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傳瑩
教書育人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職責,這要求我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使他們健康成長,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小學階段應知道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初中階段應樹立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能夠遵照法律和道德行為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高中階段應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與信息有關的活動。為了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就要在信息運用過程中提高道德素養(yǎng),可見德育在信息技術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教師應以身為范,做德育的先行者
信息技術課不僅要傳授技術知識,讓學生掌握相關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教師本身就是學生的活德育教材,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課堂示范教學和上機指導過程中,都應有良好的習慣,比如正確規(guī)范的操作等,平時授課時要養(yǎng)成分門別類存儲文件的良好習慣,及時關閉不需要的網頁,教師要帶頭遵守機房的規(guī)定,愛護機房設備,這樣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養(yǎng)成了良好習慣。反之,教師不注意這些問題,學生也會和老師一樣,就會影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甚至可能使學生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
二、教師應挖掘教材,德育滲透為先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師在課堂上應善于結合教學內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教育,使他們認識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紹有關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在Windows中正確的關機步驟,讓他們明白這樣做是為了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保護計算機內數據的安全。
教師應以教材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直接或間接的愛國主義教育、友情教育、親情教育和情感教育。比如,在介紹計算機的發(fā)展史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國計算機水平和發(fā)達國家的差距,我們是在用國外的操作系統(tǒng)和核心部件,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學習意識。在教學《制作賀卡》時,我讓學生做一些精美的電子賀卡,送給自己的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向他們表達友情和親情;在學習《搜索引擎使用》時,我讓學生搜索家鄉(xiāng)的名勝古跡和家鄉(xiāng)的特產物種,引起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教師應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到生活中的美。教材中的很多內容是與生活實際分不開的,教師應讓學生在學習教材內容的同時感悟到生活中的美,比如制作與生活相關的電子板報《可愛的校園》《幸福的家》《我們的奧運》《家鄉(xiāng)的變化》等,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家校的美和對家校的熱愛,了解歷史,了解家鄉(xiāng)的變化。
三、教師應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德育為先
首先,想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就要尊重并關注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悟人生、珍愛生命,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情感,培養(yǎng)高雅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社會責任感。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完成作品時參考網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不能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比如,在學習利用Word制作電子板報和學習制作網頁時,可以從網上獲取素材,參看已有的作品,給自己一點啟發(fā),但不能照搬。再如,有的學生將其他同學的作品更改一下名字,就占為己有,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為。
其次,想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就要培養(yǎng)個體主動發(fā)展的能力。學習的方式不是固定的,而是廣泛的。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要給學生廣泛的空間,讓學生個體的能力得以發(fā)展和展示。比如幻燈片制作中自定義動畫的設定,可以讓學生自主體驗動畫方式的不同,能表現出不同的意義。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能充分感悟到軟件帶給自己的美感,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再次,想要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于基本的計算機知識還不懂的學生,教師應從基礎開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主要采用演示法、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促進實踐生成;對于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教師應采用交流、互動與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法;對于計算機“高手”,可以設置有一定難度、實用性強的任務,給他們自主權,著力培養(yǎng)這類學生求異、求新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能力,提高他們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讓他們帶動其他同學共同學習,提高所有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在信息技術教育中,我們要重視德育,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尊重知識,學會正確了解信息的方法,正確應用和處理信息,養(yǎng)成良好的信息道德習慣。教師應遵循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規(guī)律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進行德育,采取多種形式,抓住時機進行滲透,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德育,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