二冊)[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