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鵬琇
摘 要:學困生存在于學校的大部分班級,他們是一群“特殊”的群體,敏感、厭學、易自卑需要教師同家長共同配合對其進行正確引導、教育。
關鍵詞:尊重;信任;幫助;學困生
學困生是指在品德、行為、學習等各方面比其他學生落后的學生,每個班級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學困生。這些學生自尊心強,但也很自卑,令教師、家長頭痛。若教育不當則會產(chǎn)生自暴自棄、孤僻,跟教師對著干,厭學、逃學的現(xiàn)象。因此,認真分析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積極做好轉(zhuǎn)化工作很重要。
一、多找優(yōu)點,培養(yǎng)信心
學困生普遍存在著嚴重的自卑心理。自認為處處不如別人。作為一名教師,就是要善于消除學困生落后自卑的心理,通過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激勵他們。幫助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增強學習信心。
二、體驗成功的快樂
學困生的學習成績一般,都較差,往往有問題不敢問,教師提問更不敢大膽回答,很難建立自信心。因此,要給學困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使其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例如,平時的作業(yè)設計,要因人而異,合理分層。在課堂上多提問一些較易回答的問題,讓學生回答。答得正確時,投去欣賞的目光,并給予表揚,答不上來時,想方設法誘導他們回答,這樣學困生會在不斷的成功激勵中增強自信心。
三、尊重學困生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學困生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壓制,他們更需要教師去尊重。如,他們犯了錯誤,教師不能在全班學生面前諷刺挖苦,可在課下找其談心,幫助他們分析犯錯原因,使其真正認識到錯誤,并改正錯誤。
四、關心、呵護學困生
學困生是一群弱勢群體,一般人對學困生比較冷漠。教師更應該多去關心呵護他們,有空時常去過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用熱心和誠心去感化他們。
五、與家長溝通,做好家訪
轉(zhuǎn)化學困生,需要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教師要經(jīng)常家訪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進行溝通。了解學困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及各方面表現(xiàn),和家長共同教育好他們。
總之,“學困生”的轉(zhuǎn)化工作是一項艱難、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不斷開拓探索,不斷完善提高。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大華鎮(zhèn)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