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珍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給中學教學提供了探索發(fā)現(xiàn)的空間。只要常思考、多聯(lián)想,就會有新發(fā)現(xiàn),有了發(fā)現(xiàn),發(fā)明也就不遠了。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商榷;改進;發(fā)現(xiàn);發(fā)明
重慶市于2010年秋季執(zhí)行高中新課程,化學科使用的是人教版,我也于2011年秋季開始使用這套教材,通過兩年的親身體驗,總的感覺還不錯,雖然剛開始有些不適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覺得這套教材與舊體系人教版教材相比,聯(lián)系生活更緊密,更具有實用性;在知識的系統(tǒng)安排上,更符合學生的認知過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最后升華;“資料卡片,科學視野”板塊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學與問”板塊讓師生雙主共學;“思考與交流”板塊加強了學生的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但是也有幾個值得商榷和改進的地方。下面我就將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地方總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
化學①第21頁第一章章末檢測題第9題:配制0.2 mol/LNa2SO4溶液50毫升,需要稱量固體Na2SO4的質量是多少?簡述操作步驟。對于這道題第一個問題,教師用書上給了下面這種解法:
n(Na2SO4)=0.2 mol/L×0.05 L=0.01 mol
m(Na2SO4)=0.01 mol×142 g/mol=1.42 g
按照中學化學教材對常用儀器“容量瓶”的規(guī)格來看,中學實驗室只有100毫升、25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四種規(guī)格的容量瓶,而在本題卻給了配制50毫升0.2 mol/L的Na2SO4溶液。從中學教材的常見儀器來看,規(guī)格最小的容量瓶都是100 mL,則我們只能先配100毫升0.2 mol/L的Na2SO4溶液,然后再從所配溶液中取出50毫升,這樣就應該消耗2.8克Na2SO4。
化學選修2第75頁實驗3-4,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應實驗中,有一個重要知識點就是要讓學生明白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飽和Na2CO3的作用有哪些,我在做這個實驗時,先在飽和Na2CO3溶液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此時溶液顯紅色,實驗結束后,振蕩裝飽和Na2CO3溶液的試管,可以觀察到上層油層減少,同時飽和Na2CO3溶液的紅色變淺,還有氣泡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分析推理出飽和Na2CO3的作用,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學生也比較容易掌握。
化學選修2中可能涉及化學工業(yè)較多,在對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面欠規(guī)范,多處化學方程式書寫缺條件或者狀態(tài),這不符合中學化學教學對化學方程式的嚴格要求,作為中學教材還是應嚴格規(guī)范,才能對學生起示范引領作用。
化學選修3在《離子晶體》一節(jié)的第一自然段中說“鎢是熔點最高,硬度最大的金屬”,眾所周知,鉻是硬度最大的金屬,查了百度百科,說鎢合金是硬度最大的金屬材料,教材將鎢合金當成鎢,恐怕不妥當;教材在這一節(jié)中還將“陰、陽離子”改寫成“正、負離子”,中學化學教材中對電荷、對化合價、對原電池的電極才說“正、負”,對離子、對電解池的兩極還是習慣說“陰、陽”,中學教學中“陰、陽;正、負”還是分嚴格一點好。
化學選修5中有多處實驗可以進行改進:
第42頁“科學探究”中,產生氣體在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之前,加一個盛水的試管,其作用是溶解乙醇和溴化氫氣體,防止二者進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干擾實驗結論的判斷。
第51頁實驗3-1,關于10%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在教師用書和相關參考資料上只談到除去SO2和CO2,應該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吸收揮發(fā)出的乙醇蒸汽,防止它進入后面裝置,干擾實驗結論的判斷,因為乙醇和酸性高錳酸鉀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第54頁實驗3-4中,關于苯酚與濃溴水的反應,如果按照教材的做法,向稀苯酚溶液中滴入濃溴水,要加過量濃溴水,才能看到明顯的白色沉淀;我在課堂上作了一對比實驗,如果將教材上的滴加藥品順序交換一下,即向濃溴水中滴加苯酚溶液幾滴,就能看到明顯的現(xiàn)象。還可避免,因苯酚過量導致無法觀察到白色沉淀的意外現(xiàn)象。
第57頁實驗3-6乙醛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時,教材要求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很多參考書還反復強調要加熱煮沸。我在做這個實驗時,讓部分學生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另一部分學生用水浴加熱,結果發(fā)現(xiàn),用水浴加熱的同學看到了非常漂亮的紅色Cu2O沉淀;而那些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同學,或出現(xiàn)暴沸情況,或出現(xiàn)黑色固體,出現(xiàn)暴沸現(xiàn)象是因為試管中有過量堿;出現(xiàn)黑色固體是因CuSO4溶液過量或配制的Cu(OH)2的質量分數(shù)過大,加熱溫度控制不當導致Cu(OH)2分解而生成了CuO,在實驗時得不到磚紅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沉淀。由此可見,用酒精燈直接加熱不僅僅會干擾對現(xiàn)象的觀察,導致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還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
由此可見,只要多思考,發(fā)現(xiàn)就在我們身邊!有了發(fā)現(xiàn),發(fā)明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作者單位 重慶市兼善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