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素玲
小學語文教學無非就是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兩部分組成,即語與文的教學,解決好語言運用與表達的關系。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作文教學,都要注重張揚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踐,筆者就從這兩方面談談自己的探索和體會。
一、張揚作文教學
1.作文是一種表達,一種交流,是學生精神生活的反映
作文是創(chuàng)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一種寫作體驗,作文是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個人的“史記”。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說真話、抒真理,把作文當作學做人的一種歷練。在強調真實的同時,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表達、個性化表達,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如:有這樣一堂廣告課使人頗受啟發(fā)。課前,教師先布置學生搜集廣告詞,充分做好準備。上課開始教師先讓學生說廣告,以后組織評廣告,最后寫廣告。這一堂課學生非常投入,真正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個性興趣。
2.作文是作者內心積淀的自然凸現(xiàn),是現(xiàn)實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交流感情的方式
作文的本質屬性決定了作文的主體是學生。作文教學中必須確立“自己寫,寫自己,自己改,改自己”的主體意識。寫作“作為一種自覺的精神生產(chǎn)活動”,它的寫作主體是駕馭整個寫作活動的角色,從對客觀世界的選擇,到謀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無一不凸現(xiàn)寫作主體的個性與創(chuàng)造。葉圣陶先生曾指出:“作文命題及讀物選擇,須認定作文者、讀文者為學生,即須以學生為本位也?!币詫W生為本就要沖破傳統(tǒng)作文教學思想的束縛,打開套在學生脖子上的條條枷鎖,還其作文的真面目。葉圣陶先生還指出:“訓練寫作的人只須平心靜氣的問自己:(一)平時對于學生訓練是不是適應他們當前所有的積蓄,不但不阻遏他們,并且多方誘導他們,使他們盡量拿出來?(二)平時給他們做的題目是不是切近他們的見聞、理解、思想等等?總而言之,是不是切近他們的生活?(三)學生對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作為非常自然的不做不快的事,而不認為是教師硬要他們去做的無謂之舉?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便可知道寫作教學的成績不好,其咎不盡在學生,訓練者實在應該負大部分的責任?!彼晕覀冋Z文教師一定要及時地轉變觀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這不僅是張揚學生個性,也是張揚教師個性的體現(xiàn)。
二、張揚閱讀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古語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新課標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不應以教師的繁瑣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閱讀教學的第一任務是讀,“以讀代講,讀中感悟”是閱讀教學之根本。語言文字的感悟,就是朗讀的感悟。學生只有從語言文字中觸摸到作者情感的脈搏,才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琴弦。
1.閱讀教學是寫作的基礎,要張揚學生個性,才能寫出有個性、不雷同的好文章
在閱讀的教學中,要使學生通過字、詞、句、篇的理解,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樣選擇、組織材料,怎樣確定中心,怎樣寫出通順的語句等。能靈活運用閱讀教學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加強學生事先在家的預習,勾劃出課后問題,抄下自己最喜歡的詞句、段,第二天利用課外活動展開“朗讀比賽”,讓學生互評互比,從比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從中也感受到朗讀的旋律和樂趣。在閱讀教學中我還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注意摘錄名言警句、優(yōu)美句段、自然科學知識等,寫出文章的要點或故事梗概,寫出對事物的看法或由此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評價文中的人物和事物的美和丑、善和惡、真和偽,在閱讀中受到某種啟發(fā),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寫周記。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重視學習文章的結構,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各類文體的基本模式,對有借鑒價值的經(jīng)驗材料讓學生按一定模式練習。同時,啟發(fā)學生抓住文章脈絡,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寫作材料的方法。
2.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xiàn)學生主體的地位;“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思想、感悟和疑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去議,答案讓他們去找、去辯,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閱讀教學模式要弘揚主體精神,提高語文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21世紀的教育是國際間的競爭,說到底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的競爭,而培養(yǎng)人才是教育的主要職能。
三、張揚個性教學,即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的探討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學習,轉變?yōu)橹鲃拥奶骄繉W習,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其根本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要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我國語文課程中的閱讀課所承擔的任務,與美國的閱讀課以及俄羅斯的文學課有很大區(qū)別。因為在他們的課程設置中,兒童語言學習任務主要落實在“表達課”或“語言課”上,“閱讀課”或“文學課”雖然也學習語言,但其主要職能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我國小學語文課程中的“閱讀課”實質上是“閱讀課”和“語言課”的綜合。其確切名稱應該是“語文課”。因為我們的閱讀課側重于“閱讀理解”,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語文課程中語言學習特別是“表達”任務的落空。我們的語文課程效率不高,九年義務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許多學生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沒有過關,和我國語文課程設置以閱讀課來代替語文課,并且對閱讀課功能的片面認識有著密切的因果聯(lián)系。
素質教育則是對受教育者實行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基礎上的個性化教育,它和新課程改革應是一致的,是以創(chuàng)新教育為核心的。所以,教改要少一些墨守成規(guī),多一些不拘一格的個性化精神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