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孫貴平
【摘要】 本文根據目前全媒體的發(fā)展趨勢,分析報紙,電臺,電視臺的不同特點,認為網絡是全媒體的核心,而電臺的特點使其在全媒體發(fā)展中有獨特優(yōu)勢,并且結合實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 全媒體 網絡 電臺
引言
廣播電臺是以聲音傳播為主的,從最早的短波到中波,都是調幅的模式,后來立體聲采用的是調頻模式。在目前中國廣播電臺還是以模擬音頻傳輸為主,采用調頻和調幅的模式,但是技術發(fā)展已經進入數(shù)字音頻時代,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采用數(shù)字的調制模式,可以兼容問題和圖片,視頻的傳輸,這一技術發(fā)展給廣播帶來新的機遇。同時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也使視頻,音頻可以借助網絡的傳輸起到廣播的作用。這樣電臺的發(fā)展模式開始趨向于全媒體的發(fā)展方向。以下就是探討中國廣播電臺全媒體建設的系統(tǒng)構架問題。
一.全媒體的含義
全媒體到底意味著什么呢?從內容上看,全媒體包括的是電臺,電視臺,報紙的所有內容,新聞,娛樂,教育,體育,財經,生活,法律等各個方面,幾乎無所不包。形式上,過去報紙主要是問題和圖片,電臺是聲音,電視臺是圖像以及伴音,全媒體則是匯集了文字,圖片,聲音,圖像這些在一起了。從傳輸來看,報紙已經是印刷發(fā)行,廣播電臺是調頻,調幅發(fā)射,電視是甚高頻,超高頻的調制發(fā)射和有線傳輸。全媒體在不僅支持原有的模式,還可以支持網絡和互通,就是報紙的版面可以給電視,手機和計算機網絡,電臺的節(jié)目可以給電視,手機和計算機網絡,電視也是同樣可以提供給手機和網絡。當然也包括互相引用,如報紙在網絡可能會采用電視的圖像,電臺的聲音;電臺在轉播體育比賽時也會參考電視的圖像來解說;電視中目前的報評就是結合了報紙,有些熱點評論,就是電臺的節(jié)目的照搬。所以全媒體是意味著包容了目前的所有的媒體信息,模式和傳輸,可以支持到這些媒體模式。
另一方面,過去不同媒體模式需要各自的記者去采訪,回來加工編排再審核,發(fā)布。比如報紙主要是文字和攝影。電臺時錄音,電視是錄音和錄像,手機和網絡廣播可以使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這樣采訪同樣的內容就需要不同的媒介來完成,其中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復的。而另一方面,報紙是文字和圖片,沒有聲音和圖像生動;電臺和電視臺等偏向聲音和視頻,不能向文字一樣全面的報道,受到時間段的限制,在最短時間內把最有用的信息報道出來,很多背景信息等就不能過多報道,而報紙和雜志可以用一個版面來報道所有的資料。所以各種媒體都有自身的特點和不足,很難全面的反映信息。全媒體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將所有信息提供給讀者和觀眾,由讀者,觀眾自己選擇需要的內容。
因此全媒體是信息資料的全面結合和有效利用,是資源效率的最大發(fā)揮。
二.全媒體的不同媒體特點
目前全媒體已經成為發(fā)展的趨勢,很多報紙都有自己的網站,推廣電子報紙,估計很快就會淘汰紙質印刷的模式。在內容上除了文字以外,圖片也包括了視頻模式,可以點擊觀看所報道的事件的相關的視頻,有圖像和聲音了。美國時代周刊雜志的網站,其中信息就有問題,圖片和視頻,支持的模式有手機,平板電腦,網絡和信息電視模式等等.當然報紙主要還是以文字為主,包括的信息容量由背景,歷史,評論等等,還是以報紙的特點來報道的,但是已經可以從網絡,手機上來看這些報紙,通過登錄用戶管理來收取費用,通過技術的提高節(jié)省了印刷紙張的原始材料的消耗,不僅是技術提高而且也是有利于生態(tài)保護。
對于電視臺來說,其網絡電視已經成為目前的主要趨勢。電視中的節(jié)目也是有腳本和文案工作的,包括節(jié)目宣傳的文字資料,如節(jié)目介紹,觀眾反映等等,所以其網絡化也是結合了文字和圖片一起,當然電視的主體是視頻節(jié)目,所以最終使連接播放和播放過的節(jié)目,希望觀眾來點播和觀看的。通過文字,圖片的介紹,點評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的。而且電視在接收時只能選擇一個頻道,而在網頁可以將當日最新的各個頻道的節(jié)目匯集起來,中國網絡電視、美國CNN電視臺的網頁就是新聞在上面,下面還有體育,財經等相關內容,這就比電視接收提供了更直觀,更靈活,更方便的瀏覽和選擇模式。
電臺目前也在趨向于網絡和手機的方式,如鳳凰網有電臺的鏈接,可以網頁收聽;上海電臺有頻率可以提供給手機收聽。電臺主要以聲音為主,配以圖片,文字說明節(jié)目的類型,節(jié)目主持人的資料以及相關的資料,有時有一些視頻來配合,如訪談的視頻等。電臺的節(jié)目除了廣播以外,就是結合網頁形式提供給手機網絡和因特網絡。如圖1,2,3,4。電臺的節(jié)目中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結合更多的聽眾參與,聽眾不僅是電話熱線可以進入而且可以網絡文字評論,因為電話熱線受到線路限制,而論壇的評論就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
此外,各種媒體之間雖然各有偏重,但信息重復程度很高,電臺,電視臺播報的很多就是報紙,雜志的文字稿,而文字版中的圖片也有來自視頻的。有些專業(yè)媒體就是包含了報紙,電臺和電視臺的,如BBC英國廣播公司就是有電臺和電視臺的,這樣整合這些媒體融合為一體也是全媒體發(fā)展的一個趨勢,上海廣播電視臺的看看新聞網就是組合各種媒體在一起的一個實例。
三. 網絡成為全媒體的核心
全媒體中心的內容來源有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其載體形式也不一樣。過去文字圖片是紙張的,需要采集到電腦中,現(xiàn)在基本都是文件模式了,有文本文件和圖片文件。有專門的排版軟件,都是在電腦操作,也很方便鏈接到網站上,提供給手機訪問和因特網訪問。但是傳統(tǒng)電臺,電視臺的音頻,視頻信號是使用音頻,視頻線纜傳輸?shù)?,從信號源頭到制作,傳輸和發(fā)射,這就造成在各種媒體中使用的技術手段不同。
但是,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電臺,電視臺播出都開始使用文件服務器和工作站,將事先制作好的節(jié)目存放在硬盤中,然后自動控制播出,這樣也是基于文件模式,依靠網絡來傳輸文件了。同時,網絡作為一種傳輸?shù)墓ぞ撸W絡電纜的帶寬也不斷提升,已經可以支持到千兆網絡,因此也有使用網線進行音頻和視頻的信號傳輸了,當然這個不是網絡的協(xié)議模式。如音頻的調音臺,很多都已經采用網線模式,將音頻信號調制后通過網線傳輸,如圖5。在通話矩陣中,CLEARCOM,TELEX以及ARTIST都使用水晶接頭來傳輸通話音頻和控制,TELEX,CLEARCON 是RJ11的6芯,ARTIST是采用CAT5的接口,是RJ45的接口。許多音頻設備都可以通過網線來連接,并且在一個線纜中傳輸幾路到幾十路,甚至上百路的音頻信號。在視頻信號中,有些VGA信號也可以通過變換成為網線來傳輸?shù)哪J?,目前經常使用的就是將VGA信號轉成網線模式,進行長距離傳輸(VGA電纜無法長距離傳輸),在顯示端再解調回VGA接口。模擬視頻的帶寬和屏蔽要求也是網線所可以滿足的,在監(jiān)控攝像機使用時已經廣泛使用網線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模擬同軸視頻電纜來傳輸視頻信號了。
從網線的發(fā)展來看,從10M到100M,1000M的網絡發(fā)展將網線從使用其中4根線到8根線。就是百兆,千兆還有連接法的不同,因為8根線是4根高速,4根低速的,有568A,568B的不同,千兆可以支持到155MB/S,標清數(shù)字視頻是270MB/S,可以看到技術上網線技術發(fā)展支持到視頻是有可能的,而且目前電視是720*576的分辨率,而有些時候如網絡的視頻窗口分辨率要遠遠小于電視的分辨率。因此,網線傳輸各種信號是完全可能的。
以上可以看出,全媒體模式中網線和網絡模式是可以在目前和今后支持到各種媒體模式的,并且可以整體的兼容,從文件到信號模式,這也是全媒體的一個特點,就是以網絡為核心。
四. 電臺全媒體的優(yōu)勢
全媒體的模式在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網站都可以發(fā)展,電臺的全媒體模式的優(yōu)勢是有電臺的特點,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使用的廣泛性決定的。首先,文字和聲音都是用別人的眼在觀看,然后用文字和語言描述給讀者和觀眾。電視畫面主要用鏡頭來說話,畫面加上語音。所以電臺的聲音是可以結合好文字和畫面的描述的最佳手段。其次,文字類的報紙和雜志只需要很少的帶寬,而且對音頻,視頻使用的很少;而電視畫面中視頻需要太多的帶寬,因為電視畫面必須是電視標準的分辨率,那么同時觀看就有問題。電臺的視頻可以是小分辨率的,是輔助的手段,為主的聲音所需要的帶寬不是很小,更適合網絡傳輸,手機傳輸和電話模式。這個技術的限制,使目前階段電臺在全媒體的模式下更有優(yōu)勢。再有在駕駛汽車時不能看報紙和電視,但是可以收聽廣播,偶爾看瞄一下屏幕,這是電臺的模式。電臺可以支持的不僅是報紙,雜志能使用的因特網,手機網,如CMMB,也可以提供給電視使用的有線電視,數(shù)字電視中目前就有電臺信號,可以收聽廣播,更可以支持基于無線WIFI的電話模式,以及DAB廣播,在數(shù)字廣播標準中可以加入一些圖片和視頻,利用數(shù)字特性來傳輸和接收,并且可以基于DAB發(fā)展為DMB。這些都是電視臺目前所欠缺的方面,而電臺在這些方面具有的特的優(yōu)勢。最后,電臺的視頻畫面基本上是幾個主持人,觀眾是電波傳輸另一端的聽眾,不是電視有大型的群眾參與節(jié)目,因此畫面一般是中景和近景。這對于手機,平板電腦,平板電視,數(shù)字收音機,WIFI電話來說,這些接收的屏幕都很小,對于很大的場景來說,在這樣小的屏幕,即使平板設備也只有7寸的屏幕,是很難看清畫面的。電視的大場景往往需要重新制作來適應這些需求。比如,電視轉播足球比賽會有大全景,包含整個場地,看到球從球門區(qū)開出飛向半場,播音解說也是根據畫面來的,而電臺報道時播報是隨著足球和球員在運動,是近景的描寫,這樣的畫面更適合小畫面的顯示,因此電臺的播音,配合畫面更適合小畫面的顯示。以上這些原因使電臺的全媒體比電視臺更有優(yōu)勢,這就是目前全媒體以電臺為主的原因。圖6是基于WIFI的可視電話;圖7,8是無線汽車收聽收看裝置。
五. 河北人民廣播電臺全媒體中心簡介
筆者曾經作為項目負責設計參與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的全媒體系統(tǒng)項目,該項目目前是完成了初步的構架,就是播音演播廳,文字及媒體工作區(qū),正在結合廣播網,將視頻結合到廣播網中。該項目設計的原則就是要整合為全媒體的模式,鑒于目前傳統(tǒng)電臺的調頻,調幅收聽已經日益萎縮,而DAB還沒有完全興起,先基于網絡的通路將文字--播音的文字稿,新聞稿,音頻素材,視頻素材各種素材結合一起,覆蓋各種媒體的模式,再在廣播和網絡的基礎上,支持到手機,DAB,WIFI電話,有線電視等模式,使用編碼設備,同時編碼多種格式的硬件設備,支持到這些方式。這樣完成發(fā)布的覆蓋全媒體模式。在設計上,播音間是考慮電臺的特點,既要符合需求又要考慮經濟因素,沒有照搬電視臺演播系統(tǒng)模式,而是以電臺的拍攝模式,以一體化的切換臺和攝像機主成簡易系統(tǒng),就設置在播音的外間控制室內,這是以實用為主兼顧經濟的選擇,見圖11,12,13。同樣以經濟實用的原則,在網絡上是以百兆的文字,瀏覽網絡,千兆的工作網絡。電臺的全媒體不是投入很昂貴的設備和網絡投資,如果不能實際使用發(fā)揮效用,那么5年后這些設備和網絡投入硬件就會損耗掉,折舊為零了,所以設計是要根據實用來考慮的。而且網絡技術是不斷發(fā)展的,其投入資金是要考慮實用的,是按照5年內的需求選擇,因為5年后的千兆的網絡硬件將會大幅降低,而目前百兆,千兆結合是符合使用需求的。全系統(tǒng)的網絡分為內網和外網,每個工作位都有兩個網絡連接口,分別連接內網,外網,內網中文字辦公組成一個網絡,音頻視頻的制作組成一個網絡,在需要制作的工作位置有另外的千兆網絡,總體形成了三層網絡的構架。通過文稿節(jié)目管理軟件系統(tǒng)可以將三層網絡有效的進行管理,整合節(jié)目的文字,音頻,視頻素材在一起,在DAB上節(jié)目信息和節(jié)目是必須具備的,圖片視頻是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的,圖9是DAB收音機。在播音間已經有播出控制的軟件來排單播出,將采集,制作的工作站安裝文稿系統(tǒng),結合音頻,視頻素材管理和排版,審核以及播出管理,成為整個節(jié)目的從源頭到播出的全系統(tǒng)的全方位的整體化的全媒體的管理,當然這需要選擇與播出系統(tǒng)能搞銜接的,更方便的結合采訪,錄制和制作的軟件系統(tǒng),圖10是河北電臺全媒體設計的媒體工作區(qū)。在系統(tǒng)設計上,除了原始信號的播音間以外,基本采用網線來構成網絡和視頻,音頻傳輸,比如,播音間視頻信號送到采集工作站,編碼后通過內部網絡傳輸給制作和多媒體顯示設備,不是基帶的音頻,視頻信號的傳輸。傳統(tǒng)的做法可以采用音頻,視頻的矩陣和多畫面分割,或者調制為內部有線電視的多個頻率來傳輸多路信號,而考慮到全媒體的特點和技術的發(fā)展,使用計算機多媒體顯示裝置,通過多路VGA輸出卡萊支持多個屏幕。多媒體顯示設備可以支持多屏顯示,顯示的可以是因特網的內容,直播的編碼傳輸過來的視頻信號,也可以從素材庫中播放文件,在工作區(qū)的媒體墻上的屏幕上就可以切換觀看這些信號。但是目前河北電臺全媒體中心的信號還沒有能夠到除網站以外的媒體,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全媒體的成效顯現(xiàn)出來。
六. 結論
全媒體的發(fā)展已經成為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網站的共識,但是由于技術發(fā)展的限制,媒體的特點,以及應用的需求,目前而言以電臺為主的全媒體模式更加適合現(xiàn)在的發(fā)展,電臺多媒體發(fā)展,具有媒體的整體性,技術的優(yōu)越性,應用的綜合性的特點,發(fā)揮電臺的優(yōu)勢,可以將全媒體發(fā)展推向一個新的臺階,將傳播的發(fā)展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B&P
參考文獻
[1] 邵勇,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廣播的變化與思考,廣播與電視技術,2012.39卷11期
[2] 汪建強,開展全媒體業(yè)務的思考,現(xiàn)代電視技術,2013,1月,第139期
[3] 曹祎遐;打造“全方位整合” 迎接“全媒體時代”;新聞大學,2012年第4期
[4] 郜書鍇;全媒體時代我國報業(yè)的數(shù)字化轉型;浙江大學網絡出版,2010年 10期
[5] 趙云龍;“全媒體時代”受眾需求特點及其傳播對策探析;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