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水文
悠悠的校園風總是一陣一陣地吹,這風吹罷那風卷起。
記得那個學期,校園里刮起了悠悠球風暴。每當下課鈴聲響起,悠悠球閃亮登場。走廊里,教室里,學生們玩得如癡如醉,不亦樂乎。那一招一式,非等閑之輩可以習得也。更有甚者,下課玩得不過癮,上課時和老師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各科老師沒收了一個又一個的悠悠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講了一個又一個道理,依然不見效果。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之勢。任你今天沒收他們摯愛的悠悠球,不出一天,他們又買來了新款的悠悠球。霎時間,學生們仿佛著了魔,下課大大方方地玩,上課偷偷摸摸地玩。
為了穩(wěn)定上課的紀律,還教師們、學生們一個安靜的課堂,當時我和幾個老師經(jīng)過商量,最后達成共識:從明天起,不準學生帶任何玩具進入校園。違者,扣分,通知家長,期末不得評優(yōu)。
狠招一出,悠悠球頓時銷聲匿跡。我們欣慰地看到,學生上課認真多了,下課再也看不到他們玩悠悠球的現(xiàn)象了。
期末,A學生因為違反了此項規(guī)定,雖然考取優(yōu)異成績,但是沒有評上“三好學生”。為此,我們幾個老師盡管感到惋惜,最終在冰冷的制度面前還是鐵面無情。
后來,我在一次與學生的談話中得知:當A同學看到別人拿到“三好學生”的獎狀時,傷心地哭了。那一刻,我似乎懵了,同時也深刻地意識到,當初的這種懲罰是多么荒唐。
如果可以穿越到過去,我就不會“頒布”那個“反人性化”的規(guī)定:“不準學生帶任何玩具進入校園。違者,扣分,通知家長,期末不得評優(yōu)?!笨墒牵覀儫o法回到過去,我們只能扼腕嘆息。
假如再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會這樣做。
我不但不會沒收學生們的悠悠球,我還會鼓勵他們在課外積極地玩,愛怎么玩就怎么玩,然后在班里舉行一次悠悠球大賽。
我會制定周密的悠悠球比賽游戲規(guī)則,讓他們玩在其中,樂在其中。完成這些之后,我會評選出悠悠球比賽冠軍、亞軍、季軍,我還會評出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表演獎,等等。
當學生拿著金燦燦的獎狀時,我會讓他們發(fā)表獲獎感言,鼓勵他們把玩悠悠球的的經(jīng)歷,獲獎的感受寫成小習作,字數(shù)不限。在比賽頒了獎之后,我會趁熱打鐵,煽情地說:“俗話說得好:‘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悠悠球比賽是這樣,做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我相信同學們,只要對自己感興趣的功課多付出一點點汗水,你一樣可以像玩悠悠球一樣得到冠軍、亞軍或者季軍?!?/p>
為了同一個目的,采取的方法不同,效果也將截然不同。十多歲的孩子,正是愛玩的年齡,他們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特別強,好動好玩,這是他們的天性。每當有新的校園風刮起來的時候,誰也阻擋不了他們的好奇心。一旦新的校園風刮過了,另一股新的校園風再次刮起來的時候,他們又會去追隨新的風的腳步……
遙想當年,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治理了幾十年來咆哮的大洪水。他的成功之處在于改變了前任 “堵”的辦法,將滔滔洪水一點一點引流到山川田野中,將滔滔洪水化為涓涓的溪流。相反,如果用堵,誰都知道,洪水只會越來越?jīng)坝?,越來越泛濫,就算攔河大壩修整得再堅固,再厚重,最終也會讓越積越多的洪水沖破。
做學生的思想工作,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又何妨不是如此呢?我們能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一味地簡單地運用“嚴禁”“不準”“不能”等詞語,一堵求平安?我們能不能如潤物細無聲一般,精心疏理,不著痕跡。
大家都知道,有時候,越是明令禁止的東西,對孩子的吸引力也就越大。用堵的方法,只會堵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堵住孩子們玩耍的熱情,給大家?guī)聿豢?,事倍功半;用疏的方法,既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情感,又解放孩子們的手腳和腦子,讓他們在學中玩,在玩中學,自然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