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改紅
中學生寫作水平是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它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要有充實的內(nèi)容,二要有寫作的興趣。葉圣陶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以教材為載體,將作文教學滲透其中,積極引導(dǎo)學生豐富自己的感受,激發(fā)他們的寫作動機,做到“我心思我事,我口抒我情,我手寫我心”。
一、以課文為載體,積累寫作素材
目前,中學語文教材,其入選文章,總體上說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多為名家文質(zhì)兼美的佳品。這為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學生在寫作文時,特別是進入九年級學習議論文寫作時,往往覺得沒有什么內(nèi)容可寫。這除了缺乏生活,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面狹窄,積累的寫作素材太少。針對這種情況,我特別注意將有關(guān)課文的時代背景、歷史文化、人物事跡介紹給學生作為寫作素材。例如,《曹劌論戰(zhàn)》《鄒忌諷齊王納諫》《唐雎不辱使命》等課文,雖是文言文,但可以為學生積累很多的素材。對曹劌、鄒忌、唐雎三個人物,既可以從他們的才能方面去總結(jié),分別說他們有軍事才能、善于勸諫、有勇有謀,又可以從他們的品德方面去總結(jié),他們都擁有一顆愛國心。接著,我啟發(fā)學生圍繞“愛國”這一主題討論,又講了燭之武退秦師、勾踐臥薪嘗膽、屈原投江、岳飛抗金、陸游寫《示兒》、文天祥寫《過零丁洋》等故事。在進行《孤獨之旅》一課的教學時,我讓學生講述自己生活中類似杜小康心路歷程的故事,通過回憶生活積累寫作素材。在進行《心聲》一課的教學時,我讓學生講述自己與李京京類似的遭遇,通過回顧自己的童年積累寫作素材。
二、從課文中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技巧
初中生寫作已稍有基礎(chǔ),可以文通字順地完成一篇記敘文,但生動性和感染力卻往往不夠。究其原因,表達單一是根源。怎樣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能力呢?我試圖用學習課本和強化訓練來達到。如學完《第一次真好》后,我讓學生以課文為例,敘議結(jié)合、詳略結(jié)合記下自己某方面的第一次經(jīng)歷,在練筆的同時,又加強了對文章寫作手法的理解及運用。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是中國傳統(tǒng)戲曲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可以達到先聲奪人的藝術(shù)效果?!豆枢l(xiāng)》中楊二嫂出場的描寫正是用的這種表現(xiàn)方法。學完此文后,我讓學生采用這種方法寫本班一位學生在某種場合出現(xiàn)的情形。同學們都能抓住所寫對象的性格特點來寫,讓人物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不用說名字就知道寫的是誰。學完《皇帝的新裝》后,我讓學生在原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性格的基礎(chǔ)上進行續(xù)寫,學生們的作文異彩紛呈,既豐富了原作的情節(jié),也加深了對童話這一文學體裁的理解。對這種趁熱打鐵的現(xiàn)學現(xiàn)練,學生興趣比較高。這往往比干巴巴的講文體特點效果要好得多。學完《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后,我讓學生想象,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fā)現(xiàn)一位百萬富翁像于勒,他們會怎樣做?學生的奇思妙想讓人嘆為觀止。這些訓練,逐漸讓平常的生活在學生筆下變得熠熠生輝起來。大家充滿創(chuàng)作激情,有說不完的話。
三、以課文為引子,以中招滿分作文為借鑒
俗話說:“學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蔽医o同學們演繹出:“讀過佳作三百篇,不會寫來也會編?!边@里的編不是胡編亂造,而是在自己原有寫作基礎(chǔ)上借他人之長,對自己的習作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
在近幾年的作文教學中,我常把同一個題目進行二次甚至三次的再創(chuàng)作。例如本學年的作文課我以河南省中招考試作文題目《懷念 的日子》為題進行習作。同學們補充的題目各式各樣,有寫得不錯的文章,也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次習作批改后,在進行講評時我給同學們印發(fā)了5篇同一題目的中招滿分作文,這些作文有一定的代表性,亮點各不相同。同學們讀完后結(jié)合自己習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修改。有些同學甚至換了內(nèi)容重寫一篇。大量優(yōu)秀作文的展示,使他們看到了針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可以嘗試著模仿。通過這種形式的反復(fù)訓練,同學們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把作文訓練指導(dǎo)滲透到平時的課文教學之中,既使作文教學有了依托,又使作文教學經(jīng)?;?、具體化;既可以強化課文教學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 編 東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