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縣大河鎮(zhèn)第一中學
摘要: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班主任 學生 班級管理 管理水平
班級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基礎單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fā)展,對完成教育和教學的各項任務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班主任,如何提高自己對班級的管理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我們積累一些經驗,希望與各位同仁共享。
首先,我認為班主任應該提高自己對班級的影響力,提高自己的威信。這個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一、以“愛”生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班主任要有熱愛學生的慈母心,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二、以“情”輔威。傳統(tǒng)觀念認為管理就是控制,現代觀念則認為管理就是服務。作為班主任,要努力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學習、生活的班級環(huán)境,營造有利于每位學生健康成長的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三、以“德”塑威。班主任的威望與號召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的道德修養(yǎng)。由于青少年學生的可塑性、模仿性較大,而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治學態(tài)度、行為習慣等時刻處于學生監(jiān)督之下,所以,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和熏陶是潛移默化的。四、以“才”強威。班主任的榜樣作用之所以巨大,學生之所以尊敬和依賴班主任,除了班主任的“德”之外,還與其“才”密切相關。作為班主任,首先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學科,做到業(yè)務過硬,又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五、以“儀”補威。班主任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六、以“容”化威, 班主任要學會寬容,不要將學生的錯誤都看成是有意違紀,要兼顧主、客觀;不要看死后進生,允許他們有反復;不要只是簡單地用紀律、制度約束學生,應多用說服教育的方法。這些每個教師應該具備的,更是每一個班主任都應該具備素質。
其次,我認為就是要堅持“一個標準”,調動“兩個積極性”,依靠“三個方面”的力量,發(fā)揮“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學生受到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的約束,又能在寬松自如的氛圍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
一、堅持“一個標準”,即是說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好學生和后進生應使用一個標準。通常好學生易受到偏愛,而后進生常使老師產生偏見,所以班主任執(zhí)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處理偏頗,則會助長好學生的壞習慣,壓抑后進生的上進心。這些年來,我堅持了一個標準,對好學生和后進生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轉了班風。
二、調動“兩個積極性”,一是要尊重每個學生,在課余時間里要盡量多深入到學生中去,與他們一起交談、游戲、活動,使他們與你無拘無束地相處,他們必然會對你敬而近之,由此而產生一種“愛屋及烏”的效應。二是發(fā)動大家參加班級管理的各項活動,讓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發(fā)言權,都有展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每期我們班的“八分鐘自主活動”內容的安排、少先隊活動計劃以及班級評比標準,都采用征稿的形式,發(fā)動全班同學獻計獻策,再結合老師的見解,取得共識,大家共同制定和執(zhí)行。學生愿意干的事,干起來熱情高,干勁大,成效也好。三是要求全班同學參加日常管理形成輪值制度,每個人都有機會履行班級管理職責,增強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為管理好班級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四是在各項中盡量不冷落每一個人。凡大型活動必須做到各司其職,人人有份,絕無局外之人。
三、調動“三個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調動和運用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方面力量參與班級管理,以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成效。
學校的職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除了寒暑假,平時的生活基本是學校和家庭兩部分的銜接。經常與家長聯系,尤其是借助于電話這一快捷的通訊工具,可以及時交換學生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級工作,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我班有位同學長期放學不按時回家,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不想上學,養(yǎng)成了許多不良習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與家長商定:放學后由家長親自到校接他回家,或通過《家長聯系簿》由老師簽注每天放學離校時間,再由家長簽注到家時間,以杜絕他與壞人接觸的機會,平時注意關心和提醒他,稍有進步就給于表揚和鼓勵。堅持了一學期,該生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還經常結合時事政治,強化思想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堅持下面教育和引導。如抗洪救災、見義勇為、樂于助人、勤奮學習等感人的事例級學生樹立榜樣。
四、發(fā)揮“四套班子”的作用,即指班干部、科代表、大組長、小組長的作用。這四套班子是班級的中堅力量,他們的模范作用如何,他們對班級管理的成效如何至關重要。在選舉這些干部時,我堅持做到:人人參與競選,力求把大家信賴的好同學推選出來,使他們一開始就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每次主題班會,每次大型活動都要求班委全部亮相并輪流登臺,使每個人都能策劃活動、主持活動、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才干,把班級各項活動開展得形式多樣。對四套班子既嚴格要求大膽壓擔子,也處處從各方面關心支持他們,尤其在工作細節(jié)上給予具體的幫助和指導。
我們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作為一名班主任,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學習上,必須五個方面一起抓,它們是相互相存,相互促進的。特別在體美勞方面不忽略,不輕易取消學生體育活動的機會,并積極參加他們的活動;其次制度化地安排好每天的衛(wèi)生勞動;第三,利用班會和其他活動,盡可能滲入娛樂性的文體內容,例如每天的八分鐘活動,班級競賽活動等,以達到活躍身心,調劑生活,融洽關系,“一箭三雕”的目的;第四,在班級管理和有關活動中發(fā)動有一技之長的同學多參與,充分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以帶動其他同學積極投入;第五,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競賽活動,通過參賽,增強大家的集體觀念和競爭意識。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千差萬別,形勢和任務又在千變萬化,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總結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經驗,使班級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王澤農.新課程與教師綜合文化素養(yǎng)[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覃章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軟保障[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
[3]廖詠梅. 淺談教育之德育問題[J].中國校外教育, 200(04) .
[4]施進軍. 教師職業(yè)生涯管理與計劃的調查研究[ J ]. 當代教育論壇, 200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