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勤
摘 要: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如果保有高度的學習探究興趣,因興趣而提高課堂注意力,就會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如果善于運用淵博的知識,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欲望,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促使學生愛上語文課,以善變的鼓勵語言提高學生的探究信心,用對教材的深入解讀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的興趣一直關(guān)注課堂學習,使學生的注意力因為興趣而持續(xù)高漲,那么語文教學效果會更加顯著。
關(guān)鍵詞:興趣;注意力;課堂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此,當學生對課堂懷有極大興趣的時候,他又怎會不集中注意力來聽課呢?而學生注意力的集中與否,與教師的課堂授課、調(diào)控是密不可分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善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就可以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在語文課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做知識淵博的師者,給學生以博學的榜樣
我們常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一名教師,所需要的知識更是需要常用常新,只有當教師能如活水般源源不斷地給學生提供出多方面知識的時候,學生對教師會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敬仰心理,自然是“尊其師,而信其道”。而教師豐富的課外知識,又是對教材的二次補充,在一篇課文的教學中就可以給學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這樣的課堂定會心存期許。教師給學生以學識淵博的師者風范,讓學生對你肅然起敬,對你的教學充滿好奇,在這種心理驅(qū)使下,注意力會跟隨教師而動,何愁學生不聽課呢?正如萊辛所言:“好奇的目光常??梢钥吹奖人M吹降臇|西更多?!?/p>
筆者在執(zhí)教五年級上冊納蘭性德的《長相思》的時候,在學生交流納蘭的資料后,提到學生熟知的《紅樓夢》的成書與納蘭之間的淵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再如,學習五年級語文上冊《釣魚的啟示》時,在學生感知了課文的中心思想后,我給學生講自己了解到的類似的感人的、給人生活啟迪的故事。不論是我拓展詩詞的課外資料還是穿插講述的感人故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學生那一雙雙驚奇的發(fā)光的眼神中,我分明看到了“興趣”二字。教師給學生以博學的榜樣,學生心底自會升騰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課堂的注意力隨之提高,課堂效果不言而喻。
二、貼近學生的生活,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學生
語文教材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發(fā)揮空間,每一個單元精心編排的課文,文質(zhì)兼美,每一篇課文都能給學生以有益的啟迪。但是,怎樣讓學生對課文的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呢?教學中,我時常會用學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現(xiàn)象調(diào)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課堂教學效果自然就凸顯出來了。在學習四年級上冊《秦兵馬俑》時,我在課文的研讀中提到學生比較喜歡看的電視劇《神話》,學生沒有想到我會提到他們愛看的電視劇,會心地笑了,同時,對課文的印象也深了。再如,學習五年級上冊《童年的發(fā)現(xiàn)》一課時,我問學生:“你們做過這樣的夢嗎?睡著睡著忽然蹬了一下腿,就醒了?”沒等我問完,學生爭先恐后地搶答“有!有!”來不及起立回答問題的接著搶答“有時候不是蹬了一下腿,有時候好像從高處掉下去,然后就醒了……”學生的興致高昂,注意力因為興趣而高度集中,課堂教學效果顯著。
恰如“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當教師用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當學生帶著興趣來聽課的時候,何愁注意力不集中呢?何愁課堂教學效果不高效呢?
三、多樣的鼓勵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語文課堂教學中,面對接受程度參差不齊的學生,如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帶著興趣走進文本,感悟文本,調(diào)動起課堂注意力,提高教學效果呢?在平日的教學中,我運用多樣的鼓勵語言,給學生架起自信的橋梁,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使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
教學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即使某些學生回答問題的發(fā)言離題很遠,我依然先予以肯定,再幫助他把思路找回來。如,教學五年級下冊《橋》的時候,學生在感悟老漢的精神境界的時候,有一個男生說道:“老師,我認為老漢把他的兒子揪出來不讓他的兒子跟著隊伍逃生,這樣做是不對的,難道他的兒子先跑了就不行嗎?求生是人的本能?!蔽覍@樣的解讀先予以肯定,我肯定學生這樣想很有個人的見解,懂得求生是人的本能,沒有錯。但是同學們想過沒有,正是因為老漢和他的兒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村民,才有了全村人的逃生,老漢是舍小義顧大局,他和他的兒子正是黨員的真實寫照。
類似的課例在語文教學中常有發(fā)生。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時,我會贊賞地說:“你的發(fā)言充分說明你在仔細體會課文內(nèi)容,理解能力很強。”有時我會對學生說:“不敢發(fā)言的你今天的發(fā)言挑戰(zhàn)了自己,你很棒?!蔽乙矔Ρ唤衅饋韰s支支吾吾一句話說不出來的學生說:“沒關(guān)系的,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錯了很正常,如果你們一下子都說對了,老師就不用上班了?!卑霂д{(diào)侃的語言使學生緊張的心情放松下來。如果有的學生即使被鼓勵依然無話可說的時候,我會輕輕地告訴他,沒有關(guān)系,老師相信你心里有想法就是緊張沒辦法說出來,坐下等一會想好了再說。
課堂中,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鼓勵著他們走近文本,融入課堂,學生的探究興趣被激發(fā),課堂注意力的集中促使課堂教學效果突出,達到預設(shè)目的。
四、深入解讀教材,使學生學有所得
課堂教學是依托文本的教學,我們常說“教師對文本的挖掘有多深,才能引領(lǐng)學生走多遠”。的確如此,只有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的解讀,充分利用好教材這一學本,才能真正地使學生學會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升語文素養(yǎng),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學生對語文充滿興趣的時候,課堂的注意力自會高度集中,教學效果自會體現(xiàn)出來。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題材的文本,在備課環(huán)節(jié),要進行細致的準備,熟悉文本,了解文本作者的相關(guān)資料,感受作者的情感、寫作背景等因素。這些因素都會在課堂中成為激發(fā)學生注意力的興趣點,促使學生深入體會文本,學有所獲。
例如,在筆者執(zhí)教語文六年級語文上冊《山中訪友》一文時,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那種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嫻靜心情,那種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我面對在理解上稍顯淺表的學生,給他們舉例說:“同學們,其實作者這樣的情感體驗,你們也有,比如說有時候你在經(jīng)歷了一些事情后,很想躺在床上聽著音樂閉目凝思,或者很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呆一會,什么也不去想,就在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享受安靜?!蔽铱吹綄W生的眼睛亮了起來,我的解讀觸到了他們的內(nèi)心感受。學生這時才對課文所呈現(xiàn)的情感有了具象的體驗。緊接著的探究學習輕松了起來,學生的興趣來了,注意力也提高了,學習效果也提高了。
再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老人與海鷗》時,除了感悟文中老人與海鷗感人的故事外,我特意查閱了許多關(guān)于海鷗老人的資料,課堂上呈現(xiàn)給學生。教學中,我的順學而導使很多女生流出了淚水,男生中連平時很調(diào)皮的也都低著頭,臉上的神色沉重。這時,我及時把學生從這樣的沉重氛圍中拉回來,感悟文本情感因素,體會寫法特點,學生的理解很深。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很高,注意力一直很集中,思緒一直跟隨教師的引導而探究。這不正是因為解讀得深入,才使得學生的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的注意力才這樣集中嗎?
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起來,學生不會感到課堂枯燥乏味,會帶著興趣學語文、用語文,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教師良好的文化底蘊可以觸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深刻感受;教師親切多變的課堂語言會激勵學生對語文的探究興趣;教師旁征博引的深入解讀會促使學生愛上語文課。學生有了這份對語文學習的熱愛,課堂教學效果自會不斷攀升。
(作者單位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青山區(qū)哈達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