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瑾
摘 要:青少年學生大多屬于學習成績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有待進步的“雙有生”,探討了如何通過教育把學生變成品行好、技能高的社會有用之才。
關鍵詞:教師;教育;學生
一、持之以恒地加強師德建設工作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因為他們肩負著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對一個家庭、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興衰存亡、榮辱沉浮有密切的關系。所以說,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職責,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修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在當今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下,教師應經(jīng)得起物質(zhì)的誘惑,耐得住清貧寂寞,堅定信念,寧靜致遠。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牢記黨的囑托,俯首甘為孺子牛,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教好書、育好人、做好事,為黨和人民培育出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還應“求實”,“求”就是設法得到,根據(jù)實際,求學真知;“實”就是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務實育人,說實話辦實事。教育者就是博學求知,真才實學、知識淵博、業(yè)務精實、以人為本、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實實在在地教學,授以學生做人的道理、成事知識和創(chuàng)業(yè)的真諦。學者立志修身、修煉品德、務實求學,實實在在地學,學到真知。教育者應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視,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展現(xiàn)時代風采為宗旨,通過開展“百部愛國主義影片進校園”“百首紅歌進校園”“百首愛國詩詞誦讀”活動,發(fā)揮省情教育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省情教育為切入點,突出時代主旋律,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校園經(jīng)典誦讀書聲瑯瑯,紅色曲目弦歌不輟。以班級為單位,扎實開展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三、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
學校根據(jù)學生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第二課堂、技能競賽及文體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健康志趣。每位教師的育人機制自成特色,教書和育人是教師的天職,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富有民族特色的技能競賽及文體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yè)觀。豐富多彩的活動的開展,不僅密切了師生關系,增加了師生感情,拉近了學校與家庭的距離,還使教師的育人工作更有針對性,育人效果也更加顯著。
(作者單位 青海省平安縣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