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文明
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墒乾F在的初中生特別是農村的初中生的寫作能力甚是低下。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為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了措施,現加以闡述。
一、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W生寫作如缺乏素材必然“難為無米之炊”?!靶抡n標”中指出:“學生的寫作都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重視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引導和促進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思考等多種途徑,運用各種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睘橐龑W生積累寫作素材,具體的做法是:
1.和學生交流思想,明確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和積累素材的意義,激發(fā)學生積累素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要讓學生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關心社會熱點,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雙慧眼,發(fā)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3.教會學生從閱讀中積累素材。指導學生不僅要閱讀“課標”中推薦的名著,而且要養(yǎng)成主動閱讀作文佳作和選讀報刊雜志的習慣,從間接經驗的獲得中積累素材。
4.要求學生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背誦一則名人名言、一首名詩或講一個名人故事(要求多述說中外社會生活中鮮活的事例),并要求學生簡略講評。
5.指導學生每周寫一到兩篇摘錄,積累佳作美文中的好詞句,并引導學生學會初步欣賞品味,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1.進行再造性想象訓練。這種訓練,要求學生調動已有知識的表象積累,對所提供的材料進行想象,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源于材料而又高于材料的意念形象。如欣賞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蔽艺垖W生根據畫中的荷葉或生活中所見,把荷葉與芭蕾舞女組合起來,想象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滿眼繁茂的荷葉,荷葉片片相連;因為出水很高,才像優(yōu)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靜靜的荷塘幻化為動態(tài)的舞臺,舞女們穿著綠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輕盈地旋轉。隨著想象的馳騁,學生們進入到月光籠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變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復活。
2.進行拓展性想象訓練。即讓學生根據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點,在體會原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展開想象,從而使不具體變?yōu)榫唧w,使無聲變?yōu)橛新暎胂蟾唧w、色彩更鮮明。
訓練舉例:赫爾墨斯笑著問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于是問道:“這個值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如果買了那兩個,這個算是添頭,白送。”要求學生描畫出赫爾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時的尷尬神情。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著問”和“愛慕虛榮”的啟示,學生們大都能夠想象出赫爾墨斯的神情,有學生寫道:“只聽赫爾墨斯‘啊了一聲,便目瞪口呆,剛才還在矜持地笑,現在他的臉上比哭還要難看,脖子和耳根全紅了,他活像一只斗敗了的公雞?!边@樣以原材料中的關鍵情節(jié)為基礎想象,傳神而又準確地勾畫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3.進行延伸性想象的訓練。延伸性想象作文是教師在已有故事結尾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展開想象,推測可能產生的新結局。為提高學生的想象力,我們可以利用語文教材中具有思考價值的課文,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通過續(xù)寫或補寫等延伸性練習,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九年級下冊魯迅的《孔乙己》一課,文章的結尾寫道:“我到現在終于沒看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針對這個結尾,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他是怎么死的……你認為如何?”然后,要求學生以“孔乙己之死”為題展開想象,為課文寫300字左右的續(xù)篇。學生給出的結果肯定會多種多樣,但無論是怎樣的結局,只要從情節(jié)定勢來看有發(fā)生和發(fā)展的可能的,都是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的。
除了以上這些,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還可以從對比想象、假設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進行。
三、重視學生的寫作實踐,關注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心理學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多次重復、千篇一律的刺激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是語文教師全批全改,而結果是作文發(fā)下來,學生對教師的“辛勤勞動”連看都不看一眼,教師的辛苦白白付諸東流。在教學中,我發(fā)現讓學生結對子或以組為單位評改自己的作文,學生興趣很濃,覺得過癮,于是我就試行了。但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我絕不是撒手不管,而是事先做好批改指導工作,告訴學生首先要綜觀全篇,整體評判,包括體裁、中心、選材、結構、抄寫等;其次著眼局部,重在推敲詞句、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的運用及標點的選擇等。這樣的具體指導,使學生有步驟地、有目標地進行修改,減少了修改時無從下手的被動局面,降低了學生活動的難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作文課的趣味性。同學之間還增強了團結,加深了理解和友誼。評改的步驟如下:首先是同桌互改,接下來小組互評互改,擇優(yōu)拿到全班念,師生共同評判,讓大家充分發(fā)言,說明應該怎樣、不該怎樣。作者在評判的基礎上補充刪改,最后教師擇優(yōu)出專欄或投寄報社。這樣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就不愁改不好文章了。
總之,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水平,需要語文教師大膽地探索改革,從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出發(fā),處理好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的關系,真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