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鎖保
摘 要:通過2013年化學中考閱卷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往往缺乏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規(guī)范書寫化學符號、專有化學名詞,規(guī)范計算題書寫格式;細心閱讀并提取有效信息、運用控制變量法分析歸納并恰當表述;合理結合化學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重視化學實驗正?,F(xiàn)象和不正?,F(xiàn)象。因此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適時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化學習慣。
關鍵詞:中考閱卷;學生;良好習慣
心理學認為,習慣是人在一定情景下自動地去進行某些活動的特殊傾向。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達到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一種學習上的自主傾向性,是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過反復練習形成并發(fā)展成為一種主動的、持久的、自動化學習行為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根據(jù)化學課程標準和2013年常州中考閱卷信息,本人認為九年級學生應該養(yǎng)成以下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
一、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
化學教學中要求學生能正確書寫一些常見化學專有名詞,正確書寫化學符號(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合價、離子符號和化學方程式),規(guī)范化學計算格式。但在閱卷過程中仍然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存在書寫錯誤。
1.專有名詞錯誤,如椎形瓶、封液漏斗、鐵夾臺,石棉網(wǎng)、坩堝鉗、吸附等。
2.元素符號、化學式錯誤,如CL、Cl-1、cl-、Cl1-、Clo2、ClO2、clO2、NaCO3等;化學方程式缺少氣體或沉淀符號,條件缺少或寫錯。如高錳酸鉀制氧少“↑”,甲烷燃燒條件寫成燃燒等。
3.化學計算格式錯誤,解設物質質量時寫成xg,關系式或比例式缺失等。
因此建議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多練習鞏固并嚴格要求,使每一位學生能按照要求規(guī)范書寫。
二、細心閱讀和準確表述的習慣
在中考閱卷和平時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讀題不細心,經(jīng)常把一些答題要求看錯。如選擇題中能和不能、有錯誤和沒有錯誤,填空題中填序號、名稱、化學符號等。今年中考24題化學撲克(1)選項的“氫氧化鈉”和“火堿”也符合出牌規(guī)則,但許多人因漏選而填“三”;(2)中牌面“鹽酸”因寫成“HCl”而填錯。27題驗證金屬活動性時,題干給出FeSO4等選項,但有人卻填FeCl2。
學生通過閱讀,提取信息和準確表達的能力較弱。如26題(4)研究“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及其反應條件”,A加熱高錳酸鉀B加熱二氧化硅C加熱氯化鈉,許多學生未將AC、AB分別對比分析,因此出現(xiàn)諸如“含氧物質加熱能產生氧氣”等不準確的表述。同樣29題,根據(jù)白色粉末A能溶于水、使酚酞變紅及加鹽酸產生氣體,學生也不能完整表述A物質是“堿性可溶碳酸鹽”的結論。
因此建議教學中要多注重細心閱讀的習慣,如經(jīng)常提醒學生在做選擇題時每一選項用“√”和“×”標記,填空題用筆劃出是填名稱還是序號等。同時對于提取信息和準確表達,則教師要經(jīng)常有意識地提供材料,引導學生課堂完整準確表述并加以評價,以此不斷培養(yǎng)準確表述的習慣。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習慣
有些學生學習比較呆板,在實際應用中把所學知識強搬硬套,忽視客觀事實。例如12題防銹不合理的選項應是C(公交車扶手涂防銹油)。而有人僅從理論上認為扶手涂防銹油是正確的防銹方法。31題,發(fā)現(xiàn)火柴不能直接將干燥的木炭點燃,為順利生火,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又有學生脫離生活實際,很牽強地采用將木炭粉碎后用火柴點燃的方法。
同樣在化學實驗學習中,部分學生只看到表面現(xiàn)象或標準現(xiàn)象,對于非正常現(xiàn)象有時視而不見,嚴重脫離客觀事實。例如27(3)將從青色溶液中取出的鋅片表面附著的粉末檢測,有鐵的理由除反應生成鐵外,另一原因的表述中,部分學生未能從實際考慮得出生成的鐵被銅粉包裹的理由。
因此建議教學中,化學知識多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多創(chuàng)設合理的、符合學生認知和客觀實際的情境。重視實驗過程中的常規(guī)現(xiàn)象,同時不忽略異?,F(xiàn)象,并進行研究,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敢于質疑的精神。
除上述以外,良好的化學學習習慣還有很多方面。教師要多研究化學課程標準和中考考試說明,在平時的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因勢利導,為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提供各種機會,從而為其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化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任寶華.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初中化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 江蘇省金壇市華羅庚實驗學校)
?誗編輯 司 楠