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鳳
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不但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審美知識和審美觀念,還使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藝術氛圍中。小學生模仿能力強,求知欲旺盛,但他們注意力的持久性和耐力差。在音樂課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能使學生精神進入最佳狀態(tài),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收到預期的效果。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的幾點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學習中,當學生感到所學的知識有趣,學習、活動的過程有趣時,思維就處于積極狀態(tài),就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因此,我們要讓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訉W習,而運用多媒體教學,就是實現(xiàn)寓教于樂、形象教學的良好途徑。
在教學《龜兔賽跑》這一欣賞課時,我對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進行分析,他們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而《龜兔賽跑》長達11分鐘之久,所以我選用“情境法”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手段,通過畫面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森林中,使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富有樂趣的情境之中,這樣既陶冶了情操,又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體驗到了音樂表現(xiàn)的意境。試想,如果沒有多媒體,這么長的樂曲要讓學生安靜地聽完是多么困難,更別說理解樂曲描繪的意境了。
二、增強教學效果
學生對速度、力度、節(jié)奏、旋律、音色的感受是由美的聲音和美而有趣的畫面對大腦的直接印象所造成的。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像融為一體,自然逼真地表現(xiàn)了歌樂曲的內涵,不僅可以增進學生對抽象事物的理解與感受,而且可以讓他們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知識和信息,同時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教學效果。
在欣賞《義勇軍進行曲》時,如果讓學生單一地聽老師演唱(奏)或放磁帶錄音,學生顯得很被動,感受不到國歌那種充滿激越昂揚和振奮人心的氣勢,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充分利用多媒體,先讓學生欣賞國歌歌詞朗誦視頻,表演者豐富的表情及肢體動作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再讓學生觀賞一組升國旗、奏國歌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國歌的莊嚴、神圣。一首耳熟能詳?shù)膰瑁寣W生聽得心潮澎湃,激動萬分,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愛國之情。
三、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音樂教學的不同的環(huán)節(jié)中起著不同的作用,用在組織教學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起到喚起注意、愉悅情緒、激發(fā)審美渴望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起到培育新的審美心境,使原有的審美要素,更加豐富多彩,產生更廣泛的審美效應,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
四、加深印象,提高教學效率
戲曲藝術是我們的國粹,可是對于五六年級的學生來說,卻顯得遙遠而陌生,如何讓學生在四十五分內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從而更有效地體會到戲曲藝術的真諦呢?
在教學《京調》時,課前我先播放了一些學生熟悉的有京劇元素的流行歌曲,比如王力宏的《花田錯》、周杰倫的《霍元甲》,以及歌手李玉剛在星光大道上的精彩表演,當學生看到他們的偶像周杰倫身穿戲服,唱得咿咿呀呀時,也不禁跟著哼了起來。
在多媒體的帶動下,學生很快進入了戲曲文化領域,彌補了教師對戲曲知識的認識不足,減少了學生的排斥感,學生們也喜愛上了這古老傳統(tǒng)的戲曲藝術,成為了戲曲藝術的愛好者,甚至是繼承者和發(fā)揚光大的人。
五、提高學生的演唱演奏技能
音樂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演唱演奏技能,并能在此基礎上靈活應用。一個新的演奏演唱技巧,必須通過聽、看來感知技術技巧,而且“模仿”是學生的主要信息來源,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建立正確的視動表象,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對表演技能的掌握。視聽媒體在多渠道提供信息、調節(jié)時空變化、直觀真實反映表演特征方面,明顯優(yōu)于單純的視覺和聽覺媒體。在教學中同時調動視聽功能,能明顯提高學習效率并促進能力的發(fā)展?,F(xiàn)代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對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有著顯著的效果。采用多媒體可以使學生及時了解當前音樂發(fā)展的新方向,同時運用多媒體的慢放和倒放功能,可以使學生對音樂的表演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再在實踐教學中進行反復的練習,讓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音樂教學水平。多媒體與音樂教學相結合,是當代音樂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由于多媒體在音樂教學中,具有直觀性強、生動形象、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等優(yōu)點,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容易、樂意學、勇于思索、敢于創(chuàng)造,的確是一種提高教學效率的好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多媒體的運用是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追求形式。有的老師用多媒體取代了黑板、粉筆,有些課例甚至從頭到尾只有多媒體,其實多媒體固然有其優(yōu)越性,但其他傳統(tǒng)常規(guī)媒介也有其不容忽視的獨特功能,其功能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應根據(jù)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正確處理好多媒體與粉筆、黑板、實物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讓多媒體與傳統(tǒng)常規(guī)教學媒介有機配合,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