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露
摘要:本文通過構建口語交際情境,注重實際生活對口語交際的促進作用,合理評價有助于口語交際訓練等,系統(tǒng)地論述了在農村小學中如何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關鍵詞: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訓練
現(xiàn)階段我國農村小學生在聽、說、讀、寫諸能力中,最差的要數(shù)“說”的能力。與城里的學生相比,農村學生見識較少,語言環(huán)境較差,口語交際能力相對薄弱。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怎樣提高口語交際課堂質量顯得力不從心,課堂上不是教師簡單帶過,就是學生沉默不語,使得許多農村小學生缺乏說話的能力,常常發(fā)生含糊不清、吞吞吐吐、顛三倒四、詞不達意的問題。有的學生缺乏說話的勇氣,他們的注意力無法集中,思維跟不上說話的節(jié)奏,又由于害羞、緊張等心理往往不敢說話;有的學生缺乏說話的技巧,與人交流時往往沒有重點,漫無目的。怎樣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對農村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廣大教研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進行有效的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訓練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構建口語交際情境
教學大綱指出:要在課內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構建情境是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形成一種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能讓學生從感受、體驗形象中感覺到像是在課間玩耍嬉戲那樣無拘無束,暢所欲言。要做到這點,教師首先要選好話題,所選的話題要能打動學生心靈,才讓他們樂意開口說話。如自我介紹,說說“我最愛聽的一句話”,我最喜歡的人生妙語,我的家庭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即興演講對抗賽也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如在討論“零花錢怎么花”時,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及所見所聞暢談感受,對有的同學“過度的物質享受,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而言,有害無益”的觀點深情贊同,對班級中有些同學講究物質享受,互相攀比的現(xiàn)象進行引導教育,這樣既提高了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利用實物構建情境
針對小學生智能發(fā)展未成熟、觀察事物不細致的特點,讓他們學會觀察非常重要。利用實物展示的直觀形象,可以便于學生觀察,快速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口語交際的興趣和熱情。比如第五冊語文課本的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學?!?,教師可以將學校的教學樓、學生宿舍、運動場、正在就餐的學生們、綠化帶等真實生活的圖片給學生展示,利用圖片的直觀感覺,使每個學生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教師還可利用相機進行引導,給學生分成“學校風景”“學校師生”“校園活動”“學校建筑”等討論小組,學生可以選擇進入自己喜歡的話題小組中,通過每組留一人,其他組員串組交流的方式使學生置身于口語交際的情境之中,提高口語交際訓練效果。
(二)通過表演構建情境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只有將內容賦予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比如S版第十冊語文課文中的口語交際“介紹一種動物”。教師讓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挑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在組內介紹,要介紹這種動物的外貌體態(tài)、生活習性和生存環(huán)境。小動物對于農村學生來說非常熟悉,又是在小組內展開的,所以大家說得滔滔不絕。時機成熟后,教師相機讓學生在全班介紹,可以在介紹時模仿動物的聲音,也可以戴上自制的動物面具。這樣,一個個活靈活現(xiàn)的小動物就出現(xiàn)在課堂上,學生講自己熟悉的東西時,顯得如此胸有成竹。表演使學生在感到輕松愉悅的同時,還能夠漸漸地深入到口語交際訓練情境中,這既符合學生的認識程度和能力發(fā)展特點,又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和語言態(tài)度。
二、注重實際生活對口語交際的促進作用
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教師只是憑借課堂是遠遠不夠的,要將訓練延伸到課堂之外,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積極運用。因此,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組織各種形式的課外活動,主動為學生搭建口語交際平臺,通過構建生活情趣濃郁和富有時代氣息的語境,讓學生翱翔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大舞臺”中,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我設計讓學生與本校一位不認識的同學交朋友,把自己介紹給這位同學,即向陌生的人“介紹我自己”,包括自己的年齡、家庭成員、住址、興趣愛好、特長、學習等情況。通過這樣一種具有生活特質的說話實踐,我發(fā)現(xiàn)學生口語能力在不斷提高,他們真正學會了怎樣在生活中交際。再如S版語文第六冊和口語交際“有趣的發(fā)現(xiàn)”:當我們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時,一定會有許多有趣的發(fā)現(xiàn),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是怎樣發(fā)現(xiàn)的?學生回去后留心觀察,結果讓人意想不到:“我發(fā)現(xiàn)蜻蜓把卵產在水中”“小魚死了,身子漂在水面上”“下雨前,螞蟻會忙著搬家”“大熱天,知了會在樹上不停地叫”“小烏龜冬天很少動”。
三、合理的評價激勵有助于口語交際訓練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用肯定和表揚的語氣來尊重學生,激勵他們有上進的動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就要結合教學過程,加強對學生的聽說訓練。例如,在語文課堂上,可把講讀課文和說話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先進行詞語搭配訓練,然后練習用詞語說一句完整的話,再結合課文內容說一段話,進而再引導學生把話說具體、說形象、說生動。這樣逐步增加難度,學生不但能夠接受,而且興趣倍增、效果良好。如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的口語交際“電話留言”,讓學生在時間緊、事情急的情況下,給對方電話留言或發(fā)手機信息,把自己要說的話跟別人分享,即使學生講得條理不清晰,只要他們有說的欲望和勇氣,教師應該用耐心來尊重和鼓勵他們,不能隨便打斷他們的思路。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微小進步的眼睛,并及時給與他們肯定,而不要動不動就用“不準確”“不規(guī)范”等否定他們的用詞,發(fā)現(xiàn)他們某個詞用得不恰當時,給機會或提醒他們換個新詞再說。小學生處于練習口語的初級階段,語無倫次或詞不達意是難免的,這時就更需要教師的耐心關懷和細心呵護了。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是一門所有人都應該掌握的語言技巧,短時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尋找口語交際訓練的契合點,聚沙成塔的點滴訓練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生活就是口語交際的內容,口語交際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在教學中,只要我們有心、留心、用心,就能為農村小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的廣闊天地。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