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銘生
最近一則關于“最會喝水的家庭”的新聞頗讓公眾有點羨慕嫉妒恨,說是北京有一對研究水質的夫婦已經(jīng)20年不喝自來水。然而讓人始料不及的是,清澈的瓶裝水也未必純凈,或許也隱藏著諸多不為公眾所知的骯臟“秘密”,如“瓶裝水水質標準不如自來水”、“測菌仍然按照前蘇聯(lián)標準”等。由此看來,瓶裝水標準不如自來水,農(nóng)夫山泉不是孤例,可能是這個行業(yè)的“通病”?!疤烊凰?、“山泉水”、“礦物質水”……未必都好于自來水,這些迷人眼的名詞或是一些企業(yè)炒作和糊弄消費者的概念。
不管是自來水還是天然的、山泉的、礦物質的水,水質都關乎人的生命與健康,不應該因為名稱的不同、價格的不同而水質有別。不管是中國人或外國人,水都是生命之源,不應該區(qū)分什么地標、企標,而應該有統(tǒng)一的國標甚至世標。
瓶裝水標準真的不如自來水?瓶裝水為何缺乏統(tǒng)一的國標?雀巢、統(tǒng)一、可口可樂、康師傅等知名企業(yè)對此諱莫如深,均表示自己的生產(chǎn)標準是“企業(yè)秘密”;即便權威專家也是欲言又止、語焉不詳,詭稱“這很復雜,幾句話說不清”。雖然我們不能僅憑“瓶裝水國標不及自來水”,就臆斷“瓶裝水品質不如自來水”,但是“說不清”的“企業(yè)秘密”背后,公眾的知情權如何安放?公眾的生命健康如何保障?奶可以不喝,要喝可以買進口奶;水不能不喝,要喝也買不起進口水。
近幾年流行向國外“移民潮”,代辦移民手續(xù)的廣告到處都是,為啥要移民?很多人的答案是:外國水好,沒有重金屬;空氣好,沒有霧霾;奶好,沒有三聚氰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當環(huán)境惡劣危及生命健康與幸福感時,移民或許也是一種選項。然而能有這個選項的僅是少數(shù)人,而且移民的理由也過于無奈和悲愴。
那么多部門為何管不好一袋奶、一瓶水?這一聲詰問太沉重,也過于讓人費解。建設“美麗中國”、實現(xiàn)“中國夢”,不妨從為公眾提供放心奶、放心水開始,這更為實在和實惠,也更受公眾的期盼和歡迎。
(摘自《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