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燕
摘 要:教學語言是教師在課堂教學全程運作中的基本載體,無論是組織、講解、引導、點撥還是評價,都要利用教學語言表情達意的功能來完成。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改進教學語言,優(yōu)化課堂教學,做了幾點有益的嘗試,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關(guān)鍵詞:規(guī)范語言;風趣語言;激勵語言;形體語言
一、使用規(guī)范語言,引起“示范作用”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尤其是小學生熟練駕馭語言的能力尚未形成,仍處在機械模仿階段,這樣就要求教師使用規(guī)范、正確的語言,以起到示范作用。因此,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符合習慣和語法要求,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否則會給學生以誤導,給語文教學帶來很大的不利。
二、使用“風趣”語言,創(chuàng)造樂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校興趣是學生專心學習的動力。教師應(yīng)使用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倔”“掘”這對形近字時,反復強調(diào)了他們的異同用法后,可一個學生仍把“挖掘”寫出“挖倔”,我發(fā)現(xiàn)后并沒有發(fā)火,而是說了一句歇后語:“猴子吃麻花——滿擰!”學生一片哄笑,該學生紅著臉低了頭。我采用了風趣、幽默的語言,沒有給他難堪,卻給他及全班同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這兩個詞學生沒有再錯過。風趣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知識,比板著臉訓斥效果要好得多。
三、使用激勵性的語言,給學生以動力
人都愛聽好話,小學生更是如此。教師在課堂上恰當?shù)亟o學生以表揚,會對學生產(chǎn)生激勵作用。尤其對小學生,表揚能增強其自信,進而產(chǎn)生奮發(fā)向上的熱望。我在課堂上對認真聽講,積極準確回答問題的同學從不顧惜一句肯定,幾句夸獎。如,在教《再見了,親人》一文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再見了,親人,讓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在一起,這句話是誰說的?”“后進生”張某思考片刻便說:“即可以看出是志愿軍說的,也可以看出是朝鮮軍人說的。”我及時給予了表揚:“看得出你認真聽講了,也會聽講了,希望你再接再厲!”他聽到表揚后聽課更專心了。從那以后,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課間,激勵的語言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催化劑。
四、使用恰當?shù)男误w語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
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一舉手一投足,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很大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注意形體語言的表達。良好的形體語言,會對教學起輔助作用。我嘗試過兩種姿勢走進教室,效果截然相反,一種是板著面孔走進教室,學生用不理解的目光望著我,產(chǎn)生一種怕挨批評的消極心理,提問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舉手,想出答案也不發(fā)言,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教學氣氛比較沉悶;另一種是微笑著走進教室,用親切的目光環(huán)視學生,當發(fā)現(xiàn)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便注視著他搖搖頭,當看誰問題回答迅速并準確時,伸出大拇指表示夸獎,當某學生聽課集中時,就投去贊許的目光……這樣學生在一種融洽的氣氛中學習,學得積極主動,極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
可見,教師的一些簡單動作,對學生起到了鞭策、表揚、贊許、提示等重要作用,既融洽了師生關(guān)系,又使教學不會中斷,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笨梢娊處熂訌娬Z言修養(yǎng),改進教學語言,對于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文.教學語言初探.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05).
[2]馬志華.談教師語言的藝術(shù).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02).
[3]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shù).語文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