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標
【摘要】體育課程改革與體育教學改革同屬于體育改革范疇,它涉及到體育課程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等方面課程領域的改革。誠然,體育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體育教學改革的前導與關鍵。隨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新課程給課堂、體育教師和學生所帶來的變化令人喜悅。然而,我們體育教師在明確課程改革積極意義的同時,更關鍵的是要關注課程改革的慎重性。
【關鍵詞】課程改革 慎重性 可行性 突破性
一、一疑惑一提倡
1.明確了運動技能淡化≠逐漸淘汰,那究竟如何實施又如何評價呢?——疑惑一。在體育課程轟轟烈烈的改革中,對傳統(tǒng)體育課程的設置提出的異議是最多的:單純追求競技運動技能的教學,過分強調運用技能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成人化,不但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同時,課程的改革也強調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淡化競技運動技能教學。隨之,一些教學中具體操作性的問題引起了實踐中的困惑,“淡化競技運動,樹立健康第一”似乎成了真理。于是在對新事物的實踐探索中,很多一線教師由認為以后競技運動項目不重要了,進而擴展成為以后教競技技能沒有用了。在此關鍵時候,專家慎重提出:淡化技能教學,并不是聽之任之。左右搖擺的一線教師,在教學中有些棘手了。筆者通過實踐思考著:明確運動技能淡化≠逐漸淘汰是前提,關鍵還是要發(fā)揮新課程新理念的指揮棒作用——為一線的教師提供具有參考意義的實施方法。
2.驀然回首后的領悟——新課程的性質不能不要運動技能。(1)技能教學的合理定位。新課程并沒有全盤否定技能教學,我們應該給技能教學一個合理定位:不過分追求運動技能傳授得系統(tǒng)和完整,不苛求技術的細節(jié);降低競技運動項目的難度和強度,簡化其規(guī)則與標準,使它適合中小學學生的實際需要;著實抓好運動技能的學習,提高運動技能的實踐和應用能力,達到體能的增強、技能的掌握和行為態(tài)度的改變,不丟掉體育的“本”。(2)體育課程要設置競技體育項目,注意做好教學的三個面 ——提倡一。要實現(xiàn)學生身、心、社的發(fā)展,我們要明確技能作為體育活動的載體,在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中運動技能教學實是少不了,也少不得。在課改精神的指導下,我們一線教師要做好課程的設計者、新理念的創(chuàng)導者、新教育的開拓者。在此時的技能教學下,我們應該探討的是如何更合理地進行技能教學。程改革實驗以來,我國學校體育教學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素質教育的倡導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理念的引領下,我們一線教師應積極進行改革實踐。經過一系列的體育教學改革,我們實現(xiàn)了促進學生健康是體育教師的共識,實現(xiàn)了主體學習方式逐漸成為主流;重視地方性和時尚性學習內容的不斷開拓,重視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和對舊教材的改革……然而,在我們不斷總結成功的同時,是否細心地發(fā)現(xiàn)素質教育提倡的一個亮點元素未能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大膽的突破: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即貼近生活的體育娛樂內容與體育在生活中的融合。
2.拓展貼近生活的體育娛樂內容,推進體育生活化——提倡二。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所倡導的“健康第一”的終身體育觀,應包括“平安終身”的理念。我們應運用已學運動技能開展貼近生活、應用于生活的拓展性體育課程,以培養(yǎng)學生應對生活中隨時可能發(fā)生的危險事件的能力。(1)要重視加強全面的身體素質系統(tǒng)練習。凡是外來危險突襲時,總是體弱者難逃傷害。1)鍛煉全面的身體素質、強健的體魄,是抗拒外來襲擊的身體條件。比如跑得快、游得遠、堅持得久…… 2)良好的靈敏、協(xié)調的素質能化險為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當快速蹦跑時,若突然失去重心,有良好訓練的人打一個滾,緩沖掉身上的動能,即可化險為夷。因此,我們提倡體育課上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游戲,鍛煉學生的靈敏素質。3)加強技巧運動中的各種倒立、滾翻運動以及單杠上的回環(huán)和雙杠上的滾翻等非直立狀態(tài)下的動作技能訓練,來鍛煉方位感。(2)要開設專業(yè)運動技能,以備不時之需。所謂“專業(yè)運動技能”,并非日常所理解的專項技能,它是指特殊情況下特殊的自我保護技能。如水中的運動技能,能自救;如四肢的攀爬技能訓練。其實,我們回頭思考,無論是爬杠、爬繩、攀懸還是越障,都是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存技能。
三、結語
課改至今,已初步形成了我們體育界一個全新課程模型。但凡新事物的產生、新觀點的形成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更何況體育課程的改革關系到我們全新的體育教學改革和全人類的素質教育改革,所以我們應該力求科學性和課程的完整性。在系統(tǒng)的新體育教育體系形成之際,我們的“默然回首”為的是以后的不再回首。所以,我們在明確課程改革積極意義的同時,更關鍵的是要關注課程改革的慎重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