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生
當前教育事業(yè)正處于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深入廣泛地提高美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懂得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欣賞美的重要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實踐,創(chuàng)造美,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課程是一門藝術,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應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為基礎,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局面。最終,師生教與學和諧融洽,使學生獲得素質能力的發(fā)展。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愿為大家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批評指正。
一、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音樂的教學也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而更新?lián)Q代,但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教育的目標卻不會改變,我們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和感受音樂,弘揚我們優(yōu)秀的民族藝術,進而樹立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在教學生基本技能的同時,要與學生積極地進行溝通與交流。
1.以學生為主體。在進行備課的時候,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調動起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如在六年級第一單元《珍貴的友誼》這一課的音樂教學中,在課前準備時我就讓學生搜集有關蘇格蘭民歌的材料,然后在課堂上互相溝通。課堂上學生興趣很高,積極發(fā)言,有的學生甚至可以打著節(jié)奏輕聲哼唱,進而成功導入新課的教學。在我的精心引導下,他們學會了《友誼地久天長》這首歌。學生還以小組進行歌曲比賽,看哪個組唱得到位,就給予獎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那些新穎獨到的見解,我不時表揚他們,激勵他們可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音樂上的探索,這又使學生的課外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2.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進行音樂想象。因為音樂有著語言也無法描述的魅力,能夠引起人們豐富的聯(lián)想,而富于變化的想象力則是創(chuàng)作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需要在教學中得到體現(xiàn)。所以,我在音樂課的教學中有意識地開發(f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開拓他們創(chuàng)造音樂的空間,進而使他們在音樂中得到熏陶,找到自我。如教學《嘀哩嘀哩》這首歌曲,我先讓學生聆聽這首曲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首曲子表達的心情是怎樣的呀?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仔細聆聽著,興奮地討論著:高興、快樂、興奮、愉快……這是他們聽賞音樂的水平得以提高的具體體現(xiàn)。
二、在教學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傳授,學生會很快感到厭倦的,而且這樣的課堂毫無新意可言,也就起不到對學生的音樂熏陶了。因此,在音樂的教學中,我不時地融入一些現(xiàn)代流行的音樂氣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進行音樂審美的培養(yǎng)。對于一些民樂的教學,我盡可能運用現(xiàn)代的電教技術,給學生做出示范,用美的旋律來觸動學生的心弦。
1.教師要做好學生的表率,讓學生在教學中受到感染。音樂教師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淵博、專業(yè)的知識去“征服”學生,用音樂美的旋律去凈化學生的心靈,進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如教學生唱《游擊隊歌》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了解了有關這部電影的大致內容,接著用多媒體給學生放了其中的重要片段,加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接著在音樂的伴奏下,我唱起《游擊隊歌》,使學生受到音樂的熏陶,學生積極要求學唱這首歌。通過學習,學生與這首歌在情感上得到了共鳴,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2.處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課堂的引導者、參與者。在音樂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職責是適時地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行進,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要適時地去表揚、補充。如教學《奔放的草原歌舞》,我向學生介紹蒙古歌舞主要表現(xiàn)了蒙古人民熱情、爽朗、奔放的性格,蒙歌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此處點到即可,不言自明,學生的愛國主義已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引路人
音樂的課堂是多彩的課堂,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一切條件,不斷給自己“充電”,以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文化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在課堂上用自身的獨特的教學魅力、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對音樂的感悟去感染學生,將藝術的美傳遞給學生。教師在學生面前進行知識的傳授、歌曲的示唱、舞蹈動作的規(guī)范無不體現(xiàn)著教師的專業(yè)素質,而且更能使學生對教師、對音樂產(chǎn)生親近感?!坝H其師,信其道”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運用科學、得當?shù)慕虒W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活躍音樂課堂,就需要運用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都能夠感受音樂的魅力,受到音樂的熏陶,從而獲得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尊重學生獨特的欣賞音樂的方式。在音樂的課堂實踐中,教師要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說、自己去做、去感受、去體驗,教師只需適時引導學生參與即可,活動的過程讓學生自己掌握主動權。對于一些感悟能力稍微落后的學生,教師可讓他們參加一些容易、簡單的活動,通過學生的成功,使學生愿意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好體驗。通過音樂活動,使學生樹立學習音樂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交際能力。
2.提煉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要少講、精講。教師的教學課堂用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音樂課也是如此。教師的課堂教學用語要盡量做到簡練、易懂,能夠打動人心。如給學生介紹一些歌曲的知識,教學用語要恰如其分,根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從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出發(fā),有取舍地介紹有關知識,能夠讓學生理解,進入欣賞藝術的狀態(tài)中,為導入新課打下基礎即可,千萬不可無所側重,花費大量的課堂時間來介紹無關的知識。同時,教師應盡量給學生留出充分練習音樂曲目的時間。
上述教學體會,是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完善。總之,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只有走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運用靈活恰當?shù)慕虒W方法。音樂教學實際上也就是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的過程。每一位音樂教師都該適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積極進行新課程的改革,在教學中善于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經(jīng)驗,不斷摸索新的教學方式運用于實踐教學當中,為小學音樂教學水平的提高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