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西潤
為了落實新課程標準、構建高效的地理課堂,地理教師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對地理課堂進行改革。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地理教師應著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師生互動,促進學生積極思維。
新課程標準 高效課堂 地理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地理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廣大地理教師要努力更新觀念,構建和諧高效的地理課堂,進一步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引領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思考、探索、交流。
一、什么才是高效的地理課堂
1.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是高效的地理課堂
地理是傳統(tǒng)的小科,在我們這里屬于非中考科目,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提高興趣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與國外孩子相比,中國的孩子最缺什么?缺乏興趣、誠實和獨立性。單調的學校生活,天天都超量上課、頻繁的考試,還怎么能談興趣和獨立性?而一旦學生失去了興趣、獨立性,也就很難有創(chuàng)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的高效能調動起每一位同學的興趣,使每一位同學都學有所獲。
2.促進師生、生生互動的課堂是高效的地理課堂
讓學生動起來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快樂的課堂。新的教育思想要求師生交往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的簡單疊加,現在的交往意味著對話、參與,師生之間的融洽交往才能使學生心靈開放,才能使學生張揚個性,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以解放。課堂上學生之間不再是獨立的個體,互不聯系,而是提倡學生合作以求得共同進步,總之,師生、生生之間真正的積極互動才算是高效的課堂。
3.能夠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的課堂是高效的地理課堂
高效課堂應該是一種十分活躍的課堂,在這樣的課堂上活躍并不僅僅表現在行動上,更多的是表現在思維上。當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思維緊跟著老師授課積極思考時,這就已經完全達到了高效的目的。
二、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具體做法
1.新課堂呼喚新教師,教師要轉變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
新教師是一個具有三觀的人:教育觀——教育即人學;教學觀——一切的教都服從于學生的學;學生觀——學生是課堂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傳統(tǒng)教育造成了師生關系事實上的不平等。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其課堂氣氛追求的是“靜”。新課程下的教學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倡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地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和行動。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定位應該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促進者;善于發(fā)現和開發(fā)學生潛能的伯樂;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協(xié)作者;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的引導者;與學生平等相待的朋友?,F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合作與交往的關系。
2.高效的地理課堂要求課堂組織形式的轉變
過去教師一言堂的組織形式已經同時代的教育價值取向背道而馳,我們應該構建開放式的地理課堂,即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靈感、性格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并成為課堂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采用多種組織形式。
(1)小組合作式
這是目前一種很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課堂上我們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系列的問題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研究、競賽或搶答。這種形式將原來學生個體之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yōu)榻M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tǒng)的師生之間的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yōu)閹熒?、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交流與合作,并在合作中求得共同發(fā)展。但有一點要注意不要動不動就合作,有時合作過多會妨礙獨立思考能力并養(yǎng)成依賴習慣。動不動就問就討論,會使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下降,遇到難題時再去問,這樣才會記住這個題。小組合作的方式應該是多樣化的,如小組討論、辯論、游戲、搜集資料等。小組的分工要細化,因為小組活動的成敗的關鍵是能否吸引小組的全部成員參與到活動的全過程中來。所以要明確分工、發(fā)揚民主。老師則要充當好“總導演”的角色,做好學生的“加油站”多鼓勵,讓所有學生都加入到活動中來。
(2)角色體驗式。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景,讓他們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來幫助他們體會和理解各種地理問題。例如在學習聚落一節(jié)時,了解聚落的形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可創(chuàng)設一情景:假如你是一位部落的首領,帶著族人想定居下來,你會怎樣選擇合適的地方?這樣學生就可在角色體驗中理解聚落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站在角色的立場上解決相應的問題,使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就可以在體驗中理解和掌握知識。
3.運用多元的評價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人說教育的目的是喚醒、激勵、鼓舞、樹立信心。在我們的課堂中很少聽到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語,有也大多是“不錯”“很好”“很棒”讓人感覺詞窮。教師要把對學生的評價時時放在心里,讓自己努力去賞識每一個學生,而不能總是挑剔,那樣學生就會內心自卑對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在教學中應創(chuàng)造多元的評價,而不能只是教師個人的專利。
4.高效的地理課堂要有正確的學法指導
新課標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在這種模式下,要求教師在組織整個課堂教學時有正確的學法指導。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初中地理新課程的著眼點是學生,這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學”出發(fā),指導學生讀書、理解和自悟,指導學生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地理課程圖文并重,圖文對照是學習地理的基本方法。在課堂上要指導學生掌握讀文、讀圖的方法和思維技巧;會分析圖像,即以圖釋文、以文解圖、圖文轉換;會歸納、比較、分析因果關系;會掌握各種學習技巧和解題方法。這樣交給學生一把學好地理的“金鑰匙”,促進學生形成“我會學”的好局面。
(2)提出有效問題。營造一種充滿誘惑的問題情境,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善于調動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使教師與學生成為互動的統(tǒng)一體。這是教學活動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要研究學生的行為愛好,研究教材,研究課程資源,找準時機,通過提出有效問題,營造一種充滿誘惑的問題情境,使學生“樂學”“樂動”“樂于探究”,從而達到和諧的師生互動和教學共振。
5.合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從事教學
現代教學手段形象、直觀,即可以豐富學生的感官,又能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不愧為教學的首選方法。例如,世界和中國各地的風土人情、景觀亮點可以通過投影、電視錄像、課件制作等生動有趣地展現給同學們,讓他們坐在教室能看到世界,了解中國。另外,一些常規(guī)教學中的難點,可以通過“Flash”簡化他的難度。如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由于學生立體感差,很難建立多維的空間概念,教學難點難以突破。如果采用“Flash”教學,通過立體的旋轉畫面,學生看后很快就明白了。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地理教師應該認清自己肩上的重任,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教學藝術,充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才能大幅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才能使學生學到對終生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地理新課程標準.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