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是朱熹的《觀書有感》。是啊,這首詩對于英語教學也同樣適用,我們應該使充滿教學新理念的課堂處于一種“常新”的狀態(tài),不斷引入“活水”,做到“因材施教,活學活用”。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活起來呢?
一、耳朵要“活”起來
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認為:“語言的學習純粹只是一個聽覺系統(tǒng)的問題,語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去學的,讓學生用眼睛盯著教科書上的鉛字來學外語,這種方法無法真正掌握一門外語?!痹S多學英語的人,在學了幾年之后,都會有這樣的感慨:他們能在題海中做十分高難的類型題,卻難以在口語交際上應對自如。而語言是用來交際的,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兒童對英語感興趣的階段。所以說,聽說訓練是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鑒于此,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至關重要。首先要有一雙“聽”的耳朵,只有聽得準,發(fā)音才能達到標準。在聽話和說話之間的訓練,必須要先聽好,才能說得好。我們應該讓小學生認真聽純正的英語發(fā)音,通過這些可以為提高口語交際質(zhì)量打下基礎;通過大環(huán)境,讓學生耳濡目染的浸入到心里面,真正達到聽得準的要求,聽說是一個循環(huán)往復的過程,我們不能把二者分開。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多聽還可以獲得迅速而管用的溫習與強化,聽得越多,記憶也就越多,積累也就越多,學起來也就越輕松,身臨其境的學習英語,加大了口語交際的空間,提高了英語的使用率,而且多聽錄音,聽得準確,說的也就到位了。
二、眼睛要“活”起來
用英語自如的交際,詞匯的積累尤為重要。那么,如何讓枯燥的單詞教學變得生動有效呢?我用的是活用卡片:提倡“活用”,用“閃卡”的形式向?qū)W生呈現(xiàn)單詞。如,數(shù)字一課中,我把數(shù)字1到10寫到卡片上,用一秒一張的速度來閃示卡片,當相應的詞匯在學生的大腦中被強調(diào)的時候,注意力得到了提高,也增強了整個大腦的記憶,學生也得到了快速反應的鍛煉,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其中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也特別受學生的歡迎。
讓孩子學會學習,培養(yǎng)自主學習,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中習得語言。我們應該采取多種策略,對教材進行有效整合,“靈活”使用教材,把知識點放到各種情景中,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呈現(xiàn)新的語言。教學過程不能如白開水一般無滋無味,英語教學也必須遵循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裟妨炙够J為:“情緒的力量往往構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的最有意義的因素”。根據(jù)小學生生機勃勃的精神狀態(tài),制造出一些能刺激小學生感官的動態(tài)畫面,就會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點。利用圖片、幻燈片等電教手段的展示,使語言得功能在以上的手段中得以充分體現(xiàn),學生會對語言的理解更為深刻。
三、身體也要“活”起來
英語教學要求我們多創(chuàng)設一些教學“動力”。小學生的注意力已達到相當水平,但小學生的無意注意已成熟,他們的認知還常常依賴于無意注意,我們應該設置一些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就是“TPR”教學(Todal Physical Response),也就是“全身動作反應法”。這種方法通過對各種指令反應中自然習得語言,節(jié)奏和動作能刺激大腦皮層,激活記憶,讓學生唱學結合,讓他們在聽聽、唱唱、學學、做做中,輕松地理解知識點,這種方法倡導把語言和動作行為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肢體語言來表達信息。還可以讓學生多聽英語兒歌、律動等。除了讓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語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之外,又拓展了詞匯量,讓孩子更好地去理解語言。還可根據(jù)小學生愛唱愛跳、樂于模仿的特點,讓孩子即興表演。在課堂中我把零散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放在一節(jié)主題課上,比如關于動物單詞的講解。在新授過后,讓學生以一首小兒歌來復述這些單詞:“小貓cat喵喵喵,小狗dog汪汪汪,小雞chick嘰嘰嘰,小兔rabbit跳跳跳?!蓖瑫r鼓勵學生去創(chuàng)新,學生有這樣編的:“太陽sun 當空照,花兒flower 都開了,大樹tree招手笑,小草grass 長大了?!庇眠@樣的兒歌讓學生學習單詞,念起來朗朗上口,又方便記憶,真是一舉兩得。
讓學生從聽說做起,把感官充分調(diào)動起來,勤用耳,勤用眼,勤用嘴,做到多聽、多練、多說,讓學生沉浸在英語氛圍中,讓興趣和自信成就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