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玲
課堂語言包括口語、書面語和態(tài)勢語。語言表現(xiàn)形式的藝術(shù)性,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學語言是一種藝術(shù),它隨時都在向人們綻放它的光芒,展現(xiàn)它的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應是親切、充滿情趣、具有真情的有聲語言,和自然得體富有啟發(fā)性的態(tài)勢語言。
一、親切、情趣、真情的有聲語言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用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和適當?shù)那榫橙ヒ龑W生,點燃他們的好奇之火,打開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因此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實際體驗,讓學生在愉快學習中,理解、接受和消化新的知識。
1.課堂教學語言要有親切之感。和學生平等的交流能夠求得心靈上的回應。教《趕?!芬晃臅r,我是這樣和學生交流的:“同學們,你們看到過海嗎?聽到過有關(guān)海的故事嗎?回憶一下你們在電影、電視、書刊報紙中看到的海的形象,列舉一些詞句來形容它的情狀”(放手讓學生說),我也說一點自己的感受:“海,無邊無際,遼闊壯美,到海邊去捉螃蟹、捉大蝦、撿貝殼等,更是其樂無窮。作家楊謙的《趕海》,著力描寫了作者小時候和伙伴捉螃蟹、俘虜大蝦,一個個場景引人入勝。讓我們一起認真閱讀,仔細體味。”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平等交談,感情交融,學生能迅速進入學習佳境。
2.課堂教學語言必須充滿情趣。教學語言必須力求形象生動,富有情趣,授課中,我根據(jù)教學進程,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隨機應變地穿插一些生動幽默的話語。這樣可以輕松課堂氣氛,也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和加強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學《狼和小羊》先讓學生說出有關(guān)狼的成語,講一些有關(guān)狼的故事,然后讓不同性格的學生分別扮演狼和小羊,因為有了對狼的認識,學生的扮演逼真、有趣。學生在愉快學習中獲得了知識。
3.課堂教學語言必須傾注真情實感。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有感情的話語比單純的理性話語,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優(yōu)秀教師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用飽含激情的話語來激發(fā)學生情感,使之為之所動,從而轉(zhuǎn)化良好的學習動機。如我在上《十里長街送總理》時是這樣引導學生的:首先讓學生看長安街的人們送葬總理的錄相,伴著低深沉的哀婉的音樂,誦讀自己設(shè)計好的一段話:周總理無時無刻不關(guān)心人民群眾的疾苦。他多次到教老院看望滿頭銀發(fā)的老人;他多次到幼兒園,在小朋友臉上親了又親;在來到學校低下身子問候小學生學習有困難嗎?在這十里長街上,總理緊握住清潔工人的手,對他說:“你辛苦了!”總理啊,我們不會忘記你,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頓時教室里哭泣聲聲,教師如泣如訴,學生也為之動容。
二、自然得體,富有啟發(fā)性的態(tài)勢語言
體態(tài)語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豐富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面部表情,恰當自然的動作,都可以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給小學生以深刻的感染和教育。
1.善用表情和目光,提高課堂效率。面部表情是最直接傳達老師信息的態(tài)勢語言。所以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善用自己的表情。在教學輕松有趣的內(nèi)容時,不妨帶著微笑進教室,提前就營造了一個愉快的氛圍。如教學《西湖》、《讓我們蕩起雙槳》等文。但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嚴肅哀痛的面容,能立刻讓學生進入對總理離去的深切哀悼中。通常,一名教師應讓自己的面部多點笑容,老師的笑容能帶動學生快樂的情緒,從而樂于傾聽你的教學,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利用目光的接觸,也可以加強老師與學生的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傳達豐富的信息。有一次,我提問以后,一個平時成績不好的學生想舉手又未敢舉手。這時,我立即向他投去熱情、信任的目光,從這目光中,學生獲得了信心和勇氣,大膽地站了起來。當他回答時稍有猶豫,我又投以鼓勵的目光,暗示他別緊張,學生的緊張感消除了,思維的閘門豁然打開了,順利回答了問題。
2.巧妙運用手勢,有助于突破難點。語文課上除了豐富的表情外,還可用適當?shù)氖謩葺o助教學。對初學漢語拼音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區(qū)分“b、p、d、q”的音形,這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學時,我充分運用左右手,右手母指豎起來,其余四指彎曲成b的形;母指朝下,彎曲四指朝上成q 的形;左手母指豎起來,其余四指彎曲成d 的形;同理母指朝下,彎曲四指朝上成 p 的形。(同時還可以用嘴巴與手指比劃這四個字母的形),這樣學生邊看老師示范邊跟著老師做,很快就區(qū)分開了這四個字母的音形,感覺學習漢語拼音并不枯燥,反而生動有趣??傊?,在教學中,教室巧妙合理地運用手勢語言,能輕松和諧營造課堂氣氛,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一些抽象的東西直觀化,降低學習難度,提高教學效果。
3.運用身體動作,有助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身體動作可以引起和保持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幫助學生理解難點、掌握重點,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課文中出現(xiàn)“跳”、“跑”、“蹦”時,可以用身體動作的演示辨析詞語。讓三位同學根據(jù)這三個字的意思做動作,其他同學判斷哪個是“跳”,哪個是“跑”、“蹦”。通過比較動作,學生形象地理解了字意。
總之,好的語文課堂的教師語言必定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要成功上好第一堂課,教師對自己課堂語言的錘煉必不可少。當我們徘徊在新課程實踐的滿目繁之中時,不要遺忘了對教學語言生命力的張揚和關(guān)注,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我們從關(guān)注自己的教學語言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