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青
摘 要:將學生對網(wǎng)絡游戲的興趣利用到英語課堂的教學中來,以毒攻毒,就會避免學生沉溺網(wǎng)絡游戲,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網(wǎng)絡游戲;特點;游戲規(guī)則入課堂
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網(wǎng)民總人數(shù)已達1.62億,居世界第二。而上網(wǎng)人員中18歲以下的青少年占24%。網(wǎng)絡游戲成癮正危害著無數(shù)的孩子和家庭。
作為一名班主任兼英語教師的我,見證了許多孩子的沉淪和家庭的悲劇,也受困于網(wǎng)絡游戲讓青少年上癮的問題,于是我開始琢磨網(wǎng)絡游戲。我先將中國現(xiàn)有的比較流行的網(wǎng)絡游戲作了分類,并進行了簡單分析。在研究過程中,我也抓住了這種游戲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幾個特點。
1.角色扮演類網(wǎng)絡游戲有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有復雜的各種任務,圖像精美,音樂動聽,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性的特點在游戲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游戲有極高的耐玩性,可以實現(xiàn)部分玩家在虛擬世界的夢想。
2.角色扮演型網(wǎng)絡游戲設定了一個個任務需要玩家去完成,玩家的能力隨著個人的努力完成不同的任務而不斷增強,這能夠強化青少年的目標感,刺激他們的上進心,使青少年在游戲中獲得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可見,網(wǎng)絡游戲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也可以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網(wǎng)絡游戲能夠給人的表現(xiàn)欲提供充分的舞臺,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好勝心理。而這些特點恰恰是我們日常的學校學習中所缺乏的,那么我可不可以將游戲規(guī)則融入日常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呢?“以毒攻毒”是否可以讓沉迷游戲的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尤其是英語課堂上也可以體會到游戲者的樂趣呢?于是,我開始了如下的嘗試。
一、修訂班級公約
本學期開學后,我先組織一批游戲“高手”組成游戲仲裁組,在原有班級公約上進行修訂。修訂出的班級公約更有層次感,可操作性更強?!案呤帧眰儗⒃倦s亂排列的制度條款,從遲到到曠課,從聽課到日常行為規(guī)范,按學生犯規(guī)的頻率從低到高排列,每一條都設立不同分值,逐步加大扣分力度。
二、制訂游戲規(guī)則
為了讓學生真正感覺在學校也像在玩游戲,游戲規(guī)則的制訂必須要具備網(wǎng)絡游戲中那些吸引人的特點。因此,規(guī)則有加分,有扣分。但加分因素多,如,每月每人發(fā)放50分,作業(yè)優(yōu)秀,上課發(fā)言,值日認真,各種考試、文體活動獲獎,幫助同學,關心集體等都有不同分值的加分。也就是說,每個正常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學生每天都會有可見的收獲。另外,規(guī)則規(guī)定,獲取一定分值的學生可以升級,如每得20分可以獲得一顆星星,每4顆星星可以換取一個月亮,每4個月亮可以升級為太陽等。不同的級別可以得到不同價值的實物獎勵,而且在班級還享有不同的特權,如修改組名、設計游戲、添加活動、決定分值等。
三、分組競爭
為了更好地凸顯團隊合作精神,建立有凝聚力的班集體,我把全班64人分成了8小組,以小組為列排座位,每小組有自己獨立的稱號和吉祥物,如有個小組以獵豹為吉祥物,并命名為獵鷹小組,很是霸氣!各組組員由熟悉游戲規(guī)則的組長抓鬮產(chǎn)生,因此各方面水平相對平均,小組得分升級就要有賴于全組成員的精誠合作,優(yōu)秀生要帶動學困生,學困生更不能違紀,丟了全組的分。同時,組與組之間的合作也會雙倍加分,加速升級。
四、獎懲兌現(xiàn)
除了在分數(shù)上和級別上可以有成就感,學生還可以獲得實物獎勵。如,獲得一個月亮就可以到班長處對換一件獎品。但是一周被扣10分的學生就要受到警告,一個月內50分被扣完的就會回家反思一天。
五、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一味地在紀律和學習上加分扣分,學生很快會乏味。我在平時教學中盡可能地加入一些游戲成分,在課內外設定各種任務,激勵個人,小組之間的競爭,如唱歌,演講,畫課前導入漫畫,講故事,互助配合游戲等。另外,我還根據(jù)學習內容設立不同的分值,使班級里每位學生都可以有相應的收獲,如課文背誦,可以熟讀的學生得2分,可以背誦的學生得4分,能夠復述的學生可以得6分,完不成任務的倒扣相應分值,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分值,很有成就感,同時爭先恐后地選擇任務也活躍了教學氣氛,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了面對全體學生的分層教學。
六、用分值刺激狀態(tài)
因為擔心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我和游戲仲裁組的學生一方面增加游戲的內容和趣味,另一方面及時公布各組和個人得分和級別,兌換獎品,通報家長,而且級別高的學生在選座位、評優(yōu)、參加活動等都有不同的優(yōu)勢。這些刺激都會很及時地調整學生的疲沓狀態(tài),使他們很快投入火熱的競爭中。
實驗進行將近一年,我班良好的班風班紀、濃厚學習氣氛得到各科教師及校領導的好評。各種活動我班學生都積極參與,在校級辯論賽、運動會、市級英語口語比賽、省級科技小發(fā)明比賽中均獲得驕人成績。另外,我班在七年級的三次期中、期末考試中,整體成績不斷提升,層次分布科學合理,在全年級居最理想狀態(tài)。更值得一提的是,以前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的那些學生基本不再上網(wǎng),而是覺得學校的游戲更真實、更刺激,他們每天都有得分,有很多機會獲得成就感,他們不再厭學,成績自然穩(wěn)步提升,個人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作為英語教師,我和學生一起在英語課堂上體驗到了“以毒攻毒”的樂趣,也應驗了“疏重于堵”的真理。全班學生學習英語輕松自如,每天盼著上英語課,英語測試成績自然理想。家長感觸最深:孩子不要上課外輔導班了,英語學科無需家長費心了!尤其那些所謂的“學困生”學習態(tài)度明顯轉變,而且在其他學科上也有了學習興趣。
(作者單位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