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勰 金鈞
2012年第3期的《教師博覽》中有一篇《搗亂者的作用》的文章,大意是:每當心靈大師葛吉夫講課時,課堂上都是座無虛席,不過課堂上還坐著一位脾氣古怪的老頭,葛吉夫在上面講,他就在下面不停地抱怨著,說葛吉夫只會亂講,他的話根本沒有科學依據(jù),是個徒有虛名的家伙。同學們都很厭煩這位老頭,后來這位老頭走了,同學們松了一口氣,可是葛吉夫卻請他回來,并答應老頭的要求,支付給老頭薪水。同學們覺得很是不解,葛吉夫說:“沒有他來,你們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理解暴躁、偏執(zhí)和無情這些詞語的真正含義?,F(xiàn)在這位老人就給了我們一個活生生的例證,告訴我們這些負面情緒是如何把人們的正常生活變成地獄的,這樣你們就會學得更快。你們付給我錢,想學會怎么樣更和諧地和他人在一起生活,現(xiàn)在我花錢雇了這個人,正好幫我從反面教會了你們這一課。”
對于搗亂,絕大多數(shù)人是不可容忍的,葛吉夫不愧是二十世紀一位偉大的心靈學大師,視“壞事情”為成就好事的契機。一位大師的課堂,怎么能容忍他人的抱怨和指責,雖然同學們不能容忍,而大師卻能容忍,甚至化錢請來“搗亂”,這是心靈學大師對人心靈的真正洞悉,讓同學們在課堂上面對“暴躁、偏執(zhí)和無情”,從中體味這些詞語的真正意義,更是為了告訴學生平常生活中這些情緒的負面影響。作為教師,幾乎每天都會遇到搗亂的學生,而我們教師又是如何處理的呢?“差生”的名號是給搗亂者的“皇冠”,提醒、警告、處分、叫家長甚至勸退等等都是教師的普遍使用的伎倆,它如給一個干渴的人澆上一桶鹽水,濕透卻加速缺水,沒有一滴能真正滋潤“搗亂學生”的心田,這也是當前教育不能感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學校教育是在做外力運動,缺失“內(nèi)功修養(yǎng)”。
當我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對比自己的日常教育行為,深感慚愧。如果這位“搗亂的老頭”坐在我的課堂上,我一定會和同學們合謀趕走他或使他不再敢“搗亂”。一直以自己的課堂受學生歡迎而自豪,也同樣一直以自己能控制住學生的搗亂而自喜。殊不知控制的搗亂與引導的搗亂具有天壤之別,前者用控制換來安靜而失去了許多良機,后者在持續(xù)的“搗亂”中體現(xiàn)了真正的教育價值,雖然中小學課堂與心靈大師的課堂具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引導”價值是一致的,從這一點上講,中小學教師過度注重可控性的時候,忽視了引導的作用,或者說沒有真正領會教育是“內(nèi)功”而不是“硬功”??墒俏覀兞晳T用“硬功”控制學生,而不習慣用“內(nèi)功”感化、引導學生,這難道不是教師“吃力不討好”的原因所在嗎?因為“硬功”使用的本身就是對自身的一種傷害,而“內(nèi)功”卻是自身的一種升華。
對搗亂學生的控制是容易的,對搗亂學生的感化是困難的,許多教師正是因為如此,而對搗亂學生“不懷好意”。與葛夫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葛夫吉采用一種包容下的引導,而許多教師采用的是權力下的駕馭,這種駕馭本身就是“不懷好意”的,他并不想真正教育搗亂的學生,而只是想換取暫時的平靜。葛吉夫寧愿化錢請老頭來搗亂,這本身就是一種“鯰魚效應”,可是許多教師連課堂上學生的質疑也不能容忍,也同樣視為搗亂,久而久之,質疑的學生或者不再質疑或者也被趕往搗亂的行列。其實課堂真正搗亂的學生并不多,可是學生質疑后遭到拒絕后的起哄卻是非常常見的,許多教師對于質疑缺少寬容。
名師是有特殊駕馭課堂能力的教師,而教育家卻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教師。許多教師把成功寄托予對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而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其實是對本來優(yōu)秀的學生的再培養(yǎng),很少有能轉化“特殊學生”為優(yōu)秀學生的名師。而教育家卻時時關注著特殊學生,用博大的胸懷去包容學生,感動學生,感化學生,不是視學生有“特殊”問題,而是視需要“特殊”培養(yǎng),而教育家自身也正是在這種特殊培養(yǎng)中成長??墒怯袔兹四苷晸v亂學生呢?更多是采用冷漠而變相的“推波助瀾”。搗亂學生在關心他的教師面前是“軟弱”的,但這個“軟弱”需要“喚醒”,它的表面就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樣,可是許多教師卻熟視無睹,甚至用“硬功”來硬攻。
葛吉夫有能力驅趕搗亂的老頭,卻通過引導在無聲中給學生上了一堂精彩的心靈學課。而我們卻用非教育的手段去阻止搗亂的學生,通過控制也給學生上了一堂又一堂反教育的課。當前學校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在通過非教育的手段實現(xiàn)所謂的教育目的,這會離教育的真諦越來越遠。一位學生在課堂上搗亂或在課堂外搗亂,自然有他的原因所在,作為教師沒有分析其深層次隱藏在內(nèi)心的原因,甚至這個原因學生自己也不知曉,可是教師應該去幫助分析,還不是通過控制來壓制它的噴發(fā),即使壓制住也是暫時的。學校教育對于暫時壓制的偏愛,和對學生未來成長的漠視,已經(jīng)使學校教育遭受前所未有的唾罵,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呢?有多少在唾罵聲中覺醒呢,何況更多就是在佯睡,已經(jīng)醒了也是不愿掙開眼,生怕被光芒刺痛了雙眼!
愿每一位老師,都能成為葛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