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雙語教學已在世界各國展開。在我國,雙語教學不僅指漢語和外語,還包括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在我國新疆地區(qū)高校推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模式有著必然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能更好地提高雙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疆地區(qū);雙語教學;必然性;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35-0088-02
一、雙語和雙語教學
根據(jù)《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的解釋,“雙語”可以理解為“掌握并使用兩種語言的人”,用英語單詞“bilingual”來表示。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qū)存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族,這些民族的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運用本族語或者對方民族的語言或者中介語盡情交流?!半p語教學”或者說“雙語教育”被定義為“指在學校里運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知識性科目”用“bilingual education”來表示,其有不同的類型:“A學校里使用不同于家里所用的語言,又是稱沉浸式強化訓練教學。B學童上學之初使用家里所用的語言,而后漸漸轉(zhuǎn)為部分科目采用學校語言對他們進行教學,而其它科目則采用家里所用語言,有時稱之為維持性雙語教學。C學生上學之初部分或完全使用母語,后一階段轉(zhuǎn)換到只使用學校語言,這種情況有時成為過渡性雙語教學。D學校語言為標準方言而學生母語為另一方言時,則稱雙方言教學。”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同世界各國交流的日益加深,漢語同其它語族語系的語言日益碰觸,許多學校和教育機構開始教授英語、日語、法語、德語等語言。2001年教育部頒發(fā)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若干建議》中強調(diào):“為適應經(jīng)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革命的挑戰(zhàn),本科教學要創(chuàng)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yè)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yè),以及為適應我國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yè),需要先行一步,為力爭三年內(nèi)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睂τ陔p語教育,我國有著特殊的情況,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56個民族使用著80多種語言,“大雜居、小聚居”民族政策的推行使我國的雙語教學側(cè)重于漢語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并且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就是在維吾爾語地區(qū)進行的,是民族語言和通用語之間的和諧共處,這也同我國推廣普通話的政策相協(xié)調(diào)。
二、實施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的必然性
在新疆地區(qū)高校推廣漢語、進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活動,能夠促使維吾爾語使用人掌握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關系的培養(yǎng)。可以說,當前在新疆地區(qū)高校實施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必要性,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有利于少數(shù)民族學習并掌握漢語
隨著我國國力的提升以及各種國家間文化交流的開展,漢語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全世界的一些名牌大學都開設了漢語選修課程,孔子學院的建立也為推廣漢語提供了有效途徑,漢語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對于國內(nèi)來講,漢語作為全國各民族的民族共同語,是各個民族之間進行交流的有效語言。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學習和掌握漢語,能夠為學習、工作和生活創(chuàng)造便利。因此,在高校中進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能夠使學生從容不迫和有成效地開展活動,為自己的將來創(chuàng)造條件。可以說,實施雙語教學是學習漢語的有效途徑。
2.尊重少數(shù)民族和及其語言和文化的重要途徑
1955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學術會議,確定了把漢民族共同語成為普通話并向全國大力推廣的政策。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推廣普通話并不是消滅該地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而是要消除它們之間的隔閡,以利于社會交際??梢哉f,進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既是尊重少數(shù)民族和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做法,也有利于推廣普通話、推廣漢語知識。
3.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教育的需要
我國教育的發(fā)展從沿海至內(nèi)陸存在著不同層次的差距,特別是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之間所出現(xiàn)的教育差距同語言間不無關系。在高校進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能夠使維吾爾語的使用者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漢語,接受過高等教育的維吾爾語使用者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后能夠為當?shù)氐慕逃龀鲐暙I,直接或間接地促進當?shù)亟逃陌l(fā)展。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展少數(shù)民族教育,縮小各民族之間的教育差距,就需要大力推廣漢語,而實行漢語教學則是很好的選擇。
三、新疆高校實施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的問題和對策
1.問題
在高校實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可以仿照我國高校進行雙語教學的模式,即保持型雙語教學模式,可以對剛進學校的以維吾爾語為母語的學生中實行維吾爾語教學,然后逐漸地使用漢語進行部分高校課程的教學,其它課程仍采用維吾爾語教學。但是,在我國的高校教學中進行維吾爾語和漢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
(1)教師方面。新疆地區(qū)高校積極實行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的首要因素是要提高高校教師的師資水平。一名合格的雙語教師,要能夠精通維吾爾語和漢語,在精通本專業(yè)的學科理論的同時,還要具有較高的、扎實的外語水平。但是從目前的教學實際來看,我國高校精通維吾爾語和漢語的教師少之又少。進行雙語教學的教師中,精通漢語的教師對維吾爾語不能熟練掌握,授課時無法以維吾爾語使用者的理解方式去講課;而精通維吾爾語的專業(yè)教師則對漢語掌握不精,無法在授課時穿插漢語教學,對漢語的專業(yè)知識較為欠缺。
(2)學生方面。學生作為雙語教學的授課對象,對本族語之外的外語掌握情況也是影響雙語教學的重要因素之一。實行維吾爾語和漢語的雙語教學跟學生的語言能力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例如,以維吾爾語為母語的學生在閱讀漢語教材時速度較慢,理解漢語教師的表達也存在著困難。這樣的語言因素是雙語教學面臨的極大挑戰(zhàn)。
2.措施
提高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效果,需要采用措施,讓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收到更顯著的效果。
(1)學校方面。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能否順利開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學校不僅要重視這項工作,還要增加經(jīng)費支持,完善教學評估機制。在實施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過程中,學校要積極對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查評估,目的是對教學模式和效果進行研究,從而加強對雙語教學效果的監(jiān)控。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增加經(jīng)費投入,為師資培訓、引進教材等提供專項經(jīng)費。為了更好地調(diào)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在教學津貼、科研獎勵上也要有一定的傾向政策。
(2)教師方面。教師是教學實踐的引導者,為了增強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效果,必須要有一支專業(yè)知識過硬的復合型師資隊伍。為了提高專業(yè)技能和科研能力,學校要定期對雙語教師進行專業(yè)的教師培訓,同時還可以選派其中比較優(yōu)秀的教師到專業(yè)領域進行研修。
(3)學生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認識,把雙語教學作為一種內(nèi)心的自覺需求。對于雙語教學,有些學生很不理解,往往是以“被學習者”的身份加入到學習之中,這就造成學習效率低下、厭惡學習等狀況出現(xiàn)。因此,學校要在開設維吾爾語和漢語雙語教學課程前,向?qū)W生明確該課程開設的目的和要求,積極引導他們?nèi)ソ邮苓@一課程。在授課過程中,教師也要做到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去積極調(diào)整教學策略,以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伊始便適應雙語教學的實際。
參考文獻:
[1]施敏穎.關于在高校中實施雙語教學的幾點看法[J].嘉興學院學報,2002,(Z1).
[2]李濟,李俠.高校雙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4).
[3]蘇德.多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成曉毅.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模式初探[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