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娟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鋪開之時,我有幸成為新課改中的一員。幾年來,實踐并真切地感受著課改的真諦,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思考著、探索著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給教學帶來了嶄新的面貌。作為一名一線的數(shù)學骨干教師,我非常重視理論學習,平時認真閱讀教學雜志上有關新課程改革的文章,學習教科研專著,認真聆聽各類講座。為了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我積極參加各類公開課的教學活動,虛心向同行們學習,使自己的課堂教學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脈搏。
在教育這塊沃土上耕耘的十五個春秋,我一直不斷地探索研究、努力尋求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辦法,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及親身體會,總結出幾點適用的方法和措施:
一、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
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到學習對將來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性,要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所有科學知識、技術本領,都是通過學習來獲得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狀元”從何處來?就是依靠卓越的科學知識和高超的技術本領,兩者缺一不可。有時候嘗試讓學生 “碰壁”,也能引導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
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到學習是愉快的。學習是辛苦的,但是,畢竟也有很多學生能把學習看成樂事,這部分同學不是沒有嘗到學習的苦楚,也不是他們天生就喜歡學習,只是他們在實踐中逐漸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引導學生去感受學習的快樂。
教師要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要反復鉆研教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給抽象的文化知識以形象的外部環(huán)境,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大多數(shù)家長外出務工掙錢,孩子們都由長輩監(jiān)護,長輩嬌慣孩子,不重視學生的學習。教師可通過家長會或家訪,對家長宣傳學習的重要性,同時應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告訴他們知識的重要性,帶他們去參加一些有利于學習的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知識存在于社會,存在于生活,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
二、用愛心澆灌學生
初中學生都是一群十四五歲的青春少年,他們感情細膩而豐富。在教學中,教師要增加感情投入,首先應熱愛自己的學生,用愛心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這份關愛,把師生問的距離拉近,親其師信其道,自然而然他們就會對數(shù)學產生學習興趣。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應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重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你真棒”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會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什么樣的教師就會演繹什么樣的課堂教學,什么樣的課堂教學就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布魯納指出:“教的理論是以學的理論與發(fā)展理論為基礎的?!睂W生數(shù)學學習力的提升過程是:簡單模仿—初步掌握—本質理解—自覺運用?!案咝дn堂”離不開學生的高效學習,離不開“高效的”呈現(xiàn)方式。學習不是學生的“天生心向”,而是要通過外在的手段和環(huán)境“后天壓迫”使然,我們應用各種手段去激發(fā)、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欲望和動機,喚醒學生學習“本質潛能”的自覺。數(shù)學知識大多是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會感覺無味,教師可千方百計創(chuàng)造課堂的輕松愉悅環(huán)境,將書本知識轉變?yōu)橛腥さ?、令他們好奇的實際問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他學生在快樂中積極主動學習。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弊詫W方法的掌握,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受益終生。數(shù)學這門學科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對能力的要求較高。學習數(shù)學一定要講究“活”,只看書不做題不行,對課本知識既要能夠鉆進去,又要能夠跳出來?!耙活}多變”和“多題一解”的訓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思路,使學生思維活躍,調動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使學生變學為思。最佳學習方法就是要結合實際情況做到:①課前預習,結合學案找出自己不懂的知識。②認真聽課,帶著問題多動腦。③課后整理,讓學生善于積累和鞏固知識?!昂糜浶圆蝗鐮€筆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記筆記的好習慣,并建議學生有空時就去翻一翻、記一記。做到筆記的內容清楚、重點突出、語言簡潔明確。建議學生記好筆記以后,及時進行鞏固復習,使知識更扎實、牢固。④認真練習,做到舉一反三,注重題型歸類。
作為一名教師,堅守三尺講臺辛勤耕耘、開拓創(chuàng)新,成績不能滿足,榮譽催人奮進。在我的心中,學生永遠是天使,我就是為天使修補翅膀的人。成功的教學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是終生學習的過程,對教學質量的追求永無止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傾聽學生的心聲和智者的意見,才能更好地感悟先進的教學理念,構建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