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力 周南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領大學生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是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為關鍵的課題。本文從理論、方式方法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途徑進行了探析。
【關鍵詞】中國夢 思想政治教育 宣傳教育 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之努力。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對于“中國夢”的理解和領悟關乎國家前途命運。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領大學生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為關鍵的課題。
筆者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中國夢”宣傳教育,就是要在以往方式方法基礎上,將繼承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以“中國夢”的歷史底蘊和時代內涵為核心,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相融合。
一、將“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標及教育體系,從根本上保證“中國夢”為大學生所認知
“中國夢”從理論層面上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組成部分。因此,對“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必然是以理論教育的方式來進行。表現(xiàn)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就是要按照“中國夢”的內涵要求調整教育目標和體系,對原有教育思路進一步深化與拓展,從根本上保證“中國夢”為大學生所認知。
一是要時刻謹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樹人,始終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牢固占領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體系之中。二是要把“中國夢”教育作為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引導大學生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三是要把“中國夢”所要求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滲透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內容之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專業(yè)課及各類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強化民族精神教育,并以時代精神指引大學生適應社會快速發(fā)展。最后,要將《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內容,引導大學生自覺遵守基本道德規(guī)范,自覺履行責任、義務,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為實現(xiàn)“中國夢”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
二、將“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從方式方法上確保 “中國夢”為大學生所認同
“中國夢”作為一種時代性理想信念,需要以輿論、宣傳等引導方式,使之深入人心。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緊貼學生實際需求開展工作,以得到學生認同。
(一)注重教學相長,使“中國夢”概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主要是灌輸式教學,灌輸是必要的,正如列寧所言:“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钡珡呐嘤鐣髁x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來看,僅靠灌輸是不夠的,要通過互動方式增強理論說服力和吸引力,最大限度擴大以“中國夢”為核心的認知共識,把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奮斗的理念內化為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念,外化為學生實踐的行為目標。
(二)注重實踐體驗,強化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同。一是要建立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效機制,把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劃扎實開展。二是要重視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實踐,“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本身就是一本良好的社會實踐教材。他們從家庭中接受傳統(tǒng),在學習中感受發(fā)展,在交往中理解社會?!痹诖髮W生自身感受和判斷的基礎上給予引導,將“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幫助學生總結經(jīng)驗、明確目標。
(三)切實解決問題,引導大學生對“中國夢”形成主觀能動認知。理想信念是一種價值觀體現(xiàn),要讓大學生認同“中國夢”,就必須重視那些學生最關心、最重視、最能影響其切身利益的問題。就業(yè)問題、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問題是當前高校中對學生切身利益最具影響力的問題。要把“中國夢”宣傳教育融入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之中。在高度重視和切實解決學生實際問題的同時,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中國夢”的內涵,強化他們的愛國之心、強國之愿、報國之志。
三、將“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從保障措施上確?!爸袊鴫簟睘榇髮W生所接受
“中國夢”體現(xiàn)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中國夢”宣傳教育過程中,需要多方面要素的配合與支撐。這些要素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然面對和積極利用的外部客觀存在。
(一)要有強有力的理論支撐。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必須針對時代特點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探索大學生思想成長規(guī)律。當前最緊迫的課題有兩個:一是研究“中國夢”的深刻內涵,使其更與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相融合;二是研究“中國夢”的實現(xiàn)途徑,使其從理論形態(tài)轉化為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指導實踐。
(二)要有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校園文化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重要資源和平臺,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要為“中國夢”宣傳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首先要以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精神實質來統(tǒng)領校園文化建設,同時不斷創(chuàng)新人文素質教育載體、行為文化載體、校園人文環(huán)境載體和網(wǎng)絡文化載體,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目標均要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培育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列寧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47.
[2]王占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研究.東北師大學報,2009(05).
[3]邵明英.改革開放 30 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探索.中國電力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