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嫩
作為一個小學教師,應該正確把握好一個“度”,平衡好對好學生與對差生之間的情感差異。如果能把一個差生轉化過來,那么,無論是對他本人,還是對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會產生極其深遠的意義。當然,要轉化這些差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需要根據這些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選擇最有效合理的方法,把握好適當的時機,逐步使其轉化。
一、對自卑心理差生的轉化
1. 教師自己首先要對他有信心
對于這種學生,教師不能輕視他,而應給予其高度信任。在學習上,特別要給予他足夠的關心與幫助,要有耐心,對于一些需做出決斷的問題,要給他機會,鼓勵他勇敢說出自己的答案,即使說錯了,也不能嚴厲批評他,而是要講解給他聽;如果對了,則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用成功感來增強他的自信心。
2. 教師要善于消除全班同學對他的偏見
在平時,多提供一些機會,找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干,上課,多讓他回答問題,表現好時,在全班面前給肯定,使同學們多看到他的長處,逐步消除同學們對他的輕視感;在班隊活動時,多鼓勵他參加,使他能得到更多的與同學交往的機會,增進與同學間的友誼。
二、對逆反心理差生的轉化
1. 老師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與關注
讓他們感到自己在老師心目中還是有地位的。比如:在課間活動中,多與他們接觸,主動去親近他們,理解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愿意與老師親近、溝通。課堂上,仔細聽其發(fā)言尊重其勞動成果,使其消除戒備輕裝上陣。
2. 在集體活動中,多讓其參與
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使其融入班級這個大家庭。比如:在課外活動的老鷹捉小雞游戲中,可以讓他做母雞,這樣,他會產生一種保護欲,而同學也自然而然地愿意接受其保護,于是他會感覺到自己在同學中還是有地位的。
三、對依賴心理差生的轉化
對這類學生,首先,上課多讓他們回答問題,造成其緊張感,積極思考,而不是一味等答案。做作業(yè)時,教師可以當堂批改,這樣他就必須獨立完成,再沒有現成答案可抄了,遇到難題時,也可以當面向老師請教了。當然,在他獲得成績時,老師也要給予一定的表揚,使其增強信心,肯定自己的能力。其次,多與其家長聯系,讓家長在家中督促他,并把其情況及時反饋,使其始終保持獨立完成作業(yè)的好習慣。古語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蔽蚁?,只有每個老師運用正確方法疏導差生, 用豐富的情感去感化差生,才有可能激發(fā)其自尊心、自信心,使他們向好的方面轉化。
四、導入新課吸引差生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上好一堂課的前奏曲。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好的導入是激起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只要我們深入研究導入,掌握其內在規(guī)律,并在教學中加以自覺運用,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就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